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江洪
關鍵詞:基層小微權力 反腐倡廉
“貪腐無分多少,貪官無分大小”, 權力的大小是相對的,“小微權力”本身也是相對而言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腐化墮落者最開始都以為“勿以而為之”,最終落得鋃鐺入獄。基層“小微權力”量大面廣,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與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老虎”相比,這些基層的“小蒼蠅”、群眾身邊的“小螻蟻”,手中之權微乎其微、貪占金額更是微不足道,對其扣上一頂蠶食群眾利益的“帽子”,想必不少黨員干部會覺得委屈。其實不然,“蒼蠅”雖小,同樣關系人心向背;權力雖微,依然關乎公平公信;基層單位雖小,更加影響執政根基。防漏一個,會損害一方群眾利益;疏忽一時,必帶壞一地風氣。基層“小官貪腐”形勢非常嚴峻,完善基層“小微權力”監督機制迫在眉睫。
今年,我們針對“規范約束基層‘小微權力 ”進行了調研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當前基層“小微權力”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基層管理人員使用權力的價值觀念仍需轉變。當問及您認為那些濫用‘小微權力的管理人員持什么心態時,還有一部分人員以為是“天高皇帝遠,即便有人濫用權力也沒人管”,這種心態實際上反映出監管不到位助長的機會主義傾向;還有部分管理人員認為自己管理范圍內的人員少,思想單純,“即便濫用權力,群眾也不會多說”,反映出群眾對于濫用權力的基層管理人員抱有矛盾復雜的心態;一部分管理人員認為自己的工作崗位辛苦,工作量大,收入低,偶爾濫用權力也沒事,這就反映了部分基層管理人員對于自身的工作待遇等存在不滿,以致這些條件都會誘發基層管理人員發生濫用小微權力進而發生腐敗現象。
(二)部分基層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黨性修養仍需提升。“打鐵還需自身硬”,黨員干部要具備高素質,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切實為民謀福利。當問及一些基層管理人員濫用“小微權力”進行反思剖析時候,大部分管理人員都會提出是因為“紀律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和“理想信念模糊”。他們認為目前大部分基層管理人員都存在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管理人員濫用“小微權力”,或者說部分人認為與“道德水平低下”、“價值觀念扭曲”和“認知能力不足”等有關。
(三)部分基層管理人員將民主決策機制流于形式。部分基層管理人員“三重一大”制度意識淡薄、特權思想嚴重,認為自己“勞苦功高”,習慣用個人意志代替法規政策。少數單位和部門“一把手”將自己形同“一霸手”、“土皇帝”,“一支筆”、“一言堂”的作風十分明顯,把民主決策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大多數群眾主動參與民主監督的意識也就下降了,怕給自己“惹麻煩”,不愿意監督,這給“小微權力”腐敗創造了空間。呈現出“小微權力”執行著逐步演變成權力大、膽子大、群眾監督力量弱“兩大一弱”的特點,權力得不到有效的制衡。
二、規范約束基層“小微權力”的意見與建議
筆者認為,我們必須通過給基層管理人員行使‘小微權力制定固定的‘路線圖,真正把‘小微權力曬在‘陽光下,關進制度的‘籠子,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使民主決策權更大程度上取代部分管理人員的自由裁量權,這樣管理人員的權力有了更好的監督和制約,權力運行更加規范,各項工作更加公開透明,必將有效防止管理人員的“小權力”演變成“大腐敗”。
(一)常曬“小微權力”清單,使權力運作公開、透明。筆者認為“使權力公開透明”是保證基層管理人員規范行使“小微權力”最需要進一步加強的工作。對當前所有管理人員現有的工作職責、權力和各項制度進行梳理,對管理人員職責范圍內的權力運行事項進行歸納,編制明確的“小微權力”清單和運行流程圖,在流程圖中指出潛在的廉政風險點。建立健全內容真實、時間及時、簡明易懂的基層透明公開制度,全面公開“小微權力”清單內容。通過將“小微權力”清單和運行流程圖公開張貼或者制作上墻的方式進行公示,實現權力清單內容、規章制度、運行程序、運行過程、運行結果“五公開”,讓群眾能夠清晰了解到權力運作的各個方面,真正實現“讓權力陽光、給群眾明白”。
(二)暢通舉報渠道,提升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筆者認為要想從根本上保證基層管理人員規范行使“小微權力”,還需“提升群眾參與監督舉報的積極性”。要通過在辦公區域以及廣場區域張貼公示信訪舉報信息卡,公布信訪舉報和監督舉報電話,也可通過微信群、電子屏等方式公布監督電話和郵箱,讓群眾可以知曉、查找和運用自身的權利積極地參與監督。
(三)加強履職教育,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黨性修養和廉潔履職素養是基層各級管理人員依法依規決策、依法依規管理各項事務的重要保障,是管理人員自身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建議加強對基層管理人員的廉潔從業教育和黨性教育,在對管理人員的選拔任用上,堅持把“黨性第一、作風第一、擔當第一”作為先決條件,引導群眾把講政治、講規矩、善治理、能力強、作風正的人員推選為管理干部。
