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憲軍
摘 要:在我國目前的水稻生產中,為了有效的促進其產量的不斷提高,在其生產的過程中,應用了不同技術手段,進行處理,以此實現其生產產量的不斷提高。在促進其產量提高的過程中,除了可以使用機械化的生產手段之外,還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化肥,來促進其生產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對水稻生產中,使用不同類型肥料,對其產量,以及氮肥的農學利用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肥料 水稻 氮肥 農學利用率 影響
本文的研究,選取了我國西南某地的水稻種植基地1塊,作為了研究的對象。將其1個種植地,按照使用肥料的不同,又分為了7部分,之后對其施肥后,水稻的生產產量,以及具體的農學利用率影響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一、資料與方法
1.試驗的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選取的水稻種植基地,地處貴州省江口縣。選取的該基地的面積約為0.2公頃,經過研究人員的調查實驗,可知該種植地的土壤肥力適中,且具有一定的滲透性,酸堿度,處于中性水平。在進行本次研究之前,并未進行任何的作物的種植。本次研究中,選用的水稻種子為:汕優63。將選取的0.2公頃的試驗田,通過裂區,進行了設計。分別將其進行7個部分的設計,即為:不對其進行施肥的區域、復混肥、施尿素肥、施以尿素與控制劑、餅肥與尿素肥、餅肥與復混肥、餅肥與尿素和控制劑。每個施肥/不施肥的裂區的面積,約為8平方米。對其分別進行兩次的施肥處理,其每個裂區之間,需要使用田埂,進行合理的分離。此外,還需在其田埂上,覆蓋薄膜,避免灌溉混亂情況出現。
2.不同種類的施肥處理
根據其裂區的不同,進行相應的氮肥施肥處理中,需要根據其每平方米的產量,進行相應的施肥量計算,之后施以適量的肥料。其中如果其800平方米的種植地,可以生產出約750千克的水稻,那么每800平方米,需要施以約18千克的肥料。施肥中,可以用作基肥的有控制劑,以及尿素、餅肥。在進行后續的施肥處理中,其肥料的用量比例,需要按照7比3的比例,來進行。在具體的分裂區施肥中:①不需要進行施肥處理;②復混肥:其中含有氮的劑量在19%左右,之后是P2O5、K2O,各自是11%、8%。其在施肥中,還使用了基肥,劑量約為每800平方米,57千克。在其進行后續的追肥中,再次施以其每800平方米7.5千克的肥料。最后在水稻抽穗長穗的過程中,使用了穗肥的劑量為每800平方米,4千克。③施尿素肥:含有的氮,約為46%左右,之后基肥是800平方米約為22千克。最后再給予其追肥與穗肥。劑量同復混肥。④施以尿素與控制劑:施肥劑量分別為每800平方米:23千克、3.94千克。之后是追肥、穗肥,同上。⑤餅肥與尿素肥:劑量分別為:13.97千克、78千克(每800平方米),再施以追肥和穗肥。⑥餅肥與復混肥:劑量為:34.06千克、78千克(每800平方米),其他肥料施肥料同上。⑦餅肥與尿素和控制劑:使用量分別為78千克、13.97千克、2.67千克,其他施肥量同復混肥。
待其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分析、比較其不同施肥區域的產量。其中氮肥的農學利用率,可以使用經過施肥后的水稻產量,去掉未經施肥獲得的產量值,最后再與總的氮元素施肥量進行比較,得出其利用率。
3.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經統計學軟件實施相應分析。
二、結果
不同區域的施肥情況,對于水稻產區的產量值、農學利用率情況,有著較大的影響。其具體的數據詳見表一:
三、討論
在我國水稻生產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其產量,氮肥是其常用的一種促進產量提高的肥料。該種肥料,在應用初期,可以提高其產量水平,但是長時間的大量使用,使得其自身的農學利用率,大大減低,并且也給水稻種植區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且顯著的提高了種植戶的水稻種植成本支出,因此需要對其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氮肥農學利用率,進行科學化的提高,以此來使得水稻產量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促進其環境保護、成本節約目標的最大化實現。尿素中含有著較多的氮元素,可以為水稻的種植,提供所需的氮。因此在本次研究,選取了不同的肥料, 對其水稻的產量,以及氮肥的農學利用率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其結果可知:不同裂區的水稻種植收割后,其產量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其中使用了餅肥,以及尿素,控制劑的區域,其產量值最高。氮肥的農學利用率,可以對肥料中氮元素的使用效果,進行科學的判斷。基于本次研究,可知不同施肥區域中,其水稻產品的產量,出現了約10千克左右的上下浮動變化。其中在尿素、控制劑、餅肥的裂區內,水稻產品的產值達到了最高。同時,在施以了餅肥的區域中,可知其產量,均高于不施該種肥料的產量值,其氮肥的農學利用率,經過計算可知在施肥區域中的大小是(由大到小):餅肥聯合尿素、控制劑;餅肥與尿素;餅肥與復混肥;尿素與控制劑;尿素;復混肥。此外,在利用率控制與提高的過程中,控制劑也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對于肥料中含有的氮元素,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避免其種植區域中接受了大量的肥料后,存在的雜草,各種微生物,對其肥料的破壞作用,繼而使得稻田,可以有效的吸收肥料中含有的氮元素,進而促進其可以順利生長,獲得產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可以使用餅肥、尿素、控制劑,來對其進行施肥處理,并且需要重視餅肥,在此過程中,發揮出的重要作用,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氮肥的農學利用率,顯著提高其產量值。
參考文獻:
[1] 孫加威.不同氮肥運籌和栽培方式下配施鉀肥對水稻產量、肥料利用效率及抗倒伏性的影響[D].四川農業大學,2016.
[2] 胡雅杰,朱大偉,邢志鵬,龔金龍,張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許軻,魏海燕,郭保衛.改進施氮運籌對水稻產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01):12-22.
[3] 王小燕,馬國輝,狄浩,田小海,王燚.納米增效尿素對水稻產量及氮肥農學利用率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0,(06):1479-1485.
[4] 許有尊.秸稈還田及有機肥對水稻生長和氮肥利用率影響的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