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倉儲是物流的一部分,有效的倉儲可以實現物流產品的整合,調節供應鏈和需求,降低物流的成本,優化整個物流供應系統。本文將分析倉儲這一部分在現代的物流系統中的作用和它的發展潛力,并對祥英物流企業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議。
關鍵詞:倉儲;對策分析;倉儲優化
一、通達物流公司現狀分析
1.通達物流倉儲優勢
通達物流公司是蘇州的一家本地的物流公司,主要是為客戶提供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公司的服務包括:倉儲及庫存管理、長途運輸等其他增值服務。通達物流公司在與其他的物流公司相比起來,其倉庫面積大,并且有穩定的客戶。倉庫內的設備較為新穎,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2.通達物流倉儲劣勢
通達物流公司現有的倉庫的功能比較單一,不能完全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現有的倉庫都是平房庫,它的功能就是單純為儲存產品,再加上現在的倉儲市場不規范,競爭不平等,在長期發展上面可能會出現問題。
3.通達物流倉儲的缺點
在通達物流公司,現在很多的工作人員對于物流認識不足,由于物流現在在中國是一個才起步的行業,公司現有的一些員工大多不是物流的專業人員,并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他們在運輸等方面有些了解,但是基本不具備一些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對于物流的發展因素以及企業在運作過程中的細節都不是很了解。
4.通達物流倉儲的威脅
通達物流公司的倉庫信息系統的落后,庫存控制過于簡單。通達物流公司的倉庫信息系統的由人工來控制隨機決定存儲位置,用手工鍵入信息,這樣將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內部位移、使分揀生產效率降低而且缺乏可用空間的信息,此外,還會加大人工輸入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公司的簡單的單機訂單管理系統,以及以手工辦理單據為主的作業方式,將會導致訂單的處理速度難以滿足業務的發展需要。
二、通達物流公司倉儲作業分析
1.通達物流公司在資源方面的不合理
首先,通達物流公司在旺季時的倉儲資源略顯不足,比如在夏季,一些啤酒、飲料等消暑的產品正屬于熱銷中,需要的儲備量很大,然而現有的倉儲資源十分的分散,倉庫的空間利用率很低,使得倉儲資源的整合利用難度很大;其次,在旺季的物流設備的資源配置也有些不足,最明顯的是搬運設備和輸送設備的缺乏,電瓶托盤叉車的不足影響了搬運速度和搬運量,電梯的輸送能力不足,使得很多員工得排隊等候電梯來搬運貨物,在這等待的期間浪費了很多的時間。
2.通達物流公司在倉儲規劃方面的不合理
通達物流公司的倉庫不僅是物料倉庫也是配套倉庫,它的功能分布并沒有劃分合理的物料暫存區域,而且回收的物料沒有合理的存放區域,也沒有理想的卸貨區域,這導致廠內和廠外的定置管理很難準確;通達物流公司為了方便配送,它建立了自己的倉庫,這導致倉庫的數量太多,公司都在經濟集中的地區和交通方便的地區建設倉庫,這導致倉儲布局很不合理,并且造成了有些倉庫的倉儲空缺很大和部分倉庫的倉儲能力不足這樣的兩極分化局面。
3.通達物流公司在物流人員方面的不合理
首先如上文所述,公司現在很多的工作人員對于物流的認識不足,而且通達物流公司缺乏合理的人員考核制度,這導致不能正確并且客觀的評價人才,這種情況使得一些員工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如果不能做到把公司里真正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使得一些人才資源浪費,這樣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是很不利的。
4.通達物流公司在物流功能方面的不合理
通達物流公司的信息技術并不是很完善。第一,公司的信息技術不能滿足精確化貨位管理的新的要求,就是貨物要放在哪個貨位上,以及這個貨位上的貨物的收貨發貨的問題;第二,不完善的信息技術不能準確的了解貨物的庫齡問題,公司有過貨物堆積了很久的情況,這導致無法確保庫存的數量準確以及它發貨的準時與否,會導致客戶的不滿;第三,信息技術的不完善使得信息處理速度緩慢,不夠及時的信息使得信息的價值得不到充分的體現;第四,公司的倉儲技術發展不平衡,使得信息處理的速度緩慢,通達物流公司對物流信息化的了解和認知有些不足,公司的物流信息化建設開始的晚,進步慢,使得公司整體的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