(四)健全管理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有堅強的制度作保證。全面從嚴治黨,要“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用制度管權,“就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因此要約束“小微權力”就必須在健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既要注重頂層設計,長遠規劃,不斷推進制度的配套、銜接、可操作性,同時也要把重點放在解決“小微權力”濫用的多發問題和難點問題的制度創新上。完善規范“小微權力”制度,整治基層腐敗,不僅僅是紀委的事。作為管理人員來說,不能把規范約束“小微權力”事宜,當作和自己無關的事,具體來說就是要我們的各級黨組織落實好黨委的主體責任,紀委落實好監督責任。
(五)加大懲治力度,嚴格追責問責。我們應加強“小微權力”監管力度,對怠職、瀆職問題應嚴肅查處。一是加強對決策行為和日常管理的監督。認真執行《關于貫徹落實“三重一大”實施辦法》,落實“三重一大”、領導人員述職述廉、廉潔承諾和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針對重大問題的決策,均通過黨政聯席會、黨委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堅持對管理人員進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半年自查和年度廉潔綜合考評,將考核結果納入年終干部綜合考評,促進干部自律意識和敬業意識的提高。我們應結合實際情況,健全追責問責機制,定期組織“小微權力”運行情況監察,對查出的問題進行嚴格的責任追究。
(六)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執行落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因此,用制度規范“小微權力”,既要一手抓制度的制定完善,也要一手抓制度的執行。抓制度的執行,不僅要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違反制度堅決查處,不留“暗門”,不開“天窗”,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而且要提高黨員干部執行制度、廉潔從政的自覺性,這也是提高制度執行力,防治基層“小微權力”濫用的治本之舉。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一把手”,作為制度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必須在五個方面起帶頭作用。一是帶頭學習制度。通過學習,真正做到不凌駕組織決策,不超越法紀辦事,不違反規定用權。使全體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領會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內容,牢固樹立嚴格按制度辦事的觀念,養成自覺執行制度的習慣,努力營造大家都能模范執行制度的良好氛圍。二是帶頭落實制度。要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重要抓手,嚴格責任分解、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其他管理人員要對分管范圍內的職權負直接領導責任。紀檢監察部門要充分發揮協調作用,積極調動各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形成齊抓齊抓權力運行的整體合力。三是帶頭執行制度。當前,要帶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提出的要求,嚴格執行從業承諾、任職回避、離職承諾、公開職務消費等規定,用《準則》和《條例》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四是帶頭監督制度。各級管理人員首先要學會自覺接受監督。時刻把自己置于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置于制度的監督下。同時,要切實履行好監督職責,堅持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做到主動監督、敢于監督、善于監督。要在工作中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嚴重破壞制度的行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五是帶頭創新制度。各級管理人員必須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在內部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
總之,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反腐高壓態勢不松、力度不減,黨員干部“不敢腐”“不能腐”的威懾作用逐漸顯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敗行為的發生。可部分基層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覺尚未完全形成,鐵規嚴律之下,依然不知止、不收手、不收斂,打起了“歪主意”、算錯了“群眾賬”,掏空心思“玩花樣”、變著法子“耍手段”,或對各項補貼資金克扣冒領、侵吞私占,或對群眾利益不聞不問、不管不顧,或以權謀私、作風虛浮,等等。我們必須常曬“小微權力清單”,著力編織關住“小微權力”的籠子,給基層群眾帶來了“為民、務實、清廉”的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