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紅
素質教育提出已經三十多年了,近年來關于素質教育的呼聲是越來越高,踐行者也越來越多。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特征,但是素質教育從提出發展到今天,“創新教育”的本質卻是沒有變過。語文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與文本交流的過程,是完成教學目標,學生獲得新知,掌握技能,體味情感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重點環節。在愉快教學法的嘗試與實踐中,筆者覺得要把教學過程設計得寓教于樂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主要是指通過有效的轉換自我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教學形式,進而有效的引導學生在教育工作中對新知進行學習探究,并在自我的學習基礎上進行理解和解析最新的學習感悟。在此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及技巧,為學生成為文化創新型人才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創新教育同時也是現代教育工作健康發展的外在表現,非常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
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主要內容
現階段,小學教育學校應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編著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不僅編著了學習導語、教學課例、語文園地等建設性的教學內容,同時還涉及到了豐富人文內涵的教學內容。 既包含寓意深刻的經典故事,又含有現代文化的精神,同時還適當的夾雜了其他國家著名的教學故事等。小學教育在進行設置教學課程過程中,需要將其文化全部帶入至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自我學習思考能力,應用自我所學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語文創造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三、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有效樹立教學觀念,深入明確語文教學發展目標
當前階段,有效的轉換自我的教學觀念,已經成為開展創新教育的主要前提。語文教師需要在遵循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背景下,不斷樹立自身正確的教學觀念。通過合理有效的運用正確的教育理念,來進行指導語文教學活動。其課堂教學目標作為正確教學觀念的外在表現,牽扯到的內容比較多,若是想高效的開展創新教育,語文教師則必須要充分明確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并注重進行傾聽學生學習感受,不斷推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秋天的雨》這一課時,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通過朗讀、品評,讀懂課文內容。強調朗讀品味,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有所思考。“同學們,秋天的雨除了有這么多漂亮的顏色,在小雨滴里還藏有好多好聞的氣味,藏著些什么氣味呢呢?快到第三自然段里找找吧!”通過充分引導班級中學生闡述自我內心深處對于秋天的雨的印象,結合文中作者描繪的景象進行對比。不僅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對此知識的印象,同時還進一步的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
(二)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根本上打破過去傳統的學習模式
當前階段,教學內容作為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創新教學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眼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其教學內容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局限性,經常性的由教師為學生提供限定詞匯后,學生依次進行擴寫,且練習形式過于單一。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的閱讀與寫作活動作為兩種方式,極大的限制了小學生創造性學習思維的發展,進而嚴重的阻礙了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其教學內容,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內容,進而全面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同學們,請拿出手跟老師寫一個生字,師板書:瀑.來吧,讀一讀,你怎樣能記住這個字.師解釋"瀑"的來歷(“瀑”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一個”暴”字,這個字有突然而又猛烈之意,那么這從山下突然而猛烈地流下來的水就形成了這”瀑”字.在自然界里,就是一大美景.瀑布.出示瀑布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瀑布的樣子.)今天,我們來學一首有關瀑布的詩,一起讀詩題《望廬山瀑布》。通過“瀑”字引出瀑布這首詩,利用配樂范讀,讓學生走進詩的意境中,了解瀑布的樣子。
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具體選擇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現實生活與教學內容進行貼合,有效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更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不斷加大對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力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不僅是推動自我學習行為的原動力,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物質基礎。通過有效的學習閱讀,進而不斷從中挖掘新知識,開發自我的學習思維,進而逐漸掌握教學內容。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郵票齒孔的故事》這一課時,課件演示兩張不同時期的郵票,一張沒有齒孔,一張帶齒孔,比較它們的不同。““鋸齒”是一種叫郵票打孔機的機器打出來的,這個打孔機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好嗎?“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通過有效的閱讀引導,進而幫助學生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探究,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進而逐漸培養學生的語文創新思維。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學好小學語文對于學生今后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要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慧.淺析小學漢語文的創新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5,14(6).
[2]汪海清.小學五年級語文創新教學策略探微[J].讀書文摘,2016,4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