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昌
晚清重臣、被譽為“國之楨寶”的丁寶楨給兒子寫的家書中有這樣一段:“至做官一事,原是講求做事,其補署一切,應付之天命。萬不可有心其間,一涉有心,便易入于鉆營,將順卑鄙一路,切勿以此為念。立定腳跟做人做事,方是大丈夫所為。”
何為補署?官之升降也。信中講了為官之道:一者做官為做事,二者不可汲汲于“補署”,一旦有心其間,人格尊嚴便不復存在,而將入“卑順一格”。剛剛落馬的大連市原常務副市長曹愛華的升遷和落馬軌跡,恰恰為丁寶楨的家書做了量身定做的、現代版的反面注腳。
曹愛華的人生履歷是輝煌并令人羨慕的。她32歲官至營口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39歲任遼寧省團委書記,42歲重用到大連市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官場之上,風調雨順,一路高歌,在常人的眼中,一顆政治明星正冉冉升起。
曹愛華是一個十足的“官迷”,一切為自己的升遷讓路。她為領導做事,向領導行賄,甚至做了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女兒、一個母親“不該做”的事情。在獲得政治甜頭之后,一發不可收拾,直至攀上了令計劃的妻子谷麗萍。此時的令計劃官至中央辦公廳主任,能夠靠上這棵大樹以后的政治生涯注定會一片光明。為此,她不惜一切拉攏靠近谷麗萍,她將谷麗萍倡導的創業基金項目作為一個虛假平臺,讓幾千萬的資金閑置。陪吃陪喝,送物送錢,她還給谷麗萍的項目拉來了巨額的商業贊助,將省里的重要干部介紹給谷麗萍。做事是幌子,拉關系、建后臺才是她真實的目的。
一心為了當官,之后就是貪腐。幾千萬的腐敗資金已經證明,她的升遷之路也正是自己的貪腐之路,而這樣的路上,必定是“入于鉆營,將順卑鄙一路”,最后將自己埋葬。曹愛華在懺悔錄中的話是真實而令人心驚的:我的人生止于48歲,上面立著“恥辱碑”。
不汲汲于富貴,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定力和品質。縱觀汲汲于官位者,“未得之,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曹愛華之前,有43歲就當上中央候補委員的廣西南寧市委書記余遠輝,有39歲當上天津市津南區委書記的呂福春,他們的落馬無不與“當官心切”相關。古人的教誨言猶在耳:言行擬之古人,功名付之天命。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生有三大錯誤不能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你的能力應當做一個科長,何必“殫精竭慮”一定謀求當上一個縣長、市長?官職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能夠在更大的平臺上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情當然是幸福的,也是應當提倡和鼓勵的。但是我們反對把做官當成人生的唯一追求,一心做官,必然刻意鉆營、背離宗旨、違法亂紀,最終為人民所拋棄。孔子在回答弟子如何“取”時,說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話:“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當你用正當的渠道、正當的初衷、正當的手段取得了應當得到的官位,人民不僅不會厭惡,相反黨和人民會歡迎你,會給你創造機會和舞臺。現在黨中央一再強調要大力倡導正確的用人導向,這個導向就是用好人、用能人、用一心為民的人。任何黨員領導干部只要秉持“義然后取”的教誨,他就會遠離陰謀詭計,他人生就會是有意義的,他的前途也一定是輝煌的。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