郭曉娜
【摘要】:在當前國際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針對我國鋼琴產業的升級進行研究,旨在探索新的產業移動途徑,優化樂器產業格局。運用文獻分析法,結合國際產業轉移發展狀況,分析我國鋼琴產業轉移演變方向。研究結果表明,國際產業轉移背景下對鋼琴產業升級途徑的探索,具備一定的研究實效,加速了產業結構優化。
【關鍵詞】:國際產業轉移;樂器產業;鋼琴產業;轉型升級
一、全球樂器產業發展歷史與產業轉移動因
(一)全球樂器產業發展歷史
基于全球樂器產業發展歷史分析,主要基于歐洲以及北美樂器產業發展歷史進行簡述,為我國產業轉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歐洲樂器的發展歷史主要分為三個等級: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的歐洲樂器,這一段時期主要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現代樂器的發展初具規模。當時的樂器主要包括管樂器、弦樂器以及鍵盤樂器三類。但當時的樂器主要是以手工制作為主,并未形成一定量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雖然體現了歐洲各個國家的文化園交流與傳播,但并不具備實質上的轉移,這一階段也為歐洲產業奠定基礎;第二階段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到二戰結束。該時期,對于鋼琴以及提琴的制造,已經可以運用手工的制作方式實現批量的生產,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使得鋼琴制造業飛速發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鋼琴產量大幅提升,西方樂器消費品市場也發展到黃金時期。但受到二戰影響,樂器產業發展低迷;第三階段為二戰之后,世界經濟環境的復蘇,歐洲制造業得以發展,逐漸融入到國際市場中,使得歐洲制造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對于北美樂器產業發展歷史分析,主要分為二十世紀之前的樂器市場與二十世紀之后的樂器市場。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鋼琴市場不斷拓展,銷量也連年上升,制造企業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可以說,該階段美國在繼承歐洲鋼琴起源的同時,實現了鋼琴工業的發展,第一個實現了鋼琴工業化;而二十世紀之后,對于美國而言,依舊具備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政治與經濟安定的環境下,美國樂器產業發展形勢良好。受到美元貶值的影響,美國樂器出口大幅度增長。
(二)全球樂器產業轉移主要原因
鋼琴制造業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時期,并且在不同階段由于區位方面的優勢存在一定差異,鋼琴制造企業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促進鋼琴產業發展轉移,并且轉移路徑相對明顯。基于總體發展角度分析,當前全球樂曲產業轉移主要原因,體現在文化、技術、政治以及經濟等各個層面。并且基于早期的文化交流與技術傳播的形式影響,而在后期則主要涉及到政治以及經濟因素層面。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時代,鋼琴產業轉移主要原因則是考量經濟因素。因此,當前鋼琴產業轉移異常快捷。
二、我國樂器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樂器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樂器產業發展勢頭相對良好,能夠體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基于當前對我國樂器制造業的發展現狀考量分析,目前我國制造企業為5000余家,總體產品銷量已經占世界范圍內的50%以上。目前,我國已然成為樂器制造業的大國,具備世界上門類最全、產量最大的生產與出口基地,發展勢頭良好。
(二)我國樂器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我國樂器行業的發展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依舊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當前我國樂器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樂器消費的大環境并未形成,造成消費能力方面存在欠缺;二是樂器制造人才缺乏,阻礙樂器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三是樂器產業的快速發展,造成行業內部重復建設狀況嚴重,并且水平相對低下;四是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品牌推廣與建設力度不足;五是現代電子樂器的研發與制造正處于一種初級的發展階段;六是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壓力增加;七是國際知名樂器集團紛紛進入到國內市場,搶占國內市場資源。這些問題,都是當前我國樂器產業面臨的關鍵問題。
三、我國鋼琴產業升級策略
(一)我國產業升級所面臨的問題
關于產業升級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可基于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分析:
首先,產業空心化嚴重。該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機制等建設不健全的狀況影響,只重視國際產業轉移的數量,缺乏對于質量的衡量。產業結構逐漸退步,優化機制欠缺。國際產業轉移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幌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降低了競爭成本,致使民族產業遭受損失。
其次,承接產業轉移的方式相對單一。由于吸引國際投資方面,承接方式相對單一,存在一定的盲目接受的狀況。由于區域產業結構是保障內部產業優化的關鍵,承接方式單一的狀況使得區域產業存在雷同狀況,結構優化困難。跨國企業憑借著生產技術、設備、產品市場以及管理理念層面的優勢,嚴重的影響著國內市場的健康發展,整體發展狀況受到阻礙。
最后,由于產業轉移對在我國經濟層面形成了長期的影響,造成我國過于依賴產業轉移帶動的經濟發展,造成產業創新能力以及技術創新能力受阻。技術創新以及產業研發,對于樂器產業而言,是提升樂器質量的關鍵因素。創新技術方面的缺乏,導致鋼琴產業的研發與制造都基于國外的研究基礎之上,核心優勢喪失。
(二)我國產業轉移的應對措施
應對我國產業轉移,需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制定具體措施。
首先,在進行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市場導向的基本原則。由于產業作為主體,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心環節,優化產業結構,明確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合理的布局,有效的提升整體的技術水平以及綜合競爭力因素,大量發展技術性產業,提升技術優勢。還需要統籌當前產業方面的布局,在承接國家轉移的過程中,進行篩選,避免空心企業的進入,影響我國專業優化結構。
其次,針對承接產業單一狀況,需要積極引導外商加強對高新技術的引進。針對我國當前鋼琴產業的發展現狀,實現技術層面的創新與發展,對我國樂器轉移具有積極作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想要達成產業升級的根本目的,還需要明確承接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之間的聯系,完善對接手段。基于價值鏈的視角,承接國家轉移,考量我國樂器產業的升級發展。
最后,國際產業的轉移,在占據國內樂器市場的同時,帶來了一定的新技術與創新手段。這在樂器產業的發展中,對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產業升級策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樂器產業的發展,在明確全球機制理論的基礎之上,發展核心競爭優勢,為鋼琴產業升級奠定基礎。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十八世紀以來,鋼琴產業實現了三次的轉移,并且在國家轉移的過程中,波及的范圍逐漸廣泛,在最后一次的轉移構成中,進入到發展中國家。此次研究,明確了樂器轉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國家產業轉移造成的影響,深入分析樂器產業轉移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探索適合我國國慶的樂器產業轉移策略,為樂器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基礎。優化內部產業環境的同時,促進技術與創新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丹,王文琦.論中國鋼琴制造業與鋼琴文化產業的雙向推動[J].樂器,2012(03):106-109.
[2]李建軍.產品內分工、產業轉移與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兼論產業耦合轉移背景下中國加工貿易升級[J].理論導刊,2012(03):86-89.
[3]朱華友,劉金儉.基于全球轉移的樂器制造業價值鏈空間分布——以鋼琴制造業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2(01):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