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華
很多老師認為:作文難,難于上青天,作文教學,我們努力了,我們很努力了,效果卻不佳,不可能有什么特別的好辦法解決作文寫作的難題。所以有的老師甚至敢于長時間不讓學生寫作文。作文教學、寫作的低效、無效,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要解決作文問題,需要跳出作文教學的常規方法和習慣,去思考教育部和學校的那些作文寫作規定是否順應了作文教學規律,我們的老師的老師的那些教學方法和習慣是否恰當和合理,以及語文老師自己在作文教學中充當了什么不好的角色。
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研究司空見慣的作文題目、作文材料積累與寫作的真實關系、作文材料的使用方式、作家寫作高考作文的尷尬、作文閱卷教師的構成和閱卷習慣、作文教學的階段性、作文教學的第一突破口、作文片段教學與大作文的關系、文體訓練的完整程序、語言快速提升的途徑、書寫與作文得分的關系,甚至反思作文的“教、寫、評”的過程是否合理,尤其重要的是作為作文寫作的主體的學生。
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是緣于我們老師自己,我們受制于大家都正在做的做法或習以為常的經驗,重復做了很多無用功。還有,局部的突破也無法真正地突破作文存在的諸多問題。假設作文問題有20個,我們做好了其中15個,也可能無法真正突破作文寫作的瓶頸,我們倒在了最后一里路上。
首先,我們要理清作文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再去找到突破作文問題的真正突破口。
下面,請跟著我的提問、提示,去找找我們已習以為常的作文寫作習慣和寫作陷阱,以期待找到作文教學和寫作的正確途徑。
一、【提問一】老師們:請說說,作文教學、寫作可能存在哪些陷阱?
(一)閱讀的陷阱
多讀、多寫是大多數語文老師開出的作文治病單子,其療效會怎樣呢?
1.作文之問:閱讀、積累能解決作文寫作難的問題嗎?
學生從小學到高中,課文內容大概為450萬字,外加其他書籍、作文書、考試試卷、老師介紹的優秀作文等,一個高中生最少也讀600(650)萬字的內容(不包含看影視作品),但大多數學生寫作依然存在較大問題。另外,很多閱讀廣、積累多的學生也不一定能寫出優秀的文章。
2.閱讀的陷阱:不閱讀不行,閱讀了效果不佳。
3.原因反推:讀了、學了無數課文,作文依然問題不斷,試想作文寫作的困境與我們語文老師對課文的解讀方式有關系嗎?
4.閱讀對策:
(1)“一文”學寫作。
把“讀”變成“寫作”行動,通過幾篇文章(把部分課文作為寫作的范本,反復研究)徹底掌握“文章結構、謀篇布局、景物描寫、人物描寫、細節描寫、矛盾與波瀾、情節如何集中、線索的設置”等。
(2)再研究作文語言(只分析景物描寫)。
A.景物描寫舉例
課文例文一:《七根火柴》:草地的氣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冷風吹來,濃云像從平地上冒出來的,霎時把天遮得嚴嚴的,接著就有一場暴雨,夾雜著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點地傾瀉下來。整個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霧里,看不見人影,聽不到人聲;被暴雨沖洗過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過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爛泥里,連路也看不清了。天,還是陰沉沉的,偶爾有幾粒冰雹灑落下來,打在那渾濁的綠色水面上,濺起一撮撮浪花。
B.景物描寫拓展
設定其他你熟悉的場景,再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上面景物描寫內容,我們應該把雨中、月光中、下雪天、陽光下、薄霧里的草原以及晴朗的天空、夜晚的大山寫好。
C.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形、色、聲、動靜、虛實和關聯景物。
D.景物描寫語言
形容詞、動詞,虛實結合,準確、形象。
(二)材料的陷阱
天下之大,歷史、文化、自然異常豐富,寫作材料無數,學生卻感嘆無合適的材料使用,或找不到與作文主題對應的材料。
其實任何人物材料、社會現象、社會問題一定是包含萬象的材料,能寫做一切作文主題、立意里去。但實際上卻不能,原因何在呢?
1.材料的陷阱:對寫作材料性質缺乏真正的了解,往往注重了歷史人物的歷史評價、定位,忽視了他背后豐富的故事;學生知道的人物材料多,但卻對人物材料缺乏全面的了解。
2.材料使用對策:全面、徹底掌握某個人物,多掌握社會事務、問題。
(三)政策的陷阱
大家說說:教育部、你們學校規定每學期寫幾篇作文?
一般6~8篇作文,還是多少,具體個數各校不一。
1.作文之問:多寫作文能多大程度提升作文寫作水平?
