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贊春
摘 要: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在這一精神指導下,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成了近幾年各類學校教學裝備的熱點。時代飛速發展,教育技術裝備已成為山區中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我們一直把“以學習技術為先導,以研究應用為中心,以實踐提高為策略”作為我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不斷創新,穩步提升,相繼實現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數字化學校建設、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網絡環境下教與學的研究、信息化資源建設和師資隊伍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健康發展。通過“加強教育信息化應用,加速校園數字化建設”來提升學校現代化的育人環境,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學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發展之路。
關鍵詞:山區中學;教育技術裝備;管理
如何實現和加強山區中學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就是擺在我們山區中學面前堅巨而復雜的任務了。那么,如何才能因地制宜順利推進教育技術裝備進入學校,并加強山區中學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呢?這就需要我們做一些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就目前的裝備配置與管理現狀,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技術裝備的管理,結合實際做了一些探索和總結。
一、提高認識是前提
加強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發展。而落后的山區中小學與發達地區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要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就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開展好教育技術裝備工作。
二、建章立制,健全組織
將的有關制度細化、量化、具體化,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齊抓共管的局面。為進一步做好教育裝備管理工作,學校根據省標中關于實驗室、圖書室、電腦房、多媒體室、校園網、體育器材、各專用教室的管理規定,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層層有人抓,室室有人管,道道關口有人把,處處責任有人負。
為了有效整合并擴大優勢,持續推進學校教育管理與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實踐,提高辦學質量的效益,培育學校信息化教育特色,我校成立了校長、現代辦信息技術教師、各部門負責人和各學科教研組長為成員的教育技術裝備管理領導小組,構建了管理網絡,全面負責學校各項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工作。
為推進和保障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正常、有序、規范、高效地開展,我校逐步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并將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納入學校每學期的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要求和目標,做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常抓不懈。堅持對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進行指導、督促、檢查、評估,并定期召開會議,及時商議學校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用嚴格的科學管理來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不斷充實教育技術裝備資源
近幾年來,我校順應教育形勢的發展,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改善了學校現代化辦學條件。這些為我校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現代化硬件設備為學校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但要使它們真正地發揮作用,離不開軟件的開發與建設。學校鼓勵教師積極依托網絡和學校信息化教育實踐,自行開發和建設各類教育網頁、網站和資源庫,通過利用網絡收集、整理下載一些國內外優質的教學資源、教育軟件以及將學校原有的電教資源數碼化等,同時,我校教師還非常注重自制或合作開發一些教育教學課件、軟件,并及時按類將自制課件、個人教案、收集到的教育教學資源上傳至學校服務器,實現交流共享,充實了學校資源庫的建設。
四、積極探索,重在應用
1.以人為本,抓隊伍管理
制度要靠人去執行才有生命力,否則只能是掛在墻上的擺設。學校按照標準配齊了網管中心、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音樂專用教室、美術專用教室、科學專用教室、美術器材室、音樂器材室、體育器材室、勞技室、綜合實踐室等專職工作人員。為增強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人員的責任性,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堅持經常性的檢查與督導。一查管理人員的準時到崗情況,與教師的點到要求一致;二查實驗的開設情況、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圖書資料的借閱情況,與教師的教學“六認真”檢查要求一致;三查各類館室的固定資產帳冊登記情況,與學校財務審計要求一致;四查圖書館、實驗室、器材保管室的衛生、安全情況,與學校安全教育、衛生檢查同步進行。
2.堅持標準,抓設備管理
教育技術裝備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為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資、技術保證。這些設備技術含量高,不少是易耗產品,如何提高設備的完好率是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求學校實驗室的教學儀器、存放科學,做到帳面與實物相符、總帳與專用帳相符、柜簽與實物、專用帳相符。認真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做到實物有登錄、使用有記載、借用有登記、損壞有賠償、不足有補充。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保修單等科技資料進行整體歸檔。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也承包到班級使用和管理。每學期終,學校對各班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檢查,認真履行承包合同,這樣確保了教師對這些技術裝備的日常管理認真到位。
3.建以致用,抓高效應用
教育技術裝備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為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服務。為實現這個最終目學校在用好教育技術裝備上做好文章。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山區中學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是一個無止境的課題,它剛剛起步,到達終點是一段遙遠的路,幾乎沒有終點,但我們有信心把握時代發展的戰略機遇,為建設現代化山區中學校園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兆君主編.現代教育技術[M].教育出版社出版.
[2]黃河明主編.現代教育技術[M].教育出版社出版.
[3]顧泠沅.教學任務與實驗教學[J].上海教育科研,2001(3):2-6,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