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萍
摘要:為了寫好作文,師生付出了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便成為廣大語文教師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結合作文教學經驗及“示范作文法”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 效率 作文素材 積累
一、重視作文素材的積累
1.從課文中積累。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生積累寫作方法與素材積累的過程。課本中精選的這些文章無一不是文學寶庫中的精品。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重視文本,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結合課后練習中的背誦內容,要求學生對優美的好詞、好句、好段采取摘抄、背誦、默寫、仿寫等方式強化練習,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許多寫作的素材,讓他們在以后的寫作中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2.通過寫日記、周記來積累素材。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廣泛,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均可寫進日記,這樣就給了學生一個無拘無束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自由空間。從教以來,我一直要求所帶學生堅持寫日記,在內容上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布置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寫作練習。
3.通過閱讀課外書積累素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在平時我會向學生介紹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四大名著精讀本》《魯賓遜漂流記》等。還要注意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資料的搜集和閱讀。例如在學習《湯姆索亞歷險記》之前和之后我都要求學生去讀一讀原著和相關的章節。
二、重視課本,結合實際進行精心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積累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比較重視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進行指導。在教學第六單元“成長足跡”板塊時,我先帶領學生對“閱讀材料”中的四篇寫自己老師的文章進行精讀,讓學生知道文章所寫大致內容后,重點組織學生對這幾篇文章的寫作特點進行分析、比較、總結。如如何結構?如何突出人物的特點?如何處理詳和略的關系,之后借機提出:“假如讓你來寫一寫自己的老師你會怎樣寫?”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順勢完成了本單元的作文教學任務。
三、重視仿寫,從優秀作文中汲取營養
小學生模仿力極強,因此我在平時的作文課上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要帶一本適合該年級段的作文書進課堂,如《小學生優秀作文選》《小學生分類作文選》《好詞好句好段集錦》等。在明確本次作文的題目及要求后,先不急于寫作,而是在自己所帶的書籍中尋找同類甚至是相同題目的作文進行品讀。看看人家怎么寫的,甚至可以花點時間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好的詞句、段落背下來,當然要強調這不等同與抄襲作文,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取舍、借鑒方法,久而久之,掌握謀篇布局的方法,形成自己的風格。同時還可以每周布置學生背誦一篇優秀的作文,或者優美的片斷。
四、重視發揮示范作文的優勢。
我校推廣并實施“示范作文法”,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每次在指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時,教師要先寫一篇下水文,并在課堂中讀給學生聽,之后再對老師的下水文進行評價,以此來帶動學生的創作熱情,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寫作的范本,指引學生沿著正確的思路與結構進行寫作。“示范作文法”的實施不僅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教師的寫作水平,可謂是“一箭雙雕”。
五、重視學生對作文的修改。
魯迅先生指出:“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在作文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對作文的修改,每次作文總是先由學生打出底稿,再專門花一節課左右的時間,組織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在修改的方式上,先由學生自改,再進行小組內的互改,我也適時的參與,給予學生以必要的修改指導。這樣雖然花費的時間多一些,但卻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六、重視對學生作文的評價
學生每一次的作文,我都會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學生經過充分的醞釀、創作、修改直至完成一篇作文,這中間確實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他們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評價。如果老師只是簡單批閱,不進行詳細評價,勢必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在評價時既要對成功的地方進行表揚,也要及時的指出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但仍要以表揚激勵為主,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還可以采取討論的方式解決。我的評價分兩種,一是在學生底稿修改完成后挑選優秀作文進行講評,從而使學生有所比較,進行進一步的修改;二是在全部批閱完成后,選擇成功的優秀作文和存在問題較大的作文分別進行講評。此外,還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這樣做,能讓困難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當然,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方法還有許多,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使作文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華鳳.讓體驗活動豐富學生的作文[J].新課程,2009,(09).
[2]呂淑萍.如何創設作文教學情境[J].教育科研論壇,2009,(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