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淼
浙江經濟的五道題
□呂淼
今年年初新的供需均衡正式開啟。
未來持續向好的主要支撐有工業企業基本完成均衡重建,
特色新經濟、新業態繼續發力,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較預期有所好轉,
全球經濟回暖可能會對出口帶來利好。預計浙江經濟整體有望穩中向好
從統計部門目前發布的數據來看,上半年浙江經濟整體呈現出“生產、出口向好,消費穩定,投資略下行”的特征,基本可以判斷總體向好趨勢是明晰的。安不忘虞,我們仍需細剖數據背后的肌理,厘清浙江經濟當前所面臨的5個問題,準確把握未來發展方向。
2016年以來,浙江規上工業企業開始重構生產經營均衡狀態,2017年或更為堅實。當前工業生產持續向好,補庫存周期或已開啟。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一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別加快0.2和1.5個百分點。新產業、新產品增速尤為快速,其中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6%,新產品產值率達33.6%。
利潤、資產和企業預期等三大因素反映浙江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處于持續好轉中。一是利潤大幅回升,1-6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比上年增長14.4%,與同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差距拉大到6.7個百分點,利潤增速相對增加值增速的領先,一定程度反映資本要素回報率的反彈。二是資產質量明顯優化,企業資產負債率由2008年最高時的61.9%,降至2017年一季度的55.2%,降低多達6.7個百分點,這表明工業企業杠桿率下降。三是補庫存周期或已開啟,2016年7月以來,企業存貨累計增長率持續8個月回升,從下降0.9%上升至增長9.4%;企業產成品增長亦同步持續加快,從下降1.8%回升至增長6.7%,這或可認為是企業信心指數提高,亦表明企業預期轉好。
流動性趨緊對工業經濟沖擊尚不明顯。自去年下半年來,金融“去杠桿”多重因素疊加,市場流動性出現了趨緊狀況。當前Shibor年化利率已高至4.4%,5月M2增速下滑至9.4%,可見資金荒逐步顯現。而從工業相關的高頻數據來看,6月上旬六大電廠耗煤增速、高爐開工率等環比均有小幅回升,預示6月工業生產或仍增長。從制造業PMI分項來看,6月制造業指數為51.7,新訂單指數為53.1,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0,均在榮枯線之上。盡管PPI環比下滑,企業毛利下滑,加之政府監管政策的重心轉向金融防風險和去杠桿,對市場流動性形成壓力,但對工業企業沖擊尚不明顯。
微觀均衡的重建支撐工業良性增長。2011-2016年這五年間制造業投資增速急劇回落,表面看似乎是企業信心不足,但實際上是企業在看不清前景時的明智選擇,進一步加快形成了企業生產經營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均衡。除去企業財務狀況大幅好轉、補庫存、出口增長回升等支撐,1-6月民間投資增速增長12.8%,同比提高8.3個百分點。除此之外,浙江積極在收入增長與技術進步、商品出口和最終消費之間的重建均衡,有效提升了當前經濟的供需均衡水平。由此可有一個重要判斷,2017或將是制造業投資回升之年。

圖表1浙江省第二產業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季度累計同比增速(%)
綜上所述,微觀生產經營的堅實,以及補庫存周期的開啟,工業企業預期不斷增強,預計浙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達到8%-8.5%之間,工業生產經營狀況較去年同期將有較大改善。
1-6月出口總體在13.9%的高增長,其中對美國、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主要國出口分別增長18.0%、12.5%和18.1%,這是一種外需向好的積極信號,但還不足以判斷外貿形勢已經全面企穩。世界經濟的回暖復蘇預示下半年浙江外貿形勢可能有所好轉,但隨著BDI等先行指標的回落、匯率形成機制的再調整及浙江出口結構的再優化,預計下半年出口對經濟回升的支撐力度或弱于上半年。
出口數據好于預期主要得益于全球經濟回暖。1-6月浙江出口反彈幅度遠超預期,除了出口數據本身波動較大、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之外,當前全球經濟回暖的大趨勢是出口快速增長的主因。4月IMF將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1月份的3.4%上調至3.5%,其中日本、歐元區和英國經濟增速均有上調;5月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出口國(地區)制造業PMI指數均在榮枯線以上,表明外需仍然向好。此外,“一帶一路”倡議、自貿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推行,對于推動浙江外貿向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出口交貨值等指標初現回穩跡象。
全球經濟復蘇但風險猶存。在歐、美、日三大經濟體中,只有歐洲的制造業景氣度較過去5年出現了顯著的實質改善。目前經濟活動面臨著包括封閉政策和保護主義、全球金融環境的收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在內的主要負面風險。此外,5、6月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較一季度顯著回落,摩根全球貿易領先指數已跌至半年新低,但兩者總體上仍保持在今年以來的景氣區間內;浙江出口訂單景氣指數和企業出口信心指數近月來一直處于“微弱景氣”區間,預示著短期內出口或有波動,尚不存在失速下滑的風險。
優化出口結構仍是當務之急。近些年浙江著力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但當前浙江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前5月紡織、服裝、家具和鞋類等60類產品出口值占比達56.9%,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比不足1/10。在勞動力成本提升、中美百日貿易政策等影響下,浙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或將受到較大的挑戰。長期來看,加快推進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培育新型業態出口優勢是浙江優化出口結構的必然選擇。
綜上所述,預計浙江全年出口可完成年初制定的“貨物出口總額力爭正增長”目標,但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仍有一定的壓力。
1-6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較一季度下滑0.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回落主要源于地產、基建投資放緩,而制造業投資回升成亮點。隨著樓市銷售的火熱,房地產投資將迎來一個增長小高峰,但僅能彌補固定資產投資30%左右的下降,全年投資增速仍將呈放緩態勢。下半年仍需警惕的是隨之而來的是房地產調控、投資結構失衡以及信貸趨緊等問題。
