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娟
情感教學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情感互動,學生能夠感受到課堂中老師的每一個神情所傳遞的信息,這種情感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交流、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語文是所有基礎學科中情感性最強烈的學科之一,是一塊充滿情感的天地,語文教材中那些文質兼備的文學作品,給學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標準。充分挖掘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實施情感教學,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應必備的素質和技能。情感教育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更是充分展示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必要手段和途徑。
一、立足教學內容,滲透情感教育
語文是一門情感豐富的學科。高中語文的教材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有待教師的挖掘和發現。而不同的文章,所涉及的情感教育側重點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深入挖掘情感教育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在語文教育中的積極性,促進良好語文教學效果的實現。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毛澤東《沁園春·雪》這篇詩詞時,就可以充分借助文章本身所具有的這種豪邁之情和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等,滲透積極的情感教育。教師可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背景音樂的播放、給學生講解毛澤東創作該詩詞時的思想情感以及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勇往直前的英雄情懷等方式,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詩詞所蘊含的豐富歷史內涵和革命情懷,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情感的提升。
二、豐富教學語言,滲透情感教育
對于語文學科教學而言,教學語言的運用是極為關鍵的。豐富的教學語言,有利于對教學內容和情感進行很好的渲染,調動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豐富的教學語言,能夠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很好地實施情感教育。例如在詩詞朗誦過程中,教師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語言,可以給學生創設很好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和理解。由此,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善于運用豐富的教學語言,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積極地滲透情感教育,實現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三、有感情地示范朗讀,激發學生情感投入
讀是語文的重要學習方式,讀的方式有朗讀、快速讀、默讀等多種,其中能有效激發學生情感投入的就是朗讀,尤其是教師帶著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老師有感情的示范朗讀(或者學生有感情的領讀),學生有感情的跟讀,學生通過抑揚頓挫的語感體驗,感情得到升華,不由自主地走入教材,領悟教材中的“情感”,從而引發教材“情感”和學生情感之間的共鳴,促使學生的情感升騰。有感情的示范朗讀,不僅能更好地促使學生研讀教材、品讀文本、賞讀文章,使學生準確把握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能使學生加大自己感情的投入和體驗。例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如何把握這首詩的意境、音律、節奏是朗讀成功的關鍵。為了更好地使學生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我示讀時注重把握朗讀聲調的高低起伏、停頓的時機快慢。尤其是作者對康橋的惜別之情,“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心頭蕩漾”,我借景抒情,讓學生在跟讀中體會詩中的“柳”和詩人要真實表達的“留”之間的物情轉化,在學生外在的語言情感和詩人所要表達的內在情感之間找到一個有效的切合點,從而使學生深切體會和領悟了詩人對康橋的不舍之情。
四、運用肢體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肢體語言,有時僅僅只是一個善意的表情,就有可能會拉近學生與自己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好關系,也有利于各種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基于這樣的原因,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合適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課文的情感,就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精神,從而有利于語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高。例如,在對《記念劉和珍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當讀到“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時,教師可以帶著嘆惋、悲憤的語氣與面部表情,來表達情感,通過應用與課文內容和思想、意境相一致的肢體語言將教學內容更好地表現出來,讓學生體會到魯迅聽聞“三一八慘案”時悲、憤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從視覺、感覺上體會到課文所想要表達的情感。
五、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是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基礎,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的教學思想落后、教學水平過低,那么 不僅會對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造成不良的影響,還會使學生思維情感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對于語文老師而言,不僅要有專業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要有淵博的知識、要廣聞博采、學富五車,用個人專業知識以情入景,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氛圍之中。教師還要是一個情感豐富的個體,要能通過品讀作品而觸發到學者的心,品位作品之魂,恰到好處地詮釋出作品。使語文課堂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充滿激情的舞臺,通過文字引領學生,使他們置身于知識的海洋、情感的天地之中,身心融入作品的精髓,最后 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學到知識。
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因為我國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過度講解技巧與方法,并沒有注重情感教育。將情感教育與高中語文有機的相互結合,不僅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活躍課堂氛圍。通過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并發展學生感情品質,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對周邊的一切事物產生良好的體驗,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厚平,劉慧慧.淺談高中語文的情感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1)..
[2].中煒杰.淺析如何將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9).
[3].王艷茹.探討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