三、對通達物流公司倉儲優化對策
1.公司需要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
隨著現在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大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始從少品種、大批量這樣的大眾營銷方式變為以多品種、小批量形式的差異化營銷方式,重視以市場為導向。這種趨勢主要反應在第三方物流的企業中,企業要用個性化的服務來迎合市場的需求,增強與客戶的交流和合作,保證信息在兩個公司的管理層之間的交流,使信息與每個公司的垂直溝通相聯系。例如中外運針對獨資或合資公司的客戶,提出了“咨詢式銷售”的方式,就是利用專業的人才優勢,從為特殊的客戶供給物流咨詢服務入手,從而深入到企業的內部,提供全套的物流解決方法,幫助客戶整合業務的流程和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進一步提供倉儲、配送等配套的物流服務。實行大客戶由經理負責制,注重換位思考,要求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要與客戶共同發展。一些少數具備管理實力的物流公司,已經將第三方的物流服務帶入到了企業自身的生產物流的管理環節。比如中國物流公司在與沈陽某汽車生產公司之間的合作,中國物流公司針對客戶公司的情況,確立以在公司的供應鏈上的庫存的控制和客戶的服務水平的穩定性為重點,要求加強固定的資源配備、庫存還有JIT配送管理以及在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實行細致的策劃和周全的管理。為了確保初期的數百種的汽車零配件每天三到四次的生產線拉動、每次有六到八車的運輸量的高標準運作需要,實行較大規模的投資,將5000平方米的傳統性倉庫改建為現代化立體的倉庫,建立由十五人組成的項目運作管理團隊,確保生產物流的效率的改善。
2.公司要加強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
物流的信息化不但可以節省物流的費用成本,提升的物流作業效率,而且還可以創造物流企業新的運作方法,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更專業的服務。現在,很多發達國家都將“信息化”作為了支撐物流行業開展新的業務,實行增值服務,擴展產業鏈的基本手段。比如,德國的大型企業集團使用集成的供應鏈,它將全國的需求信息以及全歐洲的所有的連鎖型經營網絡的對接,實現了供應鏈上游和下游之間的信息共享,保證了物流信息的快速和可靠地傳遞。
3.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
現在的國內物流行業的操作人才極度短缺,通達物流公司同樣面對一樣的用人現狀。目前,我國的物流市場日益龐大,物流方面所需要的固定資產的投資加速,對于物流操作人才所產生的巨大需求。外資企業、國內的新興企業和逐漸轉型的傳統型企業逐步增長的物流需求,成就了國內的龐大的物流市場,招引著國外的物流企業大規模地進入國內,而且同時國內的物流企業也開始快速成長。龐大的物流市場、迅速增長的物流用的固定資產投資和迅速增長的物流企業,造成了巨大的人力需求。特別是隨著物流需求的層次的提高,對于物流的操作人才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需求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在另一方面,國內的物流操作人才的現狀并不樂觀。現在,國內的各類企業中物流的操作崗位就業的人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從以前的倉儲企業和運輸企業中的搬運、裝卸這些傳統崗位調轉而來;第二是直接招聘外來的務工人員,現在的許多物流企業中,很多的操作崗位大部分都是使用外來的務工人員。然而在這些人員中很少有人接受過系統的物流操作的專業培訓,大部分人員都不具備物流相關的專業知識,對與操作的原理、各個業務環節的銜接、操作的流程、業務的標準、服務是否規范、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等專業知識都不大了解。
參考文獻:
[1]陳堅.倉儲管理系統效率優化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2013.
[2]陶勇.A公司倉儲管理研究[J].武漢工程大學,2014.
[3]何海霞.東北電力物資公司倉儲管理方案優化設計[J].中南大學,2014.
[4]徐安國.基于移動終端技術的倉儲管理系統[M].合肥工業大學,2013.
作者簡介:姜曉敏(1985.07- ),男,漢族,江蘇蘇州人,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