2.政策的陷阱:每學期寫作八篇作文的規定,隱藏著寫作的陷阱,它從學生寫作練筆的角度規定的,希望學生多練筆,但忽視了寫作的規律。
3.原因反推:我們閱讀、課文解讀、作文練習的方式不對。
4.寫作對策:文章定格、一文滿分訓練法。
(四)文題的陷阱
用不同作文題目訓練學生,其實是作文訓練數量的另一個表現方式。用排列組合的方式計算,作文題目是數不勝數的,無法寫完的。
1.作文之問:考到作文原題,學生的作文會寫得更好嗎?
2.考試的陷阱:雖然我們嘴里不說,但是絕大多數老師一定會希望考試考到作文原題。但是考到作文原題,甚至提前告訴學生作文題目,絕大多數學生不敢說能寫出較好的文章,更別說優秀的文章。找到這其中的原因,或許就能找到作文突圍的方向。
圍繞不同文題進行作文訓練的教學形式屬于“作文題目中心教學體系”,事實證明這種作文訓練體系是極其低效的。
文題對策:①研究作文題目的分類和隱藏的特性,分析考試作文題目的類型和特點,以及考試作文題目的脈絡和方向;②建立新的作文教學體系。endprint
(五)文體的陷阱
選擇寫作議論文成為了主流,甚至占到80%以上。而議論文作文主題需要展開和多角度論證,而學生作文哲理深度欠缺、論證內容很少。記敘文是寫作的金牌文體。
文體對策:研究記敘文,打造高分作文。
(六)文題認識的陷阱
1.作文之問:我們忽視了同一作文命題、話題在文章中豐富的身份和作用,作文題目在文章中有哪些身份呢?
2身份的陷阱:權威觀點認為——寫作時不能脫離文題內容寫作,也成了作文閱卷的基本標準;很多同學想當然地認為——作文題目內容就是文章的寫作內容。
3.原因反推:忽視了文題在文章中的多重性質和身份,也忽視了作文題目(特別是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多限定文章的寫作中心、寫作角度、寫作背景,并不限定文章具體的寫作內容。
從文章構成的角度看,作文可以從文章標題、文章中心、寫作內容、寫法方式(話題、寫作角度、寫作背景等)等四個方面出題。事實上,為照顧不同地域的學生,無論命題作文還是話題作文所限制的絕不是文章具體的寫作內容。所以,不能脫離“文題內容”的含義是文題所包含的文章的主題內容、圍繞的中心或作文題的文字內容(話題),而非文章真正的“寫作材料、寫作內容”。
文題對策:利用文題在文章的多重身份,有選擇地使用,擴大審題和寫作范圍、內容。
(七)寫作的階段性陷阱
作文寫作分三個階段:自由寫作(含積累)+片段寫作,文章整體訓練,作文應考。
1.階段陷阱。現行的作文教學很少注重自由寫作、片段寫作和文章整體提升,用不同作文題目訓練學生,直接進入了作文的考試模式,似乎在應對可能考到的作文題,也并非是為了提升作文寫作的整體水平,雖然有老師在朝這個方向在想。拋開自由寫作、片段寫作、文章整體訓練的應試寫作,注定是失敗的。
2..寫作對策。加強自由寫作、片段寫作和文章的整體寫作訓練,是作文寫作之道。平時能寫出高水平的文章,才有高水平的應試寫作,也是解決考到作文原題也不能寫出優秀文章的鑰匙。自由寫作、片段寫作、文體整體寫作的方式,愿意與大家一起研究。
(八)文體選擇陷阱
1.讓大多數學生選擇寫議論文,結果學生寫出的議論文說理順序不當、事理脫節(容易導致觀點和材料脫節,或找不到材料)、議論欠缺、說理不深。
2.學生寫記敘文,是怕記敘文很難出彩,誰知記敘文入題、扣題、融題比較容易,對作文題目、主題不需要充分展開,它是金牌文體。如果選擇了記敘文,但文章情節設置、整體寫作水平很難升上一個臺階;如果這些都做好了,最后還要卡在語言的表達上。
(九)書寫的陷阱
俗話說:練作文不如練字。我設計了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大家比較陌生的滿分作文),讓一個學生用于作文考試,入題、扣題、融題都沒問題,作文標題擬寫得很新穎,但是學生的作文得分依然不見很高。事后,閱卷老師告訴我,他根本沒認真看。
我總結了作文教學、寫作的九大陷阱,是為了說明作文教學需要九九八十一難(很多困難),才能修成正果!
