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鵬飛 習如鋒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農村集體經濟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參與市場經濟活動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年來農村集體資金往來多元化、資產利用多樣化、資源開發產業化形勢逐漸顯現,對加強農村“三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在重點分析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問題
1農村經濟管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農村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國家相繼出臺各類優惠政策,刺激農村經濟的更快更好發展。但是,自農村經濟管理現狀來看,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滯后的問題依然突出。現行的管理制度缺乏針對性,解決實際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存在滯后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導致經濟管理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水平。
1.2缺乏正確認識
由于受歷史發展等原因的限制,在許多農村管理的基層單位中,責任意識不強,缺乏對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的認識,主觀上認為農村完善土地、房屋等財產征收征用制度等沒有意義。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敷衍了事,工作上處于被動狀態,不能積極主動尋求方法,解決工作中面臨的難題。
1.3農村債務沉重
農村債務是農村經濟管理中不得不面對的“隱痛”。農村要發展,資金支持必不可少。但現實難題在于,農村地區財政收入嚴重不足,農村基層單位普遍存在著債務負擔沉重的現象,這既損傷了農村基礎經濟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又制約著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債務問題的存在導致村級管理部門只能勉強運行,難以真正開展有效的工作。與此同時,農民、企業和政府之間難以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長此以往,對農村經濟管理產生極大了負面效果。
1.4合同管理不規范
一是合同的簽訂不規范,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條款不明,對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不平等、不全面;二是村干部違規發包,搞暗箱操作,一些地方存在著發包不按照民主程序招投標,少數人說了算;三是少數村對合同簽訂后不按照要求履行,合同變更隨意性較大。有的村還存在著口頭合同、甩手合同;四是個別村在對集體資產處置時,違規發包集體資源,擅自變更集體決定,私自延長合同承包期。
2完善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
2.1增強經濟管理意識,鼓勵民眾參與經濟管理
在新形勢新環境下,注意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提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建議自如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增強農村民眾經濟管理的意識水平,貫徹落實國家經濟管理政策,解決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其二,經濟管理部門應該鼓勵農民參與到經濟管理當中,管理人員也應該多聽取農民的意見,從農民的實際出發制定經濟管理方案。最后,國家和當地政府應該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國家也應該不斷制定和完善經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為農村地區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政策保障。
2.2加強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的建設
根據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經驗,將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分別指派到各鄉鎮部門,使各鄉鎮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有專業人員負責。全面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人員自身的職業技術能力和思想道德修養,使其積極的參加相關的培訓學習工作,并且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總結,能夠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更好的建立起農村經濟管理隊伍,使其隊伍專業水平以及個人修養不斷提升。為了使農村經濟管理隊伍體系建立完善,并且得到穩定性,確保合理編制在職人員。根據政務財務統計,預算費用為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經費。
2.3健全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農村經濟管理,事關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各級政府領導要引起高度重視,進行全面規劃和部署,鄉鎮黨委、政府要把抓好農村“三資”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和人力物力投入。2.加強對代理機構及其從事代理業務情況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加大審計力度,完善審計監督制度,定期對代理機構和村集體財務進行專項審計、交叉審計,及時掌握各鄉鎮村級財務日常運轉狀況,對審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3.加大對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和村報賬員的培訓力度,強化資格認證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2.4合理處理債務
為了農村基層單位的積極性,減輕農村基層組織的壓力,可以通過精簡人員、資產盤活等方式來達到節流的目的。另外,在開支方面,要加大監督力度,建立村集體借款的審批制度。在農村經濟基礎工程建設過程中,要量力而行,杜絕超越自身經濟能力的鋪張建設。作為農村經濟管理的人員,要將把管理費用記錄作為一個重要工作,對農村各項經費支出要有預算和使用評估。
2.5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互聯網不僅可以幫助農民及時了解國家政策和市場動態,還能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拓寬農民的創業就業渠道。與此同時,農村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為農村農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相關政府需要做好調查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企業積極參與,研發出滿足農業經濟管理需要的網絡基礎設施。
3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注意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建議:增強經濟管理意識,鼓勵民眾參與經濟管理;重視經濟管理人員業務培訓,提升經濟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拓寬增加民眾增收途徑,大大提升民眾經濟收入等等,盡最大的能力和可能大大提升農村經濟管理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