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新
常熟市梅李中學 江蘇常熟 215500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實驗懼怕心理的教育干預
王 新
常熟市梅李中學 江蘇常熟 215500
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在實際化學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出現(xiàn)不同的實驗心理障礙,如厭煩心理、淡漠心理、懼怕心理。其中懼怕心理最為嚴重,難于疏導和消除,因此找出化學實驗懼怕心理產生的原因和有效消除實驗懼怕心理的策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恐懼,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化學學習的效率。
初中生;實驗懼怕心理;調查問卷;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化學知識都是通過化學實驗得出的,化學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化學知識與技能,還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乃季S方式,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化學實驗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學生懼怕做化學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表現(xiàn)出害怕、恐懼等癥狀。這些都應該引起化學老師的重視,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實驗懼怕心理,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獲得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一個我們值得關注的問題。
為了清楚了解學生實驗懼怕心理產生的原因,通過查閱資料,擬定出“中學化學實驗中學生是否具有恐懼心理的調查問卷”,在初三全年級進行了正式問卷調查,發(fā)出問卷425份,回收問卷425份,其中有效卷396份。其中33.3%對化學學生實驗有恐懼心理,并繪制雙向細目表。(見表1)

表1 信度結果表
調查中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實驗懼怕心理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見表2。

表2 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續(xù)表2
社會因素,見表3。

表3 社會因素
上述調查統(tǒng)計結果表明,學生產生實驗懼怕心理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一下幾個方面:學生已有經驗的再現(xiàn)、實驗因素、教師的消極評價、教師的誤導。在化學實驗中的懼怕心理對學生是非常有害的,不僅會阻礙學生化學能力的提高,也會制約他們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問卷調查已經探尋懼怕實驗的“病因”,接下來“對癥下藥”消除學生實驗懼怕心理。
很多還沒有開始學習化學這門課的學生通過多媒體如:天津港口在消防員滅火是引起的大爆炸導致多人傷亡、昆山工廠鋁粉爆炸引起上百人燒傷、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引起嬰兒頭部水腫甚至死亡等報道對化學留下不良印象,認為化學就是有毒有害、會危害身體健康的。問卷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因實驗室特殊氣味、所用藥品的腐蝕性而產生懼怕化學實驗的不良實驗心理,更有75%的學生害怕在實驗中受傷。這種不良的懼怕化學實驗的心理主要來源于外界的影響,當外界刺激減弱或消失,這種懼怕心理也會隨之減弱、消除。首先創(chuàng)造化學實驗的安全心理環(huán)境。實驗室要保持整潔干凈、良好的通風、充足的光照,實驗前做好安全教育和突發(fā)事件的應對措施教育,創(chuàng)造一種科學嚴密、安全舒適的化學實驗環(huán)境。對首次做化學實驗的學生,可以先采用生活中的物品做實驗藥品,比如:用白醋代替鹽酸,用雞蛋殼代替石灰石等。用生活中的物品做實驗,會讓學生產生熟悉感,具有移情效果,讓學生盡快適應化學實驗教學。其次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對初次做化學實驗的學生,教師可以結合化學的發(fā)展史和科學家的化學史,讓學生了解化學實驗在化學發(fā)展中的重要性,知道化學是一名造福人類的學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發(fā)展觀,消除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懼怕心理,使其敢于做化學實驗。
調查問卷中顯示,雖然大多數(shù)學生害怕在實驗中受傷,但是當他們兩人一組實驗時,88.7%的學生愿意參與實驗操作,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喜歡做化學實驗,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既害怕又喜歡”的心理,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消除實驗懼怕心理。例如: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可用一個“魔術”引入新課,把氫氧化鈉溶液倒入事先涂抹好酚酞的玻璃杯,學生清楚看到原來無色溶液倒入玻璃杯后變紅色了,接著把這杯紅色溶液倒入事先涂抹濃鹽酸的玻璃杯中,溶液變回無色,整個“魔術”視覺沖擊效果明顯,容易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對溶液為什么變色想一探究竟,接著邀請學生上講臺和老師一起完成酸堿中和反應的演示實驗,由于實驗好玩、有趣并了解實驗操作原理,學生慢慢地消除對強酸強堿的恐懼心理。又例如:在學習《燃燒與滅火》時,很多學生害怕被酒精燈燙傷,不敢用燈帽熄滅酒精燈,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做一個燒不壞的手帕實驗,把棉手帕浸在V酒精比V水=1∶1的混合液中,點燃手帕,手帕表面出現(xiàn)大火,可一會就熄滅,手帕安然無恙。學生產生疑問,為什么明明看到手帕上有火卻沒有燒壞,產生強烈求知欲,這時教師讓學生討論手帕燒不壞原因,最后總結滅火原理和方法,強調只要滅火方法正確,不會危害人身安全。通過奇妙的實驗現(xiàn)象,學生從好奇心轉變?yōu)閷瘜W知識的求知欲,化學實驗懼怕心理也在觀察、思考、討論、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淡化消失。
