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土地資源的重要性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土地資源的開發將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的效益,同時經濟發展也將反作用于土地資源的管理,因此需要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實現對土地資源的科學化管理,結合經濟發展的規律與趨勢對土地資源進行最優化布局,緩解當前城市化與產業化進程中土地資源緊張,人地資源矛盾的情況,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土地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土地資源;經濟;可持續發展
1土地資源特性及其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資源是開展各種經濟活動的物質載體,是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的根本性保障,為市場經濟提供生產的必要空間。土地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與屬性。首先土地資源供給有限性。土地資源雖然從整體來看規模較大,但是在具體國家具體地區可利用土地資源面積是有限的,而且呈現出較大的稀缺性,特別是在城鎮化過程中城市居住以及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土地呈現出供需之間的矛盾。其次土地資源具有壟斷性,在我國土地的所有權是歸國家所有的,從類型上看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這就決定了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手段私自開發土地資源,而國家的土地資源壟斷也為國家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市場秩序穩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城市建設土地工業用地以及農村的農耕土地上,土地所附加的經濟價值是不一樣的,從經濟學角度看,土地的稀缺性以及土地的功能決定了土地的經濟效益。
2當前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農村,存在著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現象。原因有如下幾種,一方面,在農村,土地資源是非常廣泛的,分布也比較分散,土地資源的整合就比較困難,而且,農村里的土地分很多類型,有些土地是比較肥沃的,而有些分布在山區、丘陵的土地則很貧瘠,這就使得我們的土地資源的整合方案必須要考慮到土地的類型等各種因素,所以,在土地資源的整合實施方面,就存在著低效的開展力度。另外,隨著城鎮化的趨勢,農村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趨向大城市發展,而家中的土地,要么荒置不用、雜草叢生;要么接租給親戚或鄰居等人。這樣一來,即使是肥沃的土地,仍有很大的面積被擱置起來,造成了浪費。
其次,在城鎮中,土地資源缺乏長遠有效的規劃,造成大量的土地低效使用。在城鎮的土地資源使用過程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在規劃的時候,總是傾向于大面積“片劃”,寬闊的大道,大面積的廣場等公共區域便是例證,在沒有必要設置如此大面積的用地時,卻偏偏將區域設置的足夠“氣派”,導致在往后的發展中,為土地資源緊缺而煩憂。單純的處于“面子工程”而造成的城鎮土地資源的浪費也不在少數,土地上的“視覺盛宴”只會在未來的城鎮規劃中更缺少主動性和可行性。
最后,在工業用地方面,仍然存在著土地資源浪費的問題,土地的利用效率很差。其中,在工業用地的過程中,結構化非常重要,一旦工業用地的審批出現行業偏差,就會造成產業結構失衡的狀況,這不僅是對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也對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而在我國的工業用地的開發利用審批環節,就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在未經過足夠的調查前就輕易地審批了一部分本身就存在很多疑問的工業用地,這樣一來,工業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甚是低下,令人堪憂。另外,已經占有工業用地而不及時利用的商戶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這就意味著一部分土地被擱置不用,也是一種浪費,這種情況著實應得到治理。
3土地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3.1土地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為了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力度,國家和地方政府需要針對土地資源來發利用的現狀,制定和頒布相關的政策,在管理的過程中增加法律的約束力度。根據相關的政策,地反政府可以對所屬的區域進行管轄力度的加強,增加對土地資源的主體權利。結合相關的法律措施,再制定出一系列的監督、立法和司法的制度,建立健全法律規章制度,為土地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管理提供法律依據。通過相關的制度,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微觀管理和宏觀調控,緩解耕和地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之間的矛盾,及時的進行解決和協調,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可以通過宏觀調控,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3.2積極地改善生態環境,重新整治土地資源
如果想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積極的改善生態環境,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現象的再發生,積極地進行人工培育和種植,增加森林的覆蓋面積。國家應該加大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投入力度,積極地進行荒漠化的治理。重新整治土地資源,實現對土地資源科學、合理的分配,最大限度的增加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注重提高人們的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意識,加大對土地資源的保護力度,為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條件。
3.3積極更新用地規劃,保持與時俱進
只有用地規劃符合現實情況的發展需求,符合經濟的發展需要,才是合理的。值得利用的用地規劃,恰當的用地規劃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反過來的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依賴于土地的有效規。要想使得土地更好地得以利用,科學合理的土地規劃就必不可少,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中得到更大的經濟收益。這便是兼顧了遠方的利益,不再只看到眼前的好處。當然,除此之外,還要積極探索現有存量的土地資源,做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使得當前的現有存量土地的潛力得到最有效的發揮。堅決反對一些商戶提前圈地而擱置不用,同時對不合理的審批也要加強管理和制裁,堅決反對“不審批就使用”。
總之,土地資源管理是為了發揮土地資源價值,防止土地資源功能退化,通過提供土地資源的總量以平衡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經濟的發展與社會效益的改善。當前土地資源管理主要是對土地資源進行整體性規劃,實現土地資源的節約化與高效化,將土地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相協調,以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的整體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