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曉敏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選修課程的實施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要問題。選修課的實施與高中語文必修課同等,都相對具有其一定程度的基礎性與發展性特征。然而,目前許多語文教師在對語文選修認識上存在一些偏差,進而影響了目前對高中語文選修政策的實施。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基礎性與發展性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基礎性特征
高中階段屬于整個教育的重要基礎階段。因此無論是選修課程或是必修課程都應具備一定的基礎性特征。相對來說,高中課程的內容大多是為了提升所有在校學生的基礎,也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了不同的基礎。而高中語文的必修與選修的區別則在于:必修是針對在校的每一位學生發展的共同基礎;而選修則是針對部分不同學生的發展中的不同基礎。而這則是選修課程中的基礎性特征。而其根本則是在于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某些能力的創新培養,進而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做進一步的奠定基礎。
(二)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發展性特征
在當代,無論怎樣的選修課程都不會只單純的具有基礎性。而是具有發展性與基礎性的。
面對社會不斷變化,高中語文的選修課程其發展性則主要表現在其課程的價值個性化方面。對于選修課而言,其不與必修課競爭,卻是為了適應及提升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而開發的新課程。如此說來,選修課程本身的制度則是由個性化的教育組合而成。而選修課程的出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同時也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必要先決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同程度上針對不同的學生促進其個性的進一步發展,相對來說,當選修課程被部分學生選中并認可開始學習時,其選擇的課程在無形之中促進了其個性化的發展,所以這些課程的選擇在其被選擇的過程中也及其富有個性化的發展價值。
二、目前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的基礎性與發展性矛盾
(一)過于注重其發展性而忽略其基礎性
隨著高中語文的選修課程改革,有很多教師仍然認為語文的選修課程只是單純的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建立。因此,其忽略了選修課的基礎性特征,將目光集中在其發展的問題上。另外,還有大部分的學校處處以圍繞發展學生的個性化問題來制定其方案,卻忽略了在中學階段學生必須重視基礎的特殊性,因此,“知識教學”并不單純的只是必修課程的基礎,同時更是選修課程教學的基礎,而且應該是自始至終貫穿選修課程的。
對于中學生而言,在選修課程中,“掌握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只有首先掌握了基本的語文基礎,才可以在選修課程充分地發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及其創造性,方能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選修課程的自身價值。
(二)無法平衡的基礎性與發展性
在現代教育的發展中,部分語文教師在語文選修課程的實施中,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在選修課程的基礎性與發展性的統一的在高中階段是較為重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嚴重模糊了兩者的分界線。從而導致兩種傾向性:第一點是過于重視高中語文的選修課程的基礎性,忽略了其發展性,未將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劃分出明確的界限。這樣不僅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相反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可以說與當前所制定的選修課程的初衷完全相反。第二點是太過于重視其發展性,過于追求更加深層次的東西,導致脫離了學生的發展水平以及其學習能力。相對來說,個別學科所涉及的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中學生的自身文化水平以及其實際水平,其中某些與必修課中相對脫離較遠的內容則應該更適合在大學的中文系開設而不是在高中。然而有一個“如何將基礎性與發展性適度拓展”的問題使得部分教師不知所措。因為在高中語文的選修課程其時間短而選修的學生其層次與文化基礎都不同的情況下進行實施高中語文選修的課程教學便難住了部分教師。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選修課程的質量便很難得到真正的保證,并且也很難將其基礎性與發展性完美結合。
三、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基礎性與發展性矛盾的積極解決策略
(一)全面認識高中語文選修的基礎性與發展性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具有基礎性與發展性相對統一的特征。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知識經驗背景,全面認識選修的基礎性和發展性特征,通過選修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態度,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加強注重“雙基”教學
所有語文教育的永恒條件都是“雙基教學”。因此,在選修課程中不可以因為是選修課程而將其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淡化,只有將所學習的語文知識都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把這些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真正的體會到運用語文知識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去實踐與運用語文知識,從而體會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加強了語文課程與社會生活的關系,也注重了語文課程的發展性。
(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并進行有效地轉變以及個性化與基礎性的統一。探究與創新對于學生來說是其個性化發展的重要特征。選修課相對于必修課來說可以擁有更多的創新與探究空間,也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意識,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可以更好的調動與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若想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則需要進行探究式的多樣化學習,以便更好的將其主體性得到更好的發揮。從而,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在選修課的學習中更好的把握基礎性與研究方向。然而,在語文選修的教學當中出現的探究不可以將其作為漫無目的教學的借口,對于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來說,其探究性具有相應的特殊性的特點。
隨著社會教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高中語文選修同必修一樣已經進入了被高度重視的階段。同時,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可以選擇較為靈活的方式來進一步解決出現的問題。因此,只有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積極不斷的探索并及時地解決問題,才能對高中的語文選修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歐陽昱北.人的發展與普通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積極應對(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2(12).
[2]陳小飛.談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開發——以寧波效實中學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