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科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推進金融精準扶貧,鼓勵發展綠色金融。
金融事關發展和公平
金融不應只為少數人服務,發展普惠金融事關發展和公平,有利于促進創業創新和就業。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正式將“發展普惠金融”作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今年5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聚焦小微企業和“三農”等提升服務能力的一系列工作。
會議明確,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成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采取專門的信貸評審、風險管理、資源保障、績效考核等機制,下放信貸審批權限,實行專業化經營管理,嚴格落實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戶數和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要求。國務院相關部門要完善稅收優惠、風險補償、差異化監管等措施,并與促進“雙創”等政策相銜接,發揮財政擔保體系對發展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合理提高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業務不良貸款容忍度,對普惠金融業務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可在貨幣信貸政策方面給予一定激勵,支持商業銀行完善服務網絡。各項措施協同發力,用普惠便捷的金融服務促進就業擴大、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
提高覆蓋率和可得性
截至6月底,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具體方案已全部出臺,總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均已正式掛牌。從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到普惠金融事業部掛牌,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落實李克強總理的要求,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
“普惠金融事業部即將成為銀行標配。”輿論如此評論,“這也意味著小微企業、‘三農領域的融資難和融資貴等問題將得到進一步解決。”
“金融機構不能光看重大企業、忽視小企業,更不能‘晴天送傘、下雨撤傘!”李克強在5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要通過發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為實體經濟提供有效支持。”
李克強總理說:“大型商業銀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成為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你們責無旁貸!”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均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步伐推進普惠金融事業部建設。工商銀行將普惠金融事業部延伸至所有一級(直屬)分行,計劃年底在二級分行或重點支行建成230家小微金融業務專營機構。交通銀行以敞口2000萬元(含)以下的授信業務為突破口,建立“專營團隊+傳統網點”機制,逐步推進事業部制派駐等模式。中國銀行依托中銀集團的資源,先期以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為基礎,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資金監管政策要完善
事實上,發展普惠金融不僅為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支持,更是本屆中央政府實施“定向調控”的重要工具。
李克強反復表示,發展普惠金融不僅需要金融機構努力和相關配套政策支持,也需要更加完善的監管政策:一方面,要根據貸款流量監管它們是否真正面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中小微企業等;另一方面也要關注相應的風險點,及時提示。
如今,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除了掛牌成立相關部門,也已開始探索完善管理體制。建設銀行在2017年一級分行KPI考核體系中新設了普惠金融指標,初步將普惠金融涉及的小微企業、涉農、個人創業等主要群體的融資服務納入考核范圍。農業銀行則將服務“三農”的成熟事業部體制復制到普惠金融領域,形成“三農金融事業部+普惠金融事業部”的服務體系。
單獨考核五專管理
“事業部是銀行內相對獨立運行的業務管理模式,人、財、物、風險管理獨立,業績單獨考核,可以理解為‘銀行中的銀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以事業部模式發展普惠金融,是通過組織管理架構的優化,促進普惠金融長期可持續發展,這應當是國家讓國有大行做普惠金融事業部的初衷。
據銀行業內人士介紹,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主要體現在“條線化”管理體制和“五專”經營機制。“條線化”的管理體制是指從總行到分支機構自上而下搭建普惠金融垂直管理體系,并下沉業務重心,下放審批權限,更好地貼近客戶。“五專”經營機制包括:專門的信貸管理政策、信貸評審機制,專門的統計核算機制,專門的風險管理機制,專門的資源配置機制和專門的考核評價機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