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
摘要: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及深化促進了經濟發展活力的提升,但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尚未成熟,相應的風險控制水平也較低。近些年來一些上市公司財務欺詐案件的出現對企業的投資者和勞動者的經濟利益連成了嚴重的損壞,在此背景下社會對于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提高。通過對上市公司審計風險成因的分析有利于明確風險控制的方向和具體策略,從而達到風險規避的目標。針對于此本文就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審計風險控制策略,希望可以為審計風險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上市公司;審計風險;成因;風險控制
當前經濟環境下審計需要面對復雜的經濟和社會條件,審計的難度較高,上市公司的審計工作需要滿足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為了盡可能避免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的發生,相關的注冊會計師需要準確上市公司的經營及財務狀況,推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采取恰當合理的風險控制方法。
一、上市公司審計風險成因分析
1.1審計環境因素
社會經濟環境及行業監管環境是導致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產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較好,為上市公司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是地方保護主義等行政干預的存在會嚴重干擾審計人員的正常工作。此外行業監管體系的完善性、監管措施的執行成效以及違規處罰的力度也會影響到上市公司審計工作的成效。政府各個部門針對上市公司所是制定的財務規范存在一些差異,這些管理規范之間銜接的缺乏增加了注會的工作難度,進而導致審計工作質量的降低,容易造成審計風險的發生。
1.2審計主體因素
上市公司的審計準則、審計事務所的管理水平、審計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等都屬于上市公司審計風險產生的主體因素。審計事務所的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其審計水平及風險管控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審計人員在進行上市公司的審計時受到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影響,很難完全按照獨立的審計準則進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審計風險發生的幾率。當前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的方法較多,傳統的審計方法無法滿足現階段審計工作的需求,此外注冊會計師自身審計能力的欠缺以及職業道德的缺乏也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的控制成效。
1.3審計客觀因素
出現審計風險的上市公司中治理結構存在問題的不在少數,常見的治理結構問題包括組織結構復雜臃腫、大股東操縱董事會、不合理的職務兼任以及獨立董事的架空等等,內部管理機制的不完善為上市公司內部人員的暗箱操作提供了必要條件,容易造成審計風險的發生。此外一些不法上市公司為了謀取利益存在對外界謊報財務信息的行為,更有甚者會進行財務欺詐,這種公司舞弊的行為的存在及社會公眾對審計報告較高的信賴程度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
二、上市公司審計風險控制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審計法律發揮體系
相關立法部門和行業監管機構需要結合當前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對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調整和修改,使其更符合當前審計環境的要求。此外還需要對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進行完善。董事會、股東大會及監事會要充分發揮其對上市公司的監管作用,并構建起相應的審計委員會和獨立董事制度,規范上市公司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聘任行為,通過事務所上市公司審計獨立性的提高降低審計風險。于此同時還需要加大對于違法違規上市公司的懲處力度,對于存在財務欺詐行為的上市公司要追究其相關責任人,利用法規約束和規范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行為。
2.2加強上市公司內部控制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缺乏是導致審計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在上市公司的審計實踐中管理當局需要同時擔任委托人和經營者,為注冊會計師與上市公司相互勾結徇私舞弊創造了環境。因而為了減少審計失敗情況的發生需要對上市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進行完善,促進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降低審計風險的發生幾率。
2.3提高對于委托單位的了解程度
負責審計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對委托單位的各項信息進行調查,避免與存在不良行為的上市公司客戶進行合作,一般來說對職工、政府以及企業缺乏責任感的企業其審計造假的可能性也更高。審計測試規模的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但即使如此將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控制的可接受的范圍內仍然存在較高的難度,因而事務所在被委托之前必須要進行相應的調查,避免接受缺乏信譽或者是財務問題嚴重的上市公司的審計委托。
2.4遵循職業標準和審計準則的要求
注冊會計師在進行上市公司的審計工作時,必須要嚴格按照相應的審計準則要求及職業規范要求進行操作,確保審計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從業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計專業水準,于此同時秉持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審計,對審計過程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將實事求是和客觀公正作為審計工作的基本原則。為了提高審計的質量還需要完善會計事務所內部的管理機制,加強對于審計人員職業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核,確保在職注冊會計師對于上市公司審計工作的勝任能力,審計人員也需要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自覺接受審計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
三、結束語
導致上市公司發生審計風險的原因是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審計風險無法徹底杜絕,因而風險控制的主要目標是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為了規避上市公司的審計風險必須要明確該類風險的成因并采取針對性的風險控制策略,,調整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相關審計人員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修養,盡可能避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的發生,保護相關投資者和雇員的經濟利益,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