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勤軍
摘要:房建工程項目中,混凝土施工是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施工內容,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對提高房建工程整體質量有重要意義。混凝土的質量不好,就會導致建筑出現裂縫,一來不美觀,二來對于建筑的安全性也有較大的威脅。因此,需要落實設計、生產、運輸到澆筑、振搗、抹面、養護至規定齡期的每一階段,才能形成合格的混凝土結構。基于此,文章就建筑施工技術中混凝土質量控制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混凝土;質量控制
1.在施工中混凝土常見的質量問題
1.1鋼筋暴露的問題
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起到的就是一個粘合劑的作用。沒錯,看起來混凝土的作用感覺挺簡單的作用,但是卻是最重要的,混凝土的粘性不夠對于建筑物來說帶來的傷害是致命的。鋼筋是建筑的骨骼,混凝土需要把鋼筋連接起來。然而,在實際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常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鋼筋暴露。導致這種問題出現最可能的原因是相關人員的操作不當導致施工質量的把握不夠。
1.2麻面問題的出現
麻面問題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也是較為常見的問題。混凝土的表面不光滑或者凹凸不平又或者小范圍建筑缺漿等現象的出現都是屬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麻面問題。出現麻面問題,必然會對建筑的整體有相當大的影響,還使建筑整體的美觀程度下降。
1.3裂縫問題的出現
裂縫是導致工程建造過程中出現較大問題的一個因素,直接威脅了建筑安全。裂縫現象的出現絕大部分原因是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不過關,達不到相關的標準,使建筑的結構強度和質量下降,影響了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和整體質量,嚴重時會導致建筑坍塌,出現建筑安全事故。
2.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措施
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砂子、水泥、碎石以及外加劑是構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在攪拌混凝土之前,首先要檢查混凝土外加劑的產品質量證書、生產許可證、性能指標檢測報告及生產日期,對于不合格的外加劑要拒絕使用。其次,要對混凝土中的水泥質量進行檢查。檢查水泥的生產許可證書、質量合格證、生產日期、是否結塊,以及安全性能是否滿足國家標準要求。加入外加劑并攪拌后的混凝土,要按照同一批次、相同頻率抽取樣品并送至實驗室,對樣品的坍落度、泌水率等性能指標進行檢驗,未達到性能標準要求的混凝土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2.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決定混凝土拌合物質量的決定因素,也是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的首要條件。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耐久性及施工性能要求,結合原材料的性能特點來設計,且符合相應標準、規范要求。根據設計配合比生產的混凝土拌合物,應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及施工操作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注重不同品種原材料間的相容性,特別是外加劑與混凝土原材料間的相容性。設計試配不同原材料搭配的混凝土配合比,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下的混凝土生產。
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證混凝土生產具有成熟的配合比,然后是控制混凝土生產時原材料質量符合標準及配合比設計要求。配合比的經濟合理性取決于對原材料質量和配合比的控制能力。
2.3混凝土的運輸
當前城市鋼筋混凝土結構所用混凝土基本上是在混凝土攪拌站預定的,而商品混凝土工廠大多所處位置偏僻,混凝土的運輸基本上是通過攪拌車來進行的。確定混凝土配合比以后,要控制原材料投入攪拌機的順序,不得采用外摻、后摻等方法,同時必須嚴格控制攪拌時間。混凝土生產廠家在攪拌車運送混凝土出廠的時候,會隨車出具寫有該混凝土標號、坍落度、出廠時間、數量和到達地點的發料數據。
2.4混凝土的澆筑
(1)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由于混凝土澆筑之后,鋼筋骨架會被包裹其中,因此在澆筑施工前,應首先完成鋼筋和其他相關隱蔽工程驗收,用以保證建筑施工質量。例如對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位置、墊塊數量、預埋件是否預埋到位、模板是否安裝正確等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如果發現錯誤應及時進行整改,整改到位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澆筑前期所有工作都檢查驗收合格后,則可以進行混凝土的澆筑。
(2)混凝土澆筑過程要結合工程經驗有序進行。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的澆筑較為漫長,因此在澆筑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模板、支架、鋼筋和預留的孔洞是否出現移位或者變形,一旦發現有變形或者移位的情況,應立刻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嚴重時應中斷澆筑。而對于不同結構部位的澆筑方式也不盡相同,例如,對于豎向構件(例如柱、墻)的澆筑過程中,采用的是從低到高的分層澆筑,首先在豎向構件(例如柱或墻)的底部先澆筑一層與混凝土砂漿成分比例相同的水泥砂漿,每層的厚度應該根據具體的結構配筋和不同的振搗方法來確定,用以確保豎向構件的混凝土施工質量。
(3)混凝土的振搗。混凝土的振搗是指為了使人模的混凝土完成密實而進行振搗壓實工作。混凝土的充分振搗是混凝土結構外型和表面平整的保證,也是混凝土強度性能達到設計要求的需要。混凝土人模板后,應該及時進行充分的振搗,使混凝土充滿模板的各個空隙,排除混凝土中的氣泡,保證混凝土均勻密實的分布,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達到設計強度。施工現場常見的兩種振搗方式分別是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
2.5混凝土養護的質量控制
在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前,要注意觀察環境濕度和溫度條件,確保混凝土處于良好的養護環境。養護人員要依據事先已經設定的溫控指標,確定對混凝土具體的養護措施。在對混凝土進行保溫養護作業時,要結合施工設計及規范的要求,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升、降溫量,保證混凝土表面的濕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依據溫度應力,控制持續保溫時間。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其保溫時間不得少于15天,而在拆除其表面保溫隔膜時,要逐層拆除。混凝土的保溫養護作業,是有效提高混凝土建筑物質量,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減弱溫度應力,防止混凝土裂縫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