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遠
目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分為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部分。商業銀行發展養老金業務就是針對補充養老保險,通過接受客戶委托,根據國家相關法規或合同約定為各類保障基金、福利基金及其他類似基金提供受托管理、賬戶管理、托管、投資管理以及監督管理等服務。養老金的范圍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類年金和員工福利計劃等多個具有延期支付特征的養老保障和福利計劃品種,在我國,商業銀行養老金業務主要發展的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該業務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業務。
一、商業銀行養老金業務的概念
商業銀行目前的養老金業務主要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以及類年金。相比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是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單位的在編人員在依法參加社保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年金(含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與社保、個人儲蓄共同構成社會三大養老支柱,是我國實行社會養老保障的重大制度。類年金是指客戶根據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和自身薪酬政策,對以實現激勵或增加福利為目的、以延期支付為特征的一種經濟性薪酬所建立的福利制度。而目前商業銀行養老金業務主要以企業年金為主。
二、商業銀行開展養老金融業務存在的問題
商業銀行的養老金融業務因為起步晚,相較于保險行業和基金行業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且因傳統業務占比過重,養老金融業務缺乏積極性和創新性。商業銀行存在著對養老金融重視程度不夠、管理碎片化、市場涉入不深、產品服務針對性不強等突出問題。
2.1對養老金融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對養老金融業務的關注程度和研究力度仍然欠缺,尚未充分認識到養老金融業務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戰略影響,對養老金融的認識和理解仍停留在信貸、代理、托管、賬戶管理等業務層面,沒有充分認識到養老金融對未來戰略轉型、集團金融和競爭力提升所帶來的重要作用。養老金融業務覆蓋非常不均衡,地區差距明顯。如下表所示,企業年金規模較大的地區幾乎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深圳一個市的企業年金資產總額排到第11位,遠超眾多中西部省市。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比較發達,商業銀行的人才隊伍建設、潛在客戶數量、產品創新性等方面具有更多優勢,因而在養老金融的推進上積極性比中西部地區要高??己苏邇H著眼當前,主要是收入、規模等指標,在考核指標的指揮棒下,系統內機構為完成考核任務,均將重心放在存貸等主體業務上。缺乏對養老金融業務的引導,使養老金融業務難以持續深入開展。
2.2養老金融業務管理碎片化
目前商業銀行養老金融業務的分布較為分散,既有傳統的針對社保機構的存款業務、社保資金代理業務,也有新型的社保資金的資產托管、賬戶管理、資產管理業務。養老金融業務這個專題還不明確,還未能按照養老金融的高度與標準來統籌管理。沒有機構牽頭開展養老金融業務,養老金融業務管理呈碎片化。下表所示是大型商業銀行養老金融業務機構設置情況,以下幾大行雖然在養老金融業務走在行業的前端,但是養老金融業務組織體系尚未完善,管理較為分散。而更多商業銀行還只是將養老金融業務視為一般零售業務,沒有設置專門的養老金融機構,導致養老金融產品與市場之間失去傳導信號。分散化的管理限制了商業銀行在養老金融業務的綜合競爭力。
2.3養老產業涉入不深
當前商業銀行在養老金融市場上主要集中于養老金的管理和養老產業的信貸業務。而保險機構己涉足養老地產、養老社區、老年養生等產業,泰康養老社區、親和源公寓等高端養老社區涵蓋了生活看護、醫療康復、護理保險等各種老年需求。而商業銀行目前在養老產業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務鏈條,業務發展模式較為局限。截至2016年年底,銀行系共獲得了23項企業年金牌照。從具體構成來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拿到了企業年金基金的“全牌照”,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只拿到了賬戶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資格;而在投資管理方面,幾乎是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天下。
2.4產品服務針對性不強
目前保險公司有專門的養老保險產品,基金公司發行了養老型基金,信托公司發行了養老型信托計劃,部分銀行也紛紛發行養老理財產品。但仍有一部分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尚未發售針對老年客戶的定制理財產品,也沒有專門針對養老產業鏈的信貸服務和服務策略。商業銀行在養老金融產品開發、服務優化等方面缺乏動力,因為專門定制的理財產品難以像企業年金、個人稅延計劃可以獲得稅收優惠,利潤空間較小。商業銀行的產品服務針對性較弱,難以滿足養老金融產品的投資需求。在養老金融產品方面,商業銀行較之保險、信托和基金等存在著較大不足。
三、商業銀行發展養老金業務的對策
對尚未建立養老金制度的企業客戶,通過加強銀企溝通和多項營銷活動,從國家政策、稅收優惠、業務產品、運營模式、風險管理等多方面加強宣傳,引導客戶建立養老金制度;對下一步開始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提前與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進行溝通營銷,確保職業年金工作的順利展開。和企業客戶一起積極呼吁,落實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8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加大政策支持,完善企業為職工支付補充醫療保險費的企業所得稅政策”要求的同時,對有能力、有條件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客戶,及時梳理并鎖定目標,加強聯動營銷,及早實現養老金業務的有效突破。各家商業銀行總部積極加強對養老金市場和客戶需求的研究,加大養老金產品創新力度,推出不同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并將相關產品信息及時向下傳導,推動商業銀行各級機構養老金業務的順利拓展。制定合理的績效考核政策,明晰當前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建立配套的利益補償機制,提高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銷養老金業務的積極性。針對不同地域市場的養老金業務總量,合理配置人員,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做到“專業、專注、專職”,在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同時,謹防操作風險。
參考文獻:
[1] 楊燕餒,張芳芳. 不同的老齡化,不同的發展模式[J].國際經濟評論,2012(1).
[2]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6)[R].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
[3] 賀強.建立中國養老金融體系勢在必行[J].國際融資,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