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本科大學生主要是面向社會,以社會的發展需求為目標,將所學的專業科學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為社會創造經濟價值的綜合型人才。移動學習是繼數字化學習之后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靈活、便捷,有利于學生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它的出現使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變得豐富多彩,與此同時,它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教學成果。本文就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移動學習中存在的利與弊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移動學習;利弊
應用型本科教育屬于較高層次的技術教育,是我國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相對于普通本科和高職專科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專科層次的高職。應用型本科培養的不是學科型、學術型及研究型人才,而是介于它們之間,注重能力、知識與素質的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技術大量普及,被廣泛的應用于各行各業中,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捷,同樣,在教育行業中也不例外,移動學習逐漸成了學生學習的新趨勢,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移動學習要想切實發揮出其最大效果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還需要移動學習資源提供商、移動設備供應商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
一、移動學習概述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影響使得教育領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于是,一個新的概念“移動學習”應運而生。移動學習是繼數字化學習之后出現的一種在移動計算設備的幫助下使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的全新的學習模式,它是對傳統學習模式的一個非常好的補充。移動學習要求所使用的移動計算設備必須能夠有效的呈現學習內容,并且為教師與學習者之間提供雙向交流。移動學習作為數字化學習和移動計算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最直接的應用形式就是讓學習者能夠通過移動設備來實現數字化學習。移動學習可以籠統的分為碎片式學習、情境感知學習、基于電子書包的課堂互動式學習,其特點是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瑣碎的時間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以任何方式學習任何內容,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并且它的交互性可以實現信息及時的雙向流通,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驅除了交流的膽怯心理,從而消除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實現了輕松的學習和交流。
二、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移動學習的好處
1.拓寬了教育的范圍
移動學習有機地結合了移動通信、網絡技術的功能,使學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學習,有效節省了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通過無線網絡瀏覽網絡課程資源,還可以與其他學生或專家進行交流,這大大拓寬了教育的范圍,有助于終身學習的實現和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2.有利于學生個體能力的發展
移動學習使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通過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自己希望獲得的知識,給學生提供了靈活的學習環境的同時,也實現了學生個體能力的發展。
3.實現遠距離交流
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學生可以閱讀專業內喜歡的專家的書評和博客,可以與專家進行及時性的線上交流,第一時間了解業內專家的思想動向,解決專業學科中不懂的問題,克服了距離障礙和經費障礙。
4.提升學習效果
移動學習可以將專業課程劃分為精心提煉的小章節,分段按時推送,并附有相關的、大量的學習補充資料,一方面彌補了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使接受能力弱的學生能在課外進行知識的梳理和鞏固,以便快速掌握學習要點;另一方面,它使學生能根據自身的情況及社會崗位的需求對知識及技能進行加強記憶,對應用型本科學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缺點
1.不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
移動學習使得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學習場地不再局限于教室,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也正是在移動學習的情境下,學生的學習環境也變得復雜多樣,他們的學習場所可能是在嘈雜的大街上,也可能是在擁擠的地鐵上,由于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持久,導致學生無法像在教室里一樣安靜的學習,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影響學習效果。
2.難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移動互聯網豐富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也為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趣味性,但很多學生的自控能力還相對較弱,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到學習上,而是沉迷于游戲等不利于學習的軟件上。同時,移動學習只是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平臺,保證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設施,但并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進行自主的學習,對學習成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3.加大了學習費用的投入
移動學習最大的缺點就是加大了學生的花費,學生必須用一定的資金來置辦移動設備,而好的移動學習設備的費用一般價格不菲,加上移動技術的不斷更新,導致學生為了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以滿足學習所需而不得不頻繁的更新移動設備。另外,很多學習軟件并不是免費使用的,需要一定的下載費用,同時,移動設備運營商每月也會收取一定的數據費,這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費用。
4.技術有限
移動設備通常都方便攜帶,屏幕也都不大,這不利于學生眼睛的健康。同時,一般的移動設備電池壽命不長,電池容量小的移動設備只供持續使用四個小時左右,學生的學習很可能因為電量不足而不得不暫停。另外,移動設備的儲存量畢竟有限,而且操作較紙質學習來說也相對復雜,學生為此也浪費了一定的時間。
四、結語
移動學習靈活、便捷,勢必會成為未來社會學習方式的主流趨勢,應用型本科大學生是服務于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了使移動學習更好的為應用型本科大學生的學習服務,移動學習資源提供商、移動設備供應商就要不斷的提升信息技術,學校正確的引導,從而使移動學習更穩定、更成熟,以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健,王文萍.大學生移動學習現狀分析[J].現代情報,2014,03:158-161+176.
[2]汪國新.移動學習與碎片化閱讀的利弊[J].成才與就業,2014,11:28.
[3]范喜艷.移動學習在大學生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10:191-192.
[4]張麗娟.移動學習及其帶來的影響[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2,06:48-50.
作者簡介:
石艷芝(1965.10—),女,漢,云南大理,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