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堯
(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局,遼寧 寬甸 118200)
對寬甸生態環境保護的幾點建議
李維堯
(寬甸滿族自治縣林業局,遼寧 寬甸 118200)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領地,生態環境保護就是保護水資源、氣候、珍奇野生動植物繁衍生息、自然景觀格局,其發展的關鍵在于人類健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有助于保持物種的多樣性,維護有限的自然資源,是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只有遵循生態發展規律,合理的開發使用,才能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
寬甸地處鴨綠江畔,縣域面積6193.7平方公里,這里居住著滿、漢、朝鮮、蒙古、回等27個民族,總人口44萬人,是遼寧省最大的少數民族邊境縣,擁有礦產、林業、水力、旅游等眾多資源。
寬甸位處長白山余脈千山山系,地貌多變,地形復雜,全境呈現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可概括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地貌特征。寬甸是遼東山區的邊境縣,境內林產資源豐富,有森林面積741萬畝,木材蓄積量2445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8%,均居遼寧省前列。
寬甸縣天然林禁伐以來,生態環境建設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寬甸人逐漸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了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鄉的信心。
生態環境與人們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良好的環境能使山巒碧綠、環境優美、氣體清新、江河清澈。在其中,它不僅有更加豐富的生物資源,更是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其寓意就足以證明。為此,保護好生態環境工作,對寬甸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生態環境自身有著良好的調節功能。自然災害的發生,與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有直接的關系。有很多自然災害如冰凍、洪澇、泥石流、風災、旱災、蟲害等,都是因為生態環境的質量降低而產生的負面影響。無論哪種災害的出現,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我們要從實際出發,以積極向上的態度,繼承和弘揚寬甸人“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遵循規律、保護生態環境”的美德,從我做起,樹立以“保護生態環境為榮、破壞生態環境為恥”的觀念,向著共同的目標,為寬甸生態環境的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是一項“利在當前、功在千秋”的偉業,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是造福子子孫孫,這項偉大的工程需我們的努力才能實現。為此,對寬甸的生態環境保護上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2.1 加大投入力度,搞好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是寬甸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植樹造林逐年開展城鎮、農村、村旁、宅旁、河旁、路旁和城鎮內外的綠化工作,有規劃、有重點、有步驟地在荒灘荒坡開展植樹造林,營造經濟林、用材林和薪炭林,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
2.2 采取得力措施,加強生態管護
造林、管林、護林是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的,只造不管或只管不造,最終結果都等于零。自然生態平衡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是寬甸人共同的義務和職責。為此,在管護上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明確實質性的保護內容,建立健全各項生態環境管護制度,落實管護人員和管護技術區域管護責任和檢查,監督制約機制,攜手并肩,齊抓共管。
2.3 堅持管護原則,做到違法必究
在生態環境管護上要堅持原則,制定切合實際的管護方案、按步實施。同時加強對本地木材加工廠、密度板廠、削片廠審批項目建設,嚴加管理各加工廠點在運營其間所需大量木材、大柴原材料的來源渠道,嚴厲打擊、嚴辦某些不法分子采取各種手段,亂砍濫伐——偷木材、砍大柴,變賣換錢、加工點從中賺取暴利的現象。
2.4 圍繞生態建設,發展特色產業
利用寬甸氣候獨特、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條件,可以發展綠色食品和寬甸特色的種植業、養殖業;利用滿族文化資源優勢,以觀賞青山溝滿族文化旅游;利用自然生態優勢,可以發展野生動植物觀賞、森林探險區、地貌考察等;以獨特的文化多樣性優勢,可以發展人文文化,民族風情旅游觀賞。
總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認識到生態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遵循生態環境的發展規律,對生態環境資源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以實現寬甸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永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