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三現”交易為主要特征的專業市場,受到全新的商業形態電子商務的沖擊,專業市場轉型勢在必行,未來專業市場應將朝著與電子商務融合的趨勢發展,應借助電子商務這一新型的交易方式,為電子商務在專業市場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探索傳統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聯動發展的新模式。
關鍵詞:專業市場;電子商務;新模式
一、引言
專業市場是有固定場所的市場,也是典型的有形市場,專業市場具有成熟的銷售網絡平臺,它主要以批發為主,兼營零售,也是一種較大規模以現貨交易為主,遠期合同交易為輔的集中交易場所,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
相對而言,浙江傳統專業市場規模很大、數量很多、形式新,綜合設施完善、輻射領域廣泛、抗風險能力強,近年來保持持續繁榮,是促進結構轉型、刺激經濟繁榮,活躍商品流通、保障百姓需求的主要源動力之一。“辦一個市場,活一大產業,富一方百姓”,專業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中國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發揮了最為關鍵性的作用,專業市場也成為了浙江最為顯眼的經濟現象。
二、傳統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聯動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化的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商場、綜合超市、倉儲式商店、網絡商店等其他商業形態迅速發展,對專業市場產生了一定沖擊。這些商業形態滿足了商品流通的多樣化需求以及消費者的不同偏好,也對專業市場自身的完善與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不斷發展的電子商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縮短了交易時間,專業市場的部分功能受到很大影響。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具有虛擬化、全球化、網絡化的特點,也具有跨時間、跨區域的有點,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產生“1+1>2”效果,特別是與專業市場的融合,將實現交易全過程的電子化和網絡化。專業市場轉型勢在必行,綜合分析,未來我國傳統專業市場應抓住電子商務發展的超流,結合新零售的發展趨勢,深度融合互聯網,加快傳統專業市場向現代流通業態轉型升級,實現線上線下、虛擬與實體、網上網下市場的優勢互補、互促共融,只有這樣,專業市場才不會被其他交易形態所取代。
專業市場和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現狀為:
1.規模不斷擴大。以浙江省為例,依托實體專業市場的網上零售業和批發業呈現出了放射性延伸,專業市場和電商融合已成為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最大亮點。
2.集聚優勢有所凸顯。從傳統專業市場供應鏈所提供的豐富產品、傳統專業市場同類產品的貨源集聚、便捷的物流,凸顯了很強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優勢。
3.聯動模式有所創新。傳統專業市場有依托目前主流的第三方電商平臺,有建立相關的行業電子商務網站,也有建立獨立的專業市場電子商務平臺。
三、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建設實例分析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義烏專業市場從馬路市場開始起步,以雞毛換糖的奮斗精神,堅持市場建市發展理念,創造了市場經濟的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從最初的“雞毛換糖”到如今享譽全球的“世界市場”,義烏始終搶抓改革機遇,主動對接國家戰略,以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通過改革實現市場、產業、城市、政府和社會等各方面的轉型發展。今天,義烏已然發生了由“經營市場”到“經營城市”的轉化。
義烏是著名的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和網貨批發中心,其功能消晰、品類齊全、數量充足、產品集中而聞名中外。近年來,全國各地大量的傳統市場發展困難,遭遇了互聯網特別是電子商務井噴式大發展的強烈沖擊,原來依托傳統的經營模式的市場經營戶生意越做越難,而市場體量巨大的義烏卻能緊緊抓住電子商務大發展的黃金時代,搭載著互聯網發展的高速列車,傳統市場深度融合電子商務,實現了傳統市場和電子商務同步逆勢增長,創造了傳統市場成功轉型的又一個偉大的奇跡。
依托實體市場與物流等優勢,義烏特有的網上“小額混批”已經成為傳統專業市場大額批發的又一新模式,義烏專業市場不僅僅成為傳統實體批發的最大市場,也更是網貨批發的最大市場,傳統市場批發、網上零售和網貨批發已成為義烏專業市場發展中的最大特色和亮點,三者互相融合,互相補充,極大的拓寬了義烏專業市場的批發渠道,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的聯動效應已清晰顯現。目前,義烏成立全國首個以園區為主體的電子商務產業園聯盟,現有5個特色園區(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為特色的網商服務區、以電商人才和創客培育為特色的網商創業園、以跨境電商生態圈打造為特色的幸福里園區、以電商產業鏈孵化為特色的新紀元園區、以微商生態圈孵化為特色的微谷智創園)。
四、推進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聯動發展的對策措施
