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甫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人們對高等級公路的需求日益提高,我國的高等級公路已經進入到了高速發展時期。但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只建不修的公路,尤其是在建設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所以,只有不斷提升公路建設水平、保證及時維護并加強對路基的養護、加固等處置力度,才能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公路交通的需求。
關鍵詞:公路 路基病害處置 路基加固技術
一、引言
當前我國的許多公路工程仍在沿用傳統的在病害出現后開始修修補補的養護方法,但事實上,防永遠都重于養,有效的預防遠比事后的修補更有效果。也就是說,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公路養護大多是以病害預防為主,即在公路的日常檢查維護過程中,通過對尚沒有發生病害但有發生病害可能性的路段及設施進行事前預防,以實現降低公路養護成本及延長其使用壽命的目的。
二、常見的路基病害
1、高填方路堤的沉降
我國公路路基中的高填方路堤的沉降可以分為均勻沉降和不均勻沉降,前者是指在地質、地形、水分等指標基本保持一致,且在施工過程中,路基的填充物、機器及管理方面都無較大變化發生的路段;后者則與其恰恰相反,如許多路基橋涵臺背處的填方,會在短時間使用后即發生下沉的情況,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外乎兩方面的原因。①在路基施工過程中未嚴格執行有關路基壓實的規范,其中分層壓實、碾壓的次數和含水量的控制不達標是引發此情況的重要因素。②使用了不符合施工規范的超粒徑、壓縮系數過大的材料或者使用高塑性指數粘性土等作為路基的填充物。
2、邊坡滑塌
筆者認為,水毀所引發的邊坡滑塌是我國當前公路路基中的比較典型的病害之一。一旦發生,路基可能會塌方幾米,也有可能會是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給路基帶來的傷害可見一斑,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現實中,塌方的表現方式也不盡相同,大致可以分為剝落、碎落及崩塌等等,但是這些看似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所帶來的路基病害其實是可以戰勝的,只要從自然和人為兩方面著手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前者是指施工時的水文、氣候等不利于施工的自然條件,后者是指施工設計方案不合理或防排水工藝不科學等人為因素,其實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3、翻漿
本文中所說的翻漿是指由于地面水或地下水對基床土的侵蝕,導致其發生軟化或液化后變成泥漿,并在車輛的重壓之下從路基或裂縫竄出的現象。事實上,引發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面破損形成裂縫,地上水大量滲入,加上天長日久的車輛通行,對路面的防水層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導致公路基層長年累月的承受水泡之苦,最后液化從縫隙竄出,長此以往,面層和基層之間會出現較大空隙,體現在路面上則是道路面層的塌陷、破裂或脫空。
三、常見病害及處置
1、加強軟土地基處理
所謂軟土地基是指其內部含水量較大,其在承載力、壓實性等方面需要進行有效的處置,所以,為了保證公路的穩定性,不斷加強對軟土路基的處理就顯得尤其重要。實踐證明,置換、改良、補強等方法都對此種路基的治理有明顯效果,置換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將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土置換成符合要求的;改良是指采取措施對土的密度及承載力等指標進行優化;補強則是指利用板樁、繩網等工具使基土固定,以提升其抗剪切能力及承載能力。
2、綠植的防護作用
實踐表明,路基兩側邊坡上的綠色樹木帶給交通參與者的良好感受是其它措施所無法給予的,它不僅 可以美化環境和凈化空氣,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其發達的根系深扎于路基兩側的邊坡中,對預防水土流失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從而降低路基邊坡出現塌方病害的可能性。從目前我國的公路建設情況來看,此種方法已經被廣泛認可并大量普及,充分說明此方法在加強路基邊坡穩定性和牢固性方面具備其它方法所沒有的優勢,而且與其它方法相比較,其成本更低,操作難度小。
四、公路路基的加固
1、投入使用的公路路基的加固
公路一旦投入使用,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雨淋及車輛碾壓不可避免,因此也導致大量正在使用的公路的路基頻現裂縫或變形,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筆者認為,此問題只需使用壓路機、大型推土機等機械對路基進行壓實,從而減少其內部間隙,增加其內部填充物的粘著度即可有效解決。
2、注漿
向路基的填充物中注入適量漿液,強化其內部的粘結程度,從而達到加固路基的目的。步驟如下:①漿液配比并向路基中注入;②當漿液在公路路基中充分滲透后,對路基進行擠壓操作,使路基內部縫隙盡量縮小,從而使路基內部填充物的粘結更充分,效果更好;③利用重錘對路基進行夯擊也是一種常見的路基加固方法,其原理是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減少內部填充物之間的縫隙并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出其中所含的水分,從而達到路基加固的效果。
3、邊坡的防護加固
在邊坡防護與加固工作中,保持坡上及下部的排水溝的通暢至關重要,同時應當針對氣候、水文或其它不良地質條件下,對粘土砂粉、細砂、易風化巖石邊坡以及黃土類緩邊坡,在施工完畢后即結合邊坡土種類啟動防護措施。其實,一切滑坡都與水的作用密不可分,因此排水處理是預防滑坡的關鍵。
結 語
毋庸置疑,質量是公路建設永恒的主題,而路基又是公路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引發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筆者在本文中對我國公路路基建設中常見的病害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給廣大的公路建設者和養護者提供一些路基病害預防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樊偉才.公路路基病害產生的原因與預防措施[J].交通世界,2017(14):70-71.
[2] 張銘. 凍土區公路路基病害斷鏈防治技術的理論研究與實踐[D].重慶大學,2015.
[3] 曾勝,李振存,趙健,韋慧,尹常斌,李俊.運營公路路基病害快速無損綜合檢測新技術[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02):1-7+21.
[4] 黃永強.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路面動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
[5] 柏松平. 云南復雜地質環境公路地質病害誘發機理及其對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