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友
中學化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學科,既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增強學生認識能力。科學素養是學生最可貴的品質,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提升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讓學生掌握化學學科的基本知識
科學知識是構成科學素養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體現,是學生步入社會從事科學工作的基礎。然而,高中化學知識量非常龐大,學習難度大,學習壓力也較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那些對學生認識世界、服務社會及自身發展來說都必不可少的內容來進行教學,讓學生獲得最基本、最典型、最關鍵的化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第一節《物質的分類和轉化》教學過程中,可以列舉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化學物質,如:常用的調味料:鹽(氯化鈉)、味精(谷氨酸鈉)、食醋(乙酸)、料酒(乙醇)等;衣物的材料:全棉(纖維素)、真絲(蛋白質)等;讓學生明白,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更深入、更輕松地理解什么是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可以怎么分類,進而幫助學生結合初中已學的知識進行物質轉化的鞏固和總結。物質的分類與轉化看似簡單,但是學生如果能將基礎打扎實,那么元素及化合物的學習將事半功倍。
高中化學看似深奧復雜,如果教師能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為基礎,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科學現象入手,理論聯系實際,引入基本的、典型的化學知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聯想、探索、總結,真正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讓他們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從而培育自身的科學素養。
二、利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的科學觀
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與正確的科學觀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理論與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定律與化學原理等中都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精神。鑒于此,化學教師一定要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將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滲透其中。
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這也是《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提出的,是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之一。眾所周知,化學知識來源于人類的生產實踐,包含著許許多多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化學教學時,教師要把化學教學與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有機滲透,完美融合起來,以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如在分子、原子等微觀離子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深刻理解概念的條件下,明白微觀離子的可分與不可分是有條件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總之,只要化學教師在化學教學時,根據化學內容,有意將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三、利用課堂學習,培養學生的治學精神
學生一絲不茍的治學態度也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格外重視。筆者發現,少數學生在平時的化學課程學習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來不記筆記,或者記得亂七八糟,敷衍了事。作業不認真完成,甚至有個別學生抄襲作業。有些學生在做實驗時,不認真觀察,不記錄實驗過程與出現的現象。這些都是學生治學不嚴謹的表現。因此,化學教學在教學中,一定要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治學精神,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化學,增強學生的化學素養。如可將“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這一實驗,讓學生自己做,讓學認直觀察,并做好實驗記錄。讓學生之后進行評價。再如學生的課堂筆記,教師要督促學生認真記錄,上課時對學生進行提問預習的情況等,時間一長,學生的認真嚴謹的治學精神與態度就會養成。
四、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
化學這門學科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化學反應與規律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是化學新課標規定的。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實驗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這是化學教師的職責。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善于發現,勇于探究,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優化教學方法,從教材新課標出發,結合學生實際,優化實驗,改進實驗,教給學生實驗操作的方法,觀察的對象,以及實驗記錄與結論的總結。在實驗教學中盡量發揮實驗的探究本性,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培養了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因此最好讓學生多做探究性實驗,以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交際的能力。
五、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科學能力
科學能力是學生科學素質培養教育的核心,也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以及探索科學新知識的重要能力,其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如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等。學生的科學知識是在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過程中形成的。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手段,組織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訓練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科學能力。
六、培養學生科學品質
想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那么學生的科學品質培養是必不可少的。科學品質培養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了興趣、情感、意志、作風、態度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驅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化學知識,探索化學奧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科學品質的培養。
科學品質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化學史話的熏陶。在典型事例的熏陶下,通過了解學習科研工作者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和精神,學生可以了解到什么是科學品質,進而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初步形成科學品質培養的意識;二、言傳身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到言傳身教,刻苦鉆研教學方法,不斷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用自己的教學藝術讓學生了解在學習中科學品質的重要性。
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教師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通過豐富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探索教學方式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推出自身教學理論,從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和科學品質入手,讓學生得到科學素養的培養,培育學生各具特色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常志芬.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 現代教學,2006(10):48.
[2] 許廣躍. 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研究[D]. 喀什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