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闡述如何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構建數字化數控實訓基地,探索高職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內涵與實踐意義,明確高職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為高職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建設的提供理論參考與對策建議,以保證高素質技能型職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數控 數字化共享 實訓基地
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已經成為職業學校實訓基地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實訓基地建設已經成為教育現代化發展的主流。如何構建數字化數控實訓基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已經成為數控實訓基地建設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一、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內涵
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通迅技術、網絡技術對數控實訓基地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等所有信息資源全面的數字化,并用科學規范的管理對這些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集成,以構成統一的資源管理、統一的用戶管理,把實訓基地建設成為面向學生、教師和管理者的,同時也面向社會服務的一個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實訓基地。
二、高職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意義
1.解決隨著遼寧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行業企業大量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標準,職業院校加工制造類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因設備投資和占地面積大、易發生安全事故和設備故障、運行成本高、教學過程質量難以控制、指導教師少和經驗不足,嚴重制約行業企業急需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
2.解決學校課程教學與現場實訓(工廠實習)的脫節問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利用“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進行自我實訓,滿足學習者隨時、任意選擇學習內容的個性化需要;縮短學習者掌控相關實踐技能時間30%以上,事故率降低80%。實現了學校、學生擁有自己的、完善的、現代化的、可以帶著走的“實習工廠”。
3.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接軌,實現行業企業、職業院校間資源共享,實現職業人終生學習,促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養效率和質量。
4.探索“物理實訓基地”與“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相互配合的新模式,降低實訓的投入與消耗、節省實訓成本。
三、高職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
1.先進性。以數控行業和社會發展先進水平為標準緊跟時代發展前沿的生產實際項目,融合新技術、新工藝,對準高技術含量和新技術行業的實操職業崗位,在技術標準上要具有專業領域的先進性。
2.共享性。在服務層面上要給學校與企業、行業的緊密結合提供了接口,為社會提供多方位服務,它不僅要能承擔高等職業學歷教育的基本技術技能實訓,而且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對外服務的基地。
3.交互性。完成人與虛擬環境的溝通,達到虛實結合的的目的;可在網絡環境的支持下多角色登錄使用虛擬仿真實訓軟件,支持多角色協作操作和教師在線技術指導及任務分派,在互聯網上在線運行。
4.仿真性。創造真三維全景操作訓練,可全景演示、內部結構的透視、360度全方位了解每個部件的機械工作原理,按照專業崗位(群)對基本技術技能的要求和教學標準組織和實施實際操作訓練,模擬專業崗位進行技術操練,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5.延拓性。創新實訓基地建設理念,積極探索實訓基地建設的多種方式,增強實訓基地的自我完善能力,實現共同投資、互惠互利,提高實訓基地的投資效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6.綜合性。注重學生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掌握的數控專業領域先進的技術方向、工藝路線和技術應用的情況,使學生不僅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技術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與專業相關的技術和技能,也使學生獲得綜合技能和能力、職業綜合素質。
7.環保性。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建設在相同資金的投入情況下,占用場地少,設備利用率高,節約能源,減少了實訓硬件的損耗,降低了使用維護成本,低碳經濟綠色。
四、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途徑研究
(一)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協同教學平臺建設
建設數控數字化實訓基地教學平臺可以實現相關專業范圍內的優質資源的共享,使優秀的教學資源有一個集中的展示平臺,對數控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與學,并向所有的用戶開放,滿足學習者隨時、任意選擇學習內容的個性化需要,實現協同效應。平臺應包含實訓認知系統(專業及專業群認知視頻)、教學系統(核心課程教學、實訓操作標準流程演示)、實訓系統(項目訓練和在線虛擬實訓)、考核系統(理論實踐考核與管理)、管理系統等五個功能模塊。初期建設時就考慮軟硬件相結合,所用實訓設備和教具與教學課程相配套,虛擬與實操相融合,發揮實訓基地數字化信息共享的群體優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行彈性學習。
以“虛擬數控大件車間”平臺為例,可以實現:
(1)工藝能力訓練;(2)編程訓練;(3)機床操作訓練;(4)機床工藝實施訓練;(5)機床原理訓練;(6)機床故障及排除訓練;(7)產品質量檢驗訓練;(8)結果考核,提供編程、機床加工及故障排除等考試題目,并提供自動考核評分系統,對學生考核的操作進行完整的記錄并自動判斷其正確性及評分。(9)預留接口,為實現虛實結合預留數據接口。
(二)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柔性管理平臺建設
建設數字化基地管理網絡數字平臺,整合實習實訓基地資產,加強實習實訓運行、督導、和學生管理,實施實訓基地的用戶管理、資源管理和權限管理,涵蓋車間的文化宣傳、制度管理、設備使用與維護,更要為及時更新和完善實訓設備運行狀況記錄,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實時的訓練時間和地點的咨詢。
通過數字化基地管理網絡數字平臺,了解實驗實訓的內容、要求、考核的方式和學習進度安排等信息。教師與學生進行柔性管理與學習,充分發揮數控數字化實訓基地的服務功能,提高了實驗實訓設備利用率,使學生受益最大化和實習實訓設備利用最大化。
(三)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政校企行機制建設
融入企業的資源進行數控數字化實訓基地的建設,按照“互惠互利、共育共管”的原則實現校企共同發展。建立“政校企行”管理機構,健全數控數字化共享實訓基地的各項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保障數字化實訓基地軟硬件同步發展。通過數字化實訓基地平臺,在設備、師資、技術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行業協會牽頭,讓企業參與學院的人才培養全過程,參與“現代學徒制”項目的評估、職業技能鑒定及相關工作,保障體制機制運行與實施。
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實訓基地,這是學生在校期間實踐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不可缺少的教學場所。要想讓學生以企業員工的標準和要求進行訓練只有在具體真實的企業氛圍中才能使學習內容與企業技能要求零距離,使學生的生產實訓與未來的工作崗位零接軌,讓學生在真實的企業實踐情境中感悟企業人才需求的目標,逐步把生產實訓這種外在的行為要求內化為主體自身的內在需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通知[Z].2014-7-3.
[2]陳江偉.深化合作教育基地建設,優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2).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教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課題編號:JG16EB202,課題負責人:關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