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暉
摘要:在音樂課堂中開展具有游戲傾向的音樂活動。讓音樂教學過程洋溢著挑戰、競爭、趣味的色彩,激勵兒童更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將游戲化教學融入課堂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教學方法變得多姿多彩;教學組織形式變得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變得有滋有味。讓學生在享受音樂游戲快樂的同時學到音樂知識。以及在音樂游戲教學實施時的我們要注意事項,使游戲在音樂教學中更好的開展,并在其基礎上不斷總結直至完善。
關鍵詞:音樂游戲;游戲式教學;游戲教學注意事項
音樂游戲不同于一般的游戲,它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強調對音樂的體驗、感受,在根本上服從音樂的指導。它從音樂本身入手,讓學習者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引導他們參與一些音樂游戲,去接觸音樂的各種要素,引導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去感受音樂的節奏、情節,體驗音樂藝術的內涵。通過身體的運動,使人體變成了一個能夠理解音樂的要求、能夠詮釋和表現音樂的樂器。在游戲化音樂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強化了音樂學習者對音樂的感受。有利于發揮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是培養學生對于節奏韻律的直覺本能、對音樂情緒和表現的感受。
一、音樂游戲的意義
小學音樂教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到:“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要增設唱游內容。唱游內容包括:律動、歌表演、音樂游戲和集體舞等?!睆膶W生好玩、好動的特征來看,音樂游戲是唱游教學中重要的一個部分。[1]音樂游戲是以發展學生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游戲活動,音樂是它的靈魂,學生在伴隨音樂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出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喚起好奇心與聯想,從中學到一定音樂知識的集體活動行為,它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一種綜合性活動 ,在音樂教學中如能恰當地運用游戲,我們將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游戲中,還能相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并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所以,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開展具有游戲傾向的音樂學習活動
1、教學導入上體現游戲的創新。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去美化人生的前提。[2]”一堂好的課必須有好的導入作為前奏,我們可以通過有組織的教學導入設計,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高音樂素質,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于教學內容上,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有趣的游戲活動我們應當從“情或趣”入手創編例如;從音樂游戲導入。
2、教學內容上滲透游戲的理念。每一種音樂、每一首歌曲都描繪了一種情緒、情景。將音樂教學內容情節化,趣味化,讓使單一的內容有更多樣的展示空間,使學生對每個音樂活動感興趣,我們通過進行對音樂情景的模擬,引導學生在設置的情緒及情景背景下,做相應的音樂游戲,并不知覺地被吸引到其中得到訓練。從而使靜態的教學目標富有動態的現實途徑。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在音樂伴奏的形式下做游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聆聽《龜兔賽跑》這首曲子時,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說故事設定情節活動的內容, 給學生營造某種環境, 并用語言說明需表達的內容情節。讓學生想象如何在烏龜音樂的情境下扮演烏龜, 如何在兔子音樂的情境下扮演兔子,怎樣才能體現出音樂中描繪的烏龜和兔子。在聆聽音樂時, 可以通過游戲中的角色、情節發展, 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不同樂段、不同情緒、了解并感受樂曲的結構以及在力度、速度、節奏及音程變化上所表現的表情作用。讓學生在音樂變化與情節變化的過程中表現烏龜與兔子的動作和表情,愉快而有趣地聆聽了這首曲子,理解了這首曲子的意境與旋律。
3、教學方法上融合游戲的特色。在靈活的音樂教學方法中融入游戲的競賽機制,讓抽象的方法成為具有特色競爭的實例演示,從而讓音樂課堂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游戲式教學方式也使確需反復教學內容不在單調和枯燥。
第一,角色游戲:在小學音樂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動物、小朋友等角色為主題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當中描繪的角色,我們可以設計一些角色的音樂游戲,讓學生體會每個角色的形象、情緒,這樣學生就會產生新鮮感,學習歌曲的興趣高漲。
第二,舞蹈游戲:如在學習《母雞與公雞》這課時,為了讓學生體驗到母雞下蛋時高興的情緒,進一步感受音樂,使學生充滿激情地進入了角色,就設計了《母雞占窩》的“舞蹈”游戲。在玩這個游戲時,提醒學生傾聽音樂,并注意遵守游戲規則:在前奏部分學生兩兩結伴圍著“窩”邊走邊拍手打節奏,頭有節奏地擺動,開始唱歌曲的第一個字時,一個學生做立、跳的舞蹈動作,迅速跳進圈里蹲下占窩扮演母雞,另一學生扮演公雞,合作表演游戲。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對這首歌曲產生了興趣,感悟歌曲的意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學唱這首歌曲表現出積極的興趣,產生了學習的動力,很快就掌握了這首歌曲。
三、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游戲教學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游戲是為了能更好的學習。游戲并不是課程最重要的一部分, 游戲是為了能更好的學習。因此游戲教學的設置要有計劃性。事先計劃好,不能有隨意性,要避免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在游戲前應該要先把游戲內容精熟并且詳細的解說課程內容給學生聽。千萬不要讓孩子有錯誤的觀念,還沒有學習完成就先急著玩游戲,這樣的課堂是收不到效果的。
2、游戲前要做好課堂組織工作。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用品都在桌子上,我們在游戲設計時就要安排好。諸如:游戲是否需要特別的道具?游戲是否要離位進行等等。同時還要安排好游戲的進行時間,是在新授之前作為導入呢?還是在講解當中作為新授?或是放在后面作為鞏固復習?這都要與我們的課的總體安排相協調,以便更好地發揮游戲的作用。
3、游戲的多元性。設計一項游戲時,盡量讓游戲以多元性的方式呈現,也就是老師盡量的只是進行設計的工作,實際上參與及動手的都是孩子,因為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還是有其細小的學習功用。
游戲式教學的內涵并不是“為游戲去教”,而是“借用游戲來教學”。因此,游戲教學方式,對于課程改革有一定意義,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游戲教學能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活躍,能使較難接受的內容的學習過程在玩中進行,促進學生不斷地學好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故而我們應推廣游戲教學,使其在教學中得以開展,并在其基礎上不斷總結直至完善。
參考文獻
[1] 金亞文主編.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劉沛著.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