中學生正處在一個身心變化劇烈時期,心理學家把這時期稱為“危機期”或“心理斷乳期”。這個時期身心狀態(tài)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fā)現(xiàn),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是中學生表現(xiàn)出的總體階段特征,他們不在愿意做被動者、服從者,而是力求成為生活中的主動探索者、發(fā)現(xiàn)者。這些特征表現(xiàn)在化學學習上,就是對化學變化和現(xiàn)象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化學實驗有較濃的興趣,對化學在生活中運用和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有較強的探究欲。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化學實驗模式:(1)組織家庭小實驗。比如探究鐵生銹實驗,把鐵絲繞在玻璃杯中,倒扣在水中,觀察記錄一天、三天、一周后的實驗現(xiàn)象,這個實驗在家庭中進行,方便觀察鐵絲在不同時間段的生銹情況,這是課堂45min內做不到的。(2)課堂教學結合最新科技成果。例如在學習《探究固體物質溶解性因素》時,可以加入諾貝爾獲獎者屠呦呦提純青蒿素的故事,讓學生親手做一做這個實驗。把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科技成果融入到化學教學中,不僅加深化學知識的理解,還加深民族自豪感。(3)組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習《水的凈化》時,可以帶著學生去參觀污水處理廠,了解污水處理的流程,了解污水處理中所用到的藥品及凈水原理,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習動力。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從課堂到課外,從化學走入生活,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消除學生化學實驗懼怕心理。
加強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素養(yǎng),是克服實驗懼怕心理的重要途徑。
首先加強教師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樹立好的榜樣。學生在觀看教師演示實驗時,會比較關注教師的一舉一動,如果在演示實驗時,教師表現(xiàn)出驚慌害怕的神情,學生也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1)演示實驗前,先做好實驗準備,對沒做過的實驗在課前先訓練一遍,掌握實驗成功的操作技巧和條件,避免在課堂演示中出錯。(2)在課堂演示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實驗心態(tài),教態(tài)從容大方,操作規(guī)范嫻熟,碰到易燃易爆的實驗、有腐蝕性有毒的實驗,不應該過度渲染,應該講明利害關系,強調正確的實驗操作是不會發(fā)生危險。(3)優(yōu)化實驗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選擇微型實驗、綠色實驗,與生活生產相聯(lián)系的實驗,減少實驗危險系數(shù)。(4)如果實驗沒有成功或者發(fā)生意外,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找出失敗原因,鼓勵學生不要因為實驗失敗而影響對實驗的積極性,抑制學生實驗懼怕心理的滋長。
其次應該加強學生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素養(yǎng)。初中生的實驗心理然停留在對實驗的好奇心和無意識的模仿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不在規(guī)范操作上,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也不是很了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和實驗原理上,經常強調實驗的常規(guī)要求,如課前預習,按實驗要求使用儀器和添加藥品,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束后處理廢液,清洗試管,整理實驗臺,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素養(yǎng)。對于一些因實驗操作順序顛倒后引起不良后果的化學實驗,教師可以編口訣加深學生記憶。比如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操作流程比較復雜,特別是用排水法集滿氧氣后接下來應該先熄滅酒精燈還是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很多學生記不住,導致操作順序錯誤引起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破裂,教師對整個流程編一個順口溜:查(茶)、裝(莊)、定(定)、點(點)、收(收)、離(利)、熄(息)。稀釋濃硫酸時應該“酸入水”、使用膠頭滴管時應該“外擠內吸”、取用塊狀固體時應該“一橫二放三慢立”、實驗室用CO還原Fe2O3時,CO應該“早出晚歸”酒精燈應該“遲到早退”等,這些口訣的運用不僅方便學生記憶,還規(guī)范實驗操作,減少實驗懼怕心理。
化學實驗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因此需要科學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除了評價學生對基礎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科學探究能力等。努力做到五個強化五個弱化:強化對過程的評價,弱化對結果的評價;強化對興趣培養(yǎng),弱化對智力選擇;強化對創(chuàng)新方法的鼓勵,弱化對奇思怪想的否定;強化學生集體協(xié)作能力的評價,弱化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能力的展現(xiàn)。采用科學的評價體系,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應有的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心理品質。
總之,中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存在懼怕心理的人數(shù)已經達到很高的比例,我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該掌握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借助于心理學的理論指導,采用多種消除學生化學實驗懼怕心理的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發(fā)揮化學實驗教學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功能。
[1] 丁 物 .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及消除方法[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 5(4): 83- 84.
[2] 劉海燕,李淑娜.青少年恐懼的內容和結構[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8 , 22 (6) :413-418.
[3] 呂 琳,尚曉靜,潘高子,等.高中生化學實驗學習中恐懼心理的多重影響[J].化學教學, 2013 (4) :65-67.
[4] 名鮮花 .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畏懼心理初步分析[J].雁北師范學報,1997 (2) :52-54.
[5] 張 萍,王曉鳳.關于恐懼情緒的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12 (23) :188.
G633.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