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常常覺得在這個物質的社會當中,人的道德缺失,素質越來越低下。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決定了學生的素養,又決定了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未來。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起德育教育。本文通過對德育教育的實效性進行具體論述,希望可以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德育教育;教育;道德;初中教育;實效性在教育當中,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靈魂所在。我們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為人的道理,健全的思想和精神。而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育的時期,正是塑造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而這一關鍵其實的德育教育對初中學生來講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德育教育不僅對初中時期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幫助,更能讓一個學生的心理良好發展得到保證,這對初中生的學生時期、乃至一生都有無法替代的重要性。然而,現如今大部分學校的德育教育模式往往太過于陳舊,注重于課堂德育教育和理論知識化,讓初中時期的德育教育處于一個僵化、封閉式的環境當中。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認識也僅僅止步于書本上的文字 ,對著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法律常識沒有真正的認識,就更談不上付出與實際當中了,這種德育教育根本無法讓學生的德育獲得真正的提高,甚至會讓學生產生逆反的不良做法。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自身道德素質、全方面身心得到成長,我們必須推行新的德育教育模式。
而在初中階段的德育教育當中,教育模式應該貫徹以實效性為主的教育方針,讓學生可以將道德水平體現到實際當中,從思想上獲得德育教育的提升。注重教育過程當中與具體的德育教育活動融合,使學生能夠具體感受到德育教育中的感悟和成長,以促進德育水準的全方面提高。本文結合各個方面, 對初中時期的德育教育實效性作出分析探討,希望可以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提供一點點的幫助和參考。
一、初中時期德育教育應該注重實踐與理論知識、課上與課下的結合
在我們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很多德育教育課堂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老師講、其余學生聽,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即沒有參與性,也完全無法體現德育教育的教育成果。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單純只是靠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是無法好的貫徹德育教育的,應該多注重實際生活當中德育教育。用實際的課外的德育教育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為了讓學生的道德知識體系完整,同時加強課堂上的知識結合。用實踐性來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用課上和課下的有機結合來提高德育教育的教育質量。
同時,教師應該注重課下實踐德育教育的方式。例如敬老院活動、志愿者活動等等。學生具體參與其中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的用德育教育的理論知識對這些行為作出反應,讓學生根據自身感受總結出品德行為的可貴之處和閃光點。讓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可以存在相互關聯性。這樣,即能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高品德水平,獲得品德價值體驗,還能有效的鞏固學生的德育教育知識體系,讓學生可以在德育教育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進行德育教育實踐活動。
二、初中時期德育教育應該注重學生在整個德育教育環節中的主體性
在我們強調了初中時期德育教育的實踐活動與理論知識、課上與課下的結合后。教育工作者還應注意到在德育教育當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這是因為德育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學生本身,并且為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根據心理學,只有讓學生本身參與或采取一定的行為后,其個體本身才會產生相應的心理活動。鑒于德育教育的目的性,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就必須要學生本人參與到實際當中來親身體驗,借此獲得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收獲。這樣不僅對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有所提升,還可以在具體的實踐活動當中,塑造和建立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將之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質向良好的方向發展。這些對學生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良好的道德與學生生活中的一切息息相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初中時期的德育教育中注重學生在整個德育教育環節的主體性對初中時期的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學生自身的道德發展也是極為有利的。
三、德育教育對于人的作用和內涵
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靈魂,更是學生素質教育當中的火炬。然而一直以來,對于學校德育教育的批評聲和否定聲音在社會上越來越多。我們教育工作者也承認,現在很多學生的德育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然而,德育教育本身是沒有錯的。好的德育教育本身是不會束縛思想的,因為良好的道德教育恰恰是可以促進思想進步的。良好的道德教育中有教要崇尚真理,所以會有數不清的人為了科學和真理現身也同時造就世界今番的摸樣。良好的道德教育中有教要誠實守信,所以會有數不清的知名企業百年如一日的做著自己的生意,一如往常的提供的優良精致的貨物。良好的道德教育絕不會成為思想的束縛,只會為思想鍍上一層更美麗的薄膜,這個薄膜輕盈有力可以讓學生向他的夢想筆直的飛過去而不會在意身邊的骯臟。
總結:學校,是每個人學生時代相處最久的場所。對于初中的德育教育,現如今的教育現狀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實效性的不足和教學質量的不足。因此,在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當中,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德育教育中實踐活動與理論知識、課上與課下的結合,讓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踐當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為我國提供更多的高質素、高品質的學生。希望通過本篇文章中對于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分析,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點點的幫助和參考。參考文獻:
[1]呂芳芳. 農村初中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青州市三所農村初中調查為例[D]. 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3
[2]盧燕. 初中家長德育導師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以蘇州市立達中學校為例[D]. 蘇州大學, 2011.
[3]王瑛. 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現狀調查研究[J]. 教育科學研究, 2000(2):47-56.
[4]舒進. 貼近實際,創新對策——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實踐分析[J]. 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6(3):00259-00259.
[5]王葳. 寄宿制初中德育工作方法的個案研究——以眉山車輛廠中學為例[D]. 四川師范大學, 2006.作者簡介:閆玨,中學二級,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廣州白云廣雅實驗學校5104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