1.做好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劃和宏觀指導
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是對傳統商務的重大變革,是增強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加快傳統專業市場和互聯網新模式的聯動發展,必須順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趨勢,提升專業市場的功能設置和布局,突破專業市場空間限制,打破圍墻,政府要從宏觀上進行發展規劃的指導,積極建立健全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和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領導機構和研究機構,統籌協調,制定相關專業市場轉型電子商務的扶持政策,優化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依托傳統專業市場、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網絡優勢,以專業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加強政府引導,培育壯大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完善服務支撐體系,加強公共平臺建設,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形成政府推動與企業主導相結合。完善管理體制,優化政策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充分發揮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應用中的主體作用,建立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機制。
2.積極培育經營主體,深化電子商務應用
積極鼓勵引導市場經營主體借助電子商務創新交易模式,培育新型市場業態,吸引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進入專業市場,開展深度合作。依托專業市場的傳統經營優勢,融合電子商務,取長補短,培育具有傳統市場和本行業特色的行業電商平臺。培育壯大電子商務從業隊伍。依托傳統專業市場貨源資源優勢和物流優勢,鼓勵支持企業、專業市場經營戶通過B2B、B2C、C2C等模式開展網上推廣和銷售。endprint
3.差異化的專業市場電子商務轉型
專業市場之間以及市場內部商戶之間的同質化競爭被認為是當前專業市場發展不景氣的最主要原因。專業市場之間定位相似、功能雷同、差異化程度低,進一步加劇了市場面臨的發展難題。專業市場轉型需要制定差異化的競爭和電子商務聯動發展戰略,避免市場之間定位相似、策略雷同。同時同質或相關聯產業的專業市場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整合,發揮好行業協會、電商協會和園區的統籌和整合,為新型專業市場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4.打造多層次電商復合型人才隊伍,提高市場管理者電子商務運營能力
專業市場和電子商務的聯動發展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他即不同于傳統專業市場獨立的經營模式,也區別于電子商務的經營新模式。他即要考慮傳統市場本身作為實體市場的優勢和特點,同時也要探索和實踐一條適合不同品類專業市場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和路徑,因此對人才提出了較高要求,既需要具備宏觀布局能力和平臺戰略意識的高層隊伍,也需要具備豐富電子商務運營和管理經驗的中層服務,還需要技術、市場、營銷、服務等基層人才。培育更多的專業領軍人物和創新創業團隊,進一步推進人才引進戰略,多途徑引進和吸納電商人才。特別要加大對經營戶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市場精英服對傳統經營模式結合電子商務強烈意識和運營能力,從優惠政策、提供培訓等各個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從整體上提高專業市場商家開展電子商務的比例和層次。
5.加強軟硬件配套建設
加快專業市場電子商務進程,加快市場信息化建設,強化網上交易和信息化管理功能建設。完善網絡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優化、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切實提高網絡運行速度,加速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進一步夯實電子商務發展基礎。
發揮現有傳統專業市場的完整便利的物流資源優勢,改造和優化更加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特點的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不斷提高物流行業的專業化、信息化、一體化和個性化的水平,形成有效支撐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發展所需的高效、便捷的現代物流體系。
參考文獻:
[1]楊靜,邵培基.專業市場電子商務應用的影響因素分析[J].管理學報,2006,3(3).
[2]陸立軍,于斌斌.論電子商務與專業市場的轉型、提升[J].情報雜志,2009,28(7).
[3]陸立軍,劉猛.電子商務誘導下專業市場交易制度的變遷:理論與模型[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3(5).
作者簡介:徐峰,男,碩士,浙江東陽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子商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