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桅
“歐洲不能再處于朝核問題的邊緣位置了!”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齊瑪日前在“全球安全治理與中歐關系研討會”上這樣感慨。“看來我們對朝鮮看走眼了。”另一名捷克學者呼應說。
政界水暖學界先知。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致電習近平主席討論朝鮮核問題。德國并非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何急于同習主席通話?默克爾表示,德方支持通過政治方式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贊同推動有關各方重回對話談判的軌道。德方愿同中方加強溝通協調,爭取盡早找到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辦法。
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同習主席通話討論朝核問題。他此前強烈譴責朝鮮進行核試驗,呼吁國際社會施壓朝鮮“重回對話”,確保其“徹底、可證實、不可逆轉地拆除核彈和導彈計劃”。這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的聲明如出一轍。莫蓋里尼表示,歐盟在朝核問題上的立場與世界其他大國和整個國際社會一致,希望看到一個無核的朝鮮半島,完全、可驗證、不可逆轉的無核化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歐盟認為,為實現上述目標,地區國家和整個國際社會應下定決心、依靠外交、團結一致,向朝鮮施加更大力度的經濟及外交壓力。
然而,莫蓋里尼強調朝鮮半島無核化只能通過和平手段實現,這也得到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呼應。梅表示不會輕易付諸軍事解決。
歐洲為何不同尋常地高度關注朝核問題?看來,歐洲已不滿足處于朝核問題的邊緣位置。朝鮮核問題是對歐盟國際影響力的檢驗。
其一是為捍衛國際秩序。國際原子能機構坐落在維也納,本身就體現了歐洲對聯合國核不擴散體制的影響。歐盟強調,再次評估伊核協議經驗和教訓以及對朝核問題的適用度非常重要。經驗之一就是幫助朝鮮更多在經濟上融入國際社會。歐盟堅持抵住美國壓力,捍衛伊核協議,因為伊核協議破產將導致朝鮮對現行機制更加不信任。歐盟的一貫立場是堅持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因此除英法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外,歐盟也從國際秩序高度關注朝鮮半島局勢。
其二是為保障國際安全。朝鮮黑客早已將歐洲作為網絡攻擊重點目標。去年波蘭儲戶資金被盜事件被一些人認為與朝鮮有關。歐洲安全部門希望加大與美國同行協調,共同應對這一新型威脅。預計未來歐盟成員國將加強與韓國防務合作,更有效震懾朝鮮。德國潛艇及其他海軍裝備能夠發揮關鍵作用,法國今年初也重啟與韓國的雙邊防務對話。除硬的一手外,歐盟還有軟的一手。
朝鮮核問題成為國際熱點,極可能釀成美朝軍事沖突,破壞國際安全與地區穩定。歐盟自我定位為“規范性力量”,通過外交談判、和平協商解決爭端,體現歐盟的軟實力。歐洲自朝鮮戰爭開始就已卷入半島事務:超過1萬名歐洲(不包括英國)士兵參戰,瑞典和瑞士負責監督停戰協定執行;瑞典使館多次發揮美朝聯系渠道作用,歐盟2001年正式與朝鮮建交,已進行多輪政治對話。上世紀90年代初朝鮮出現糧食危機后,歐盟已提供超過1.3億歐元人道主義援助。歐盟在人道主義和人權領域對朝鮮具有重要的外交影響力。
其三是為維護經濟利益。中國、日本、韓國都是歐盟的重要貿易伙伴,2009年韓國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今年7月歐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也達成框架協議,中國貨物將來可能通過朝鮮半島附近海域經北極進入歐洲。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尤其是核試驗和戰爭威脅,妨礙貿易通道安全。歐盟有好幾個國家在朝鮮設有大使館,與朝鮮有各種各樣的經濟聯系,出于經濟利益考慮也不希望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生亂。
其四是推行多極化戰略。美國不同意中、俄提出的“雙暫停”倡議(美韓凍結年度聯合軍演換取朝鮮凍結核計劃),但這一想法在歐洲有重量級支持者。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德國前駐美國大使伊申格爾指出,歐盟應支持“雙暫停”倡議,作為彌合美國與中俄分歧的第一步。今年,丹麥、荷蘭、英國三國將參加美韓軍演,以增加歐洲在半島事務發言權。歐洲國家頻頻就朝核問題表態,目的在于展示歐盟安全聯盟建設的成果,體現相對于美國的戰略獨立性,服務于歐盟世界多極化戰略。安全聯盟建設是本屆歐委會十大政治優先事項之一,歐委會定期發布安全聯盟建設進展情況報告,下一份報告將于10月初發布。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網站日前刊文發問:“處于朝核問題邊緣位置的歐洲能做什么?”文章坦言,雖然歐洲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但歐洲急需提升自身外交與安全政策的獨立性,應加大參與朝鮮問題的力度。文章主張歐洲應避免朝核成為美歐國內政治和大選話題,應就朝核問題加強與美對話,支持美國內防止軍事沖突和危機升級的聲音。
因此,歐盟高度展示對朝核問題的關注,虛實皆具,內外兼顧。國際秩序、多極化是虛,經濟利益、國際安全是實,這既做給歐洲內部看,也做給美國和世界看,顯示自身戰略獨立性訴求和安全戰略建設成就。歐盟認識到,解決朝核問題焦點在中美,故而想影響中美,體現作為世界多極化之獨立一極的角色。9月底德國大選,默克爾如無意外將開啟第四任期,歐盟將越來越活躍地介入半島事務,試圖扮演溝通橋梁、談判中介。對此,國際社會不必感到意外。▲
(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讓·莫內講席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