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友
摘要:高中語文復習階段的學習是臨考階段的重要學習程序,在語文復習中,要緊抓考點,夯實基礎,在教師的復習節奏下進行學習。
關鍵詞:高中語文;基礎方法;積累途徑;教學結合
在高中語文復習中,首先要做到抓住考點,適度練習。認真研究近三年的語文高考,熟悉考型,總結考試規律,理清答題思路,掌握答題規范。在此基礎上,抓住考點,適度練習。閱讀理解方面可進行專題訓練,分為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現代文學作品(散文、小說)閱讀,論述類文本(議)閱讀和實用類文本(傳記、新聞、調查報告及科普類文章等)閱讀。文科類考生還要做句讀和材料分析概括類題目,以及名著閱讀題。做題時,不宜追求題量的多少,要精選題目,最好選擇全國卷及北京、上海、湖北、山東、廣州等地的高考題或近兩年重慶市內的高考模擬題來練習。最重要的是,做完題目后,一定要反思和總結,根據做題時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的辦法,并將之整理到錯題本上。在語文教學總結中,建議高中生學習以下方法為參考。
一、學習掌握“基礎”的有效方法
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實質就是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這里根據心理科學,總結強化記憶的二條訣竅。
1、首記:“一飛沖青天,曠世不再鳴”。這是說對首次記憶的新內容,一定要“不惜千金買寶刀”。心理學表明:10分鐘能記住的東西,要再有5分鐘,變換著方式(默想、默寫、誦念等)去記憶,效果最佳。許多同學,記憶新知識時,只是達到了一種臨界狀態,就自以為記住了。這樣的記憶量,十分鐘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間隔記憶復習的困難,實在得不償失。
2、復記:“懸蟲低復上,斗雀墮還飛”。反復記憶才能相對克服遺忘。對較復雜、深奧信息的記憶,不可能一勞永逸。心理實驗證明:凡自己默誦的東西,三小時后遺忘10%,三天后遺忘25-30%,時隔越長,遺忘率越高。我們高中學的學生,必須結合實際,科學安排復記。首記可在講課當天晚自習;二輪記憶在臨新課前一天自習,或其它時間;三輪則在課前幾分鐘,用過電影的方式再現。
3、積累途徑:第一個積累的途徑是聽課和練習。老師的授課是相當關鍵的,她給予我們的是經過篩選后的精華,并且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有一定的量。我們要通過聽課和一系列同步練習或專題練習,將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及寫作技巧牢牢掌握;第二個積累的途徑是看書讀報。只要你肯鉆進書的海洋游歷一番,一段較長時間后,我們可能發現曾結結巴巴的自己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覽群書確實能快捷有效地積累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綜合能力。一般來說,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書也有方法可言。首先應選擇好一些優秀的讀物;在看書時,應注意運用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去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讀書筆記,摘錄精彩的詞句、語段和有用的材料;第三個積累的途徑是習作。有時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獲得了知識,知識積累的過程才算完成。而習作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讀后感、命題作文、隨筆等。其中,培養語文寫作的良好習慣在高考語文的整體復習中是一個重要部分,寫作是一個難點中的難點,很多同學對此不知所措,也覺得很難提高。我覺得新學期開始就培養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不但可以通過課堂的習作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而且可以通過平時小段練習來提高。這樣的勤寫,并堅持一段時間,你的寫作一定會有較大的提高。同時,在整體訓練自己的寫作時,也可以通過找到小塊時間來訓練自己的開頭能力,結尾能力,過渡能力等。讓我們把寫作作為一種生活,作為一種審美,作為一種釋然,這樣的良好習慣必定能使我們學生在高中的學習中突飛猛進。寫作要求作文求穩,穩中求新。作為重頭戲的作文,在考試前這段時間,一是分類型復習一下各類型作文的審題要點和技巧,二是要準備、背誦不同類型的作文素材,三是要明白高考應試作文得分點,無論審題還是寫作,都要穩中求新。
二、教與學的結合
高三復習要取得最好的成效,決不能沒有老師的幫助。積極與老師相配合,爭取得到老師最大的指導,取得上課良好的聽課效果,這一切要想得以完成與實現,心里就必須明確老師的進度日程表。高考復習是個龐大而繁巨的工程,不可能一下子實現,必須要分階段,分步驟,了解與掌握老師進度與日程,才能有效跟進。
同時,在積極有效跟進老師的情況下,進而再求之,那就還需有一張自我完善規劃表。老師的日常規劃與進度一定是契合于班內的一般情況的,并非依你而定。如果同學渴求更輝煌更杰出更超群出眾,那就還要有自我完善的規劃表。它可以比老師的日程進度快一點,深一點,要求高一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