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載平
【內容摘要】學生從初中步入高中,他們的學習環境、學習內容以及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使學生能夠很快的順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我們必須做好初高中的銜接工作,使學生很快的投入到高中的數學學習之中,有效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筆者利用本文談談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初高中 數學教學活動 有效銜接 策略
從學生進入高中初期的學習來看:一些原本在初中數學成績非常的學生,他們在中考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一旦進入高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他們的數學成績卻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究其因,主要是因為高考與中考在具體的目標上不一樣,在知識的難易程度上不同導致的。當然,這其中也有教與學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銜接工作,為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而服務呢?
一、切實做好學習內容方面的銜接
初中與高中在學習內容方面既有相當大的本質區別,也有在一定程度上的關聯。從知識形式上來說,高中數學的內容是初中數學的有效延續,比如高中教科書中的集合、對應、函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排列組合等內容的基礎知識已經在初中教科書中提前滲透了;從內容上來說,高中教科書上的這些內容更深、更廣且更加抽象。如高中一年級數學的代數部分,抽象的數學概念、公式、性質很密集,理性非常強。立體幾何原本是平面幾何的延續,但已經變二維的平面到立體幾何的三維空間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亟待培養和提升。高中數學很多知識點的難度大、方法新,對學生的分析能力要求高。比如二次函數的求值問題,實根分布與參數變量、三角函數的公式變形與準確利用、空間的概念等。
對此,要求我們應熟悉初中數學教科書的編排體系和課中標準對初中數學知識點的要求,這些我們必須心中有數。在授課時應切實做好復習與鋪墊工作,立足學生的知識基礎引入新的概念等。如教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時,我們應進行初中已經學過的銳角的三角函數的概念的復習工作,接著再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概念,從而有效的導入坐標定義法。再如教學函數的奇偶性時,我們可以利用初中數學中的代數式賦值計算的方法進行推理、引入,再逐步抽象出奇偶函數的一些特征。這樣做,才能使我們的高中數學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踏實做好教學方法方面的銜接
2011版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從傳統的“傳道授業”的角色中走出來,轉變為促進學生和諧、主動、全面發展的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把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作為中心和重心。
1.在教學活動中要設計好教學的流程,做好學生數學學習的引導工作。在學生剛進入高中時,應確立低起點、小步子的教學思想,加強直觀教學。比如在教學有關集合問題時,我們可以利用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引導并加深學生對集合等概念的認知,再利用相關的圖形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全集”、“子集”、“交集”、“并集”、“補集”等概念。就立體幾何知識來講,可以取用“實物——圖形——規律”的流程來解釋和揭示,比如教學直線之間的關系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或實物中找一找,同時判斷它們的位置關系,接著利用教具模型、畫圖,總結并提取出空間兩條直線特別是異面直線間的關系和相關的概念。同時,指導學生怎么獲取自己所想要的所想學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工具以及逐步學會根據學習的需要去篩選和處理各種數學信息的方法。
2.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以所導學的內容為載體,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就是我們老師,因此在課中我要加強對學生數學化歸思想方法的訓練,培養他們靈活的轉化能力,學會把繁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熟悉、易解的問題。比如立體幾何問題的研究,它雖是空間圖形,但它的很多問題都能轉化為平面幾何圖形的問題來解決。另外,我們重視引導學生對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一定要在指導學生學好每個章節的知識的同時,學會歸類、整理,讓他們學會自己整理自己的知識結構,真正做到日積月累,實現“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還要讓學生對所學過的數學思維方式和各種解題的方法進行分類、總結,找出它們的個性和共性、內在的聯系與本質的區別,找到數學知識間的本質聯系,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
三、務實做好學習方法方面的銜接
要使學生學好高中數學知識,我們必須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1.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滲透基本的數學學習方法。比如最簡單的“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總結、整理”的學習方法,再如具體的數學方法,類比推理法、假設法、實驗輔助法等。學習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一定做到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使用學法,提升學習效率。
2.要求學生對所學過的各種概念會聯系、能舉例說明;對定理要會分析、會靈活使用。解題時力爭做到一題多解。在學完一個章節后,能用思維導圖幫助自己理清知識要點、重點的概念、公式、定理,清楚一定要掌握哪些知識,同時學會怎么思考、怎么剖析、怎么利用,把學問、學與練、學與思、學與用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效果。
總之,在高中一年級是學生進行高中數學的起始,我們一定要做好知識、方法、思維模式的銜接,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讓他們盡快適應高中學習的模式,從而有效的保證和促進他們數學素養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時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