二、作文教學突圍的方向(思考)
多讀、多寫這個作文寫作的主要方子(藥方)不起太大的作用,作文教學、寫作陷入迷茫就在所難免。作文教學出現的系統性錯誤、方向性錯誤,需要理清主次和先后,方能找到真正的突圍方向。
提問二:老師們:請說說,作文教學、寫作如何突圍?
(一)改變作文教學體系(寫作的方向)
我們的作文教學基本上是圍繞作文題目進行作文教學、寫作、評改,我們把作文的這種教學方式叫作“作文題目中心教學體系”。
實質:是作文考試模式,即用不同的作文題目訓練學生。
結果:徹底陷入了作文題目包圍圈。
論據:考試時考到作文原題,學生依然寫不好。這最值得我們去反思。
結論:作文題目中心教學體系是一種錯誤和失敗的作文教學體系,作文所有問題的根源就源于這種低效、甚至無效的作文教學體系。
突破:文章中心(文體、內容為中心)教學體系。
(二)狠抓閱讀積累(寫作的基礎)
注重積累、積累的方法和書寫,下決心。把文本解讀的時間壓縮三分之一,讓位于學生的自由閱讀、批閱式閱讀、摘抄、交流、朗讀、書寫、演講。非畢業班的自由閱讀、摘抄、自由寫作、閱讀交流、寫作交流的時間,應該占更大的比例,甚至可以占到70%。而語文考試應該改為語文常規檢查,檢查筆記本、練字本、自由寫作的作品、文本批注等。這需要校長改革的魄力。
(三)突出階段性教學(寫作的過程)
1.自由寫作:日記、周記、讀書筆記、時事評論、生活現象評論、現代詩歌、觀察日記、活動日記、情感日記、心靈隨筆。
2.片段寫作(突出專題):景物描寫、人物描寫、開頭、結尾、議論文的材料概括等。
3.寫作活動(寫作的高潮):釋放學生,激活學生,讓心靈參與,這是寫作的最終目的,也是解決寫作問題無法回避的關鍵。豐富的活動讓參與的學生找到自我。
4.文章定格:文章的“圖紙設計”,掌握構思、寫作的基本規律(套路)。
5.一文滿分訓練:寫作必須回歸文章、文體,對文章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全面提升寫作水平。
6.作文應考訓練:培養了文章、文體寫作的較高水平之后,再用不同的作文題目訓練學生。
(四)考練銜接(作文新突破)
考前多定點構思設計。這是一個新的發現,我用了一年時間去搭建這個橋梁,打破了作文訓練與考試無法銜接的難題。
語言的表達,需要一定的技巧,更需要生活的體驗和心靈的參與,激活想象。除了這幾個之外,還需要找到文章寫作的第一突破口,徹底拋棄作文走馬觀花式的訓練方式(采取一文滿分訓練法),方能徹底解決作文問題。而這些方面,尤其是作文題目的特性、一文滿分訓練法、語言的快速提升等三個作文最難的領域,我都有了廣泛的研究,并有了較大的突破,愿意與大家共享,愿意與大家一起,以此為基礎展開,對作文教學作更進一步的研究和發現。
三、作文到底是什么?它也只是一種工具?
想象是開發智力的神奇鑰匙,我們只把作文當成生活的記錄(我們民族的特質;事實是,最講究理性的民族卻最沒有理性,最講究想象和自我的民族卻很有理智,也有創造性)或者一種語言運用的工具,貶低了語文的價值,這也是作文不受重視的重要原因。作文淪為一種交流的工具,或許也是錢老之問“中國為什么不能培養拔尖人才”的一個注解。
解放孩子,激活心靈,豐富活動,作文就走上了它的正確道路。當傳統的作文教學、評改方式堵塞了寫作的通道,也僵化了孩子的心靈,那是一條死路。
而寫作是打開心靈大門的鑰匙,是心靈的舞蹈。文字打開寫作的大門,想象打開未知世界的大門,讓心靈與世界相通。
科學創造無極限,想象讓一切變得可能。寫作是用最純粹的內心面對自然、人生和社會。于是簡單的文字、真正的寫作開始長出翅膀,文字開始自由地舞蹈,文字游走于心靈與萬物之間,填補了你與世界的距離;寫作也開始了創造和升華,開始變得無限可能。
人乃自然的產物,“天人合一”乃寫作的最高境界。寫作時,把心靈與自然比對、交匯、交融。觀自然以獲得靈感與智慧,觀人讓你獲得人性、習性、細節和別人的內心,觀社會讓你懂得了責任和義務……
為了下一代或者下一代的下一代,為了一個民族的未來,我們語文人是該做點什么?解放了孩子的心靈,給孩子一個心靈棲息的空間,他們的心靈是快樂的,他們的創造力也會是無限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