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艷麗
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興趣,以及自我獨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良好的習慣呢?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培養寫字認真規范的習慣
剛步入小學的門檻,需要學習的第一課就是識拼音、寫生字。小學生第一次拿起筆寫字,肯定會有寫字不規范、寫字不認真、寫字筆畫不正確,以及亂涂亂畫的現象,此時老師就要有耐心,為他們講解,或者是給他們做正確的示范,老師也可以用生動的語言或繪畫,以此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1、培養小學生對生字的興趣
老師可以運用課外的知識為他們進行講解,如“出”,可以說是“出去一看,山外有山”,從而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記住生字,同時增加了小學生課外知識的了解。老師也可以把幾個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讓學生們進行辯認,如“日、曰”、“未、末”,以此增加了學生們的識字量。同時老師也可以采用小組進行游戲的方法,增加學生對生字的學習興趣,如規定時間內看哪個小組寫出的正確的生字最多,從而以示嘉獎等等。
2、培養小學生正確的寫姿坐姿
現如今有許多的學生寫姿坐姿千奇百怪,有趴在桌子上寫字的,有側著身寫字的,以至于有些人年紀輕輕的就駝背。據統計全國青少年近視眼患病率高達50%-60%,這兩者有相同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小學時的寫姿坐姿不正確,因此小學時形成一個正確的寫姿坐姿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剛開始寫字時的坐姿可能都不正確,那么老師就要給他們糾正,告訴他們要頭正、身直,肩平,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眼離本子一尺遠,同時采用表揚的方法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從小形成一個正確的寫姿坐姿。
二、培養課堂傾聽發言的習慣
現如今有許多的小學語文老師反映課堂無紀律,學生太死板,不會舉一反三。而學生表示課堂模式過于傳統,課堂無聊等。這無非暴露出了問題,學生沒有學會傾聽的好習慣,沒有學會積極發言的習慣,從而導致課堂無紀律,學生交頭接耳,或課堂氣氛沉重,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1、培養小學生學會傾聽
在小學階段,學生都有一顆愛玩的心,因此有些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打鬧,有的傳紙條,還有的在睡覺,由此根本就沒聽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此時老師應該耐心的給他們講,要學會尊他人,告訴他們,在別人講話的時候聆聽,是對他人的禮貌。老師也可以引導孩子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去理解傾聽,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的時候,老師可以讓每個學生在講臺上背誦,然后讓其余的學生傾聽,尋找有沒有錯誤之處,或者是哪些地方值得表揚,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2、培養小學生積極發言
如今有許多高中生、大學生在課堂上不敢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原因有許多,當然重要的一點是怕自己說錯了,比較尷尬丟人,這造成了在步入社會時錯過了許多的良機。那么在小學階段,學生沒有那么多的想法,可以暢所欲言,這在語文課堂上十分重要,讓每個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述說自己的觀點。如老師在講解《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課文時,可以讓每個學生上講臺說一說自己對網絡的了解,對信息時代的了解。當然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們想象,在講述《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中,讓學生們講一講自己想象中的太空生活是怎樣的?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們學會思考,同時培養了學生們課堂積極發言的好習慣。當然老師也可以采用上課搶答的方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斗志,以此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三、培養錯誤習題糾正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考試中,不免有學生想:這道題是不是做過?這個成語的意思好像老師講過?這些疑問的出現表明了學生們在課后錯誤習題糾正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加強此方面的培養。因為錯誤習題的糾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題意。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們錯誤習題糾正的習慣呢?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準備糾錯本。在每次考試完之后,將錯誤習題摘抄到糾錯本上,并將自己的錯解與訂正后的答案都寫到糾錯本上。
2、在糾正錯誤答案時小學生自己動手查找。如在用詞語造句的題目中,學生可以自己通過查閱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然后重新造一個句子。
3、溫習糾錯本。在糾錯本上寫上錯誤習題后,不是放在一邊,而是要不停溫習,這樣才能是糾錯本發揮作用。
4、檢閱糾錯本。每個月老師檢查一次糾錯本,并且對糾錯本上的內容進行提問,采取表揚措施,使糾錯本能落到實處,真正的發揮作用。
四、培養閱讀課外知識的習慣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在小學階段,只閱讀課本知識是很枯燥的,還需要了解一些課外知識,因為課外知識的豐富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開闊學生們的視野。同時閱讀可以讓學生從小就明白許多人生的道理,如古詩《贈汪倫》,讓學生們學會了珍惜友情。同時老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將課本內容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如《魯濱孫漂流記》一課中,只摘要了其中的一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該故事的背景、內容,就需要學生們閱讀有關的其它相關資料,從而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生活。老師也可以在閱讀課上,詢問學生們閱讀的內容,展覽學生們的閱讀筆記,并且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從而使課堂氣氛活躍,使每個學生都能成長與進步。
總而言之,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的指導以及學生的合作。而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對一個人的未來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從現在開始,培養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李明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六個向度[J].教學與管理,2017(02).
[2]游麗麗.試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
[3]欒華.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相關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