房地產投資或將處于下降通道。下半年或遇房地產投資增速的拐點。受制于金融嚴監管,銀行及非銀機構對房地產貸款放款速度顯著減緩,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自于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的資金已連續7個月放緩。預計個人購房貸款增速見頂的時間大概是2017年9月,對土地購置、新開工的影響將主要在明年年初體現,房地產投資在三季度仍然較穩,下行壓力顯現的時點是2017年四季度,預計全年房地產投資全年增速回落在5%左右。
基礎設施投資放緩短期內難以扭轉。1-6月浙江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7.4%,較一季度回落2.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1.1個百分點。除卻金融去杠桿的輻射范圍廣,基建融資也一定程度受到影響以外,財政盈余較往年明顯偏低是一大主因。1-6月累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增長20.5%,而收入增長僅為11.5%,累計財政赤字為404.4億元,遠低于過去五年同期水平。下半年財政支出壓力較大、土地出讓金收入回落、PPP主導項目仍處初期階段,預計三季度基建投資仍是緩落態勢,全年增長15%左右。
制造業投資緩中趨穩。1-6月制造業投資增速4.7%,較上月略有回升,但實體經濟投資回升基礎仍不穩固。目前制造業投資回升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因素:首先受益于工業生產經營狀況持續向好;其次受益于全球朱格拉周期外溢效應,全球主要經濟體有開啟新一輪設備投資周期的跡象,這對浙江紡織制造、機械制造等行業是一大利好;最后是受益于新產業較快增長。前5月,浙江高新技術、裝備制造、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增值較規上工業分別高出1.1、2.2和2.4個百分點,波音、AI物流、人工智能小鎮等高新項目陸續動工。另外,我國固定資產平均折舊年限在8-10年①來源自國君宏觀團隊《投資下行?我們對三季度經濟不悲觀!——5月經濟數據點評》,2017.6.14,2009年“四萬億”投資中的設備于今年陸續進入折舊更新周期,這或將拉動浙江技改類投資。
綜上所述,制造業投資回升有一定的持續性,但難以遏制基建和房產投資的回落,預計浙江全年投資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長10%”目標仍需一定的努力。
前6月,浙江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9%,比去年全年回落1.1個百分點,略好于預期。半年度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6%,比去年提高0.2個百分點,大大出乎意料。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浙江消費增長處于歷史較低位,僅比2015年略好,消費名義增速趨緩一定程度受居民人均收入增長放緩的拖累。預計下半年消費實際增長將在擴大內需政策推動下有所恢復,但由于零售價格總體處于下降通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較難有大幅提升。
消費增長回落放緩。1-6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比去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升1.0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左右,無論是消費名義增速還是實際增速,都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從內部結構來看,汽車類、食品、飲料、煙酒類消費趨緩是拉低浙江消費增速的主要因素。
密切關注居民收入增長放緩現象。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6%,比GDP增速低1.4個百分點,差距創2013年以來新高,這或許帶來短期內消費波動。投資增長回落或將導致用工需求難以較快增長,而用工需求增長的困難,進一步導致居民人均收入增長的困難,這正是今年前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回落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浙江住宅價格上漲較多、中高端產品交易成本較高等因素,或進一步降低浙江居民2017年消費意愿,制約個性化、定制化消費發展。
當然,節慶、樓市和趨勢效應會給消費帶來一定利好,消費渠道和業態變化也會創造一些新增長點,1-6月浙江累計網絡零售額增速在30%以上,遠遠快于傳統銷售渠道的零售額增長,網絡零售增長潛力巨大。此外,受樓市銷售熱的影響,居住類相關消費將會保持一定的增速。經驗數據也顯示,三季度消費累計數據基本高于上半年。自2010年以來,浙江每年9月份、12月份平均消費累計增速分別快于6月累計增速0.2個百分點和0.7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預計浙江可完成年初制定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目標。
去年11月,PPI和CPI兩者之間結束58個月負差額,呈現出典型的經濟擴張物價搭配形態,今年1-6月,CPI同比增速低位溫和回升,PPI同比增速高點回落,整體符合預期,未來有望繼續保持。不過,基于短期內居民收入增長趨勢平穩、食品價格漲幅回落趨勢難以扭轉、大宗商品需求放緩等因素,浙江CPI、PPI同比增速將在三季度繼續維持低位,較難推高通脹水平。
食品價格持續疲軟,CPI或將維持在當前水平。1-6月CPI同比2%,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食品煙酒類環比轉降為升,上漲0.3%,漲幅較小。具體來看,蔬菜、雞蛋依舊是拖累CPI的主因,鮮果和水產品季節性上漲;非食品類均有小幅提升。預計全年CPI還將在1.5%的低位徘徊。
PPI環比跌幅收窄,同比繼續下行。5月PPI同比4.0%,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PPI的回落主要受到上游行業(煤炭開采、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等價格漲幅回落影響。供給側改革繼續深化,商品價格預計近期將維持下行空間。下半年PPI或有所回落,預計全年PPI增幅在4%左右。

圖表2浙江近年PPI和CPI(%)走勢圖
9年風雨兼程,浙江經濟于2016年年底筑底,今年年初新的供需均衡正式開啟。從上半年的運行狀況來看,浙江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結構改善和動力切換也取得較大成效。未來持續向好的主要支撐有四個:一是工業企業基本完成均衡重建;二是特色新經濟、新業態繼續發力;三是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長較預期有所好轉;四是全球經濟回暖可能會對出口帶來利好。短期來看,預計下半年浙江經濟雖面臨較多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但整體有望穩中向好,全年GDP增速預計在7.8%左右。
作者單位: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