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丹
摘 要:伴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如何加強城鄉規劃,實現城市和鄉村的協調發展,成為當前人們思考的重點問題。本文結合當前我國新城鎮建設的背景,以新城鎮建設背景下城鄉規劃轉型要求作為切入點,就如何做好城鄉規劃轉型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城鎮化 呈現規劃 轉型 對策
一、規劃設計在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
1.1城鎮化進程中規劃設計的地位
在當今社會大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蓬勃發展,經濟形勢一片大好。雖然城鄉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上還是讓人擔憂。進一步提升經濟水平,更高程度地實現人民富裕、生活美滿,還需要人們進一步地提高城鄉的規劃管理水平。在新形式下,城鄉規劃管理已經成為必須走的一步,也是需要著重進行的工作。在城鄉規劃的過程中,人們不能盲目地急于求成,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并正確地把握規劃管理權力下放和統一的關系。在新城鎮化的背景下,城鄉規劃與管理必須穩扎穩打,做好設計,管理好規劃,將規劃轉型問題做到位。在進行城鄉規劃管理建設的過程中,盲目地進行探索必然會走彎路,碰墻壁,而雜亂無章的建設也會適得其反,達不到人們的預期目標。在轉型規劃中,人們必須結合政府進行合適的規劃設計,了解政府的意圖,結合城鄉的實際發展和開展設計工作,繼而進行合理的規劃。
1.2城鎮化進程中規劃理念的分析
在新城鎮化背景下,要想有效地規劃轉型就需要人們在建設中遵循合理開發、量力而行的規劃準則,在人們合理進行城鄉規劃的基礎目標上,合理布局城市藍圖,有效開展基礎性設施項目,設置以服務人民、滿足基本需求為理念的城鄉布局。在確定建設理念和建設目標之后,需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合理的規劃,推動城鎮化建設健康發展。同時,人們還需要認識到,在推動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合理規劃和建設城鄉能夠為城鎮化的建設和發展提供良好和充足的經濟支持和基礎保障。在土地的開發和利用方面,方便地方性產業以及增強政府執行力,進而為城鎮化提高有力的保障。城鎮化建設的目標不僅僅是將農村變為城市,也不單單是將農家小居變為高樓大廈,更多的是通過科學合理地規劃,幫助傳統式農村更好地發展經濟。
二、新型城鎮化背景對城鄉規劃轉型的要求
想要保證區域協調和城鄉協調工作的正常開展,就要在當前城鎮化背景之下,不斷的要求城鄉規劃管理部門,對自身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內容進行優化,要求城鄉規劃工作人員要在區域協調以及城鄉協調基礎之上,不斷的完善日常工作環節,并在區域協調的理論基礎上,對現有規劃視角進行轉變。打破傳統工作模式下,只關注中心城市發展的形式,將更多的工作目標幾種在區域間合作以及中小城市發展上。工作人員可以從城鄉規劃區域整體的角度出發,全面考慮城鎮功能、城鎮結構以及城鎮設施等多方面的政策,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全面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所有方面的資源,進而實現區域資源優化配置,保證各個地區城鄉規劃體系逐漸完善。在處理城鄉協調工作上,將主要工作目標集中到城市發展方面,不需要過度關注城鎮發展過程中的傳統工作模式,提升城鄉協調發展工作質量。根據城鄉之間各自發展優勢,做到城鄉經濟之間的優勢互補。保證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獨立性特征要求基礎上,利用城鄉社會經濟發展一體化內容,分別從空間形態以及社會生活等角度,對經濟發展以及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內容進行完善,提升城鄉發展可協調性,讓城鄉發展區域平衡。在城市建設以及內部優化等方面,因為當前社會已經進入到高速發展階段,相關人員對城市建設的日常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生活空間的層面,更開始朝著空間層面進發。在此背景下,城市功能性能否正常發揮,便成為相關人員迫切關注的焦點問題。如果城市內部發展平衡性不能滿足要求,必然會影響到城市功能性的正常發揮。在新型城鎮北京的影響下,城市內部優化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各地區城市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相關人員對城市功能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的衡量標準也日漸多元化。目前現代化綠色宜居城市主要是為了城市建設而追求更新的目標,轉變傳統城鄉規劃工作理念以及城鄉規劃價值觀念。在新城鎮背景的影響下,傳統城鄉規劃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城鎮化建設的要求,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必然要經歷城鄉規劃理念以及價值觀轉型變化。
三、新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轉型發展策略探討
新型城鎮化背景之下,城鄉的發展有了更為高端的要求。筆者由于社會經歷不足,對于這些知識的了解一般都是通過新聞媒體,通過這些媒體資源的獲取,我認為,對于城鄉規劃轉型的要點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斷優化城市內部結構,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對于城市發展來說,人們的觀念也隨著城市不斷的前進更新,因此,面對紛繁的城市變革中,我們應當不斷的采取一些新的模式適應多變的城市發展。當前較為主流的一項發展模式為存量規劃模式,這一規劃模式就是根據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基于城鎮化背景的科學規劃,加以科學的分析,對于當前的一些模式和當前形勢不適應的地方加以改進優化,從而將城市的發展功能發揮到最優化。同時,城市規劃的發展,不應當單純的依靠傳統的宏觀規劃,應當根據自己區域空間秩序的建立,以此達到城鄉建設品質的有效提升。此種存量規劃模式對于整個城市空間可以更為合理的擴展,以此將城市土地加以合理規劃,最終整個城市空間也就更為和諧。第二,區域以及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城鄉轉型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充分的發揮城市區域的特色,將各地區之間的優勢加以展現,并且通過靈活的規劃,實現城市的整體功能的發揮。城鄉規劃轉型中,區域特色需要將環境、風俗文化等結合,有特色的發展城鄉建設,更好的保證城鄉之間的融合,豐富完善城鄉經濟文化。第三,樹立“以人為本”的城鄉發展理念。時代不斷的發展變遷,城市的發展主要就是為人們更好的生活而服務的,以人為本這一根本宗旨應當和城鄉規劃發展相結合,融入到現代生活理念中,制定合理的城市發展目標,以此保證城市、人以及自然之間能夠和諧發展。
四、結語
新城鎮背景下城鄉的轉型問題是人們發展中必須解決的問題,為了走向更好的未來,人們要以認真的態度、嚴謹的思維做好這個項目,成功實現城鄉規劃的轉型。
參考文獻:
[1] 程浚燦,徐佳丹.分析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規劃的轉型思考[J].城市地理,2016(12).
[2] 楊保軍,陳鵬,呂曉蓓.轉型中的城鄉規劃——從《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談起[J].城市規劃,2014(S2).
[3] 林潔.新型城鎮化視閾下農村社區治理結構轉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