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慶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方式有很多,無論通過哪種方式與學生溝通,都需要教師努力付出。用感情打動學生,學生根據道理服從教師,教師用善良的心去關愛學生,理解學生,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同時也能促進學生陜樂學習,健康成長。然而,在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師生溝通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
一、師生溝通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現狀分析
1.課堂過于嚴肅
大多數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其實不然,真正讓語文這門學科枯燥的原因在于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教師一味的傳授學生知識,上課毫無趣味可言,這便給語文這門學科烙下深深的烙印——枯燥。比如《春雨的色彩》一課,在學習過程中得讓學生感受到春雨的魅力,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就是教師為主導,分析課文,講生字詞,完全不和學生進行互動,缺乏幽默性,學生感覺不到一點趣味性,只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勢必會大大降低對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對語文這么學科的反感和厭惡心理。
2.教師批評過重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大多數學生心理都比較脆弱、穩定性差、單純、好勝心強,受不了一點點小小的失敗,喜歡表現自己來得到別人的認可、欣賞。一般來說,教師都會積極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一部分同學也會積極配合,但是有些教師比較“心急”,一旦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在語氣方面可能會表現出不滿,這讓學生自尊心收到了嚴重的打擊,減小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在和教師溝通方面產生了恐懼心理,甚至討厭教師。所以教師應該批評適當,注重觀察小學生的心理變化。
3.教師注重“眼前”同學
在語文課堂上一般需要在黑板上展示的比較多,所以一些教師總是喜歡站在講臺上,這時候一些老師就只注重了座位靠前邊同學,而忽略座位靠后邊的同學。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意識,靠前邊位置的學生學習好,靠后邊位置的學生學習差。當然,有些教師也喜歡按成績排位置,將學習好的學生排在前邊,學習差的排在后邊。這樣坐在靠后位置的學生無形中就對老師產生了陌生感,將自己歸位學習差的學生當中,慢慢的,學生在潛意識里就放棄自己,不喜歡發言,不喜歡聽課,更不喜歡和教師交流,這樣大大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
二、師生溝通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對策
1.教師改變教學方式
因為傳統的課堂氣氛嚴肅,所以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師與學生無法進行溝通。教師可以進行師生角色互換。所謂的師生角色互換就是學生代替教師上臺講課,但是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完成所學的課堂任務。比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將本課所學知識點以大綱的形式寫出來并叫學生完成,第二天再課堂上講課。在學生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香學生提出問題,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出問題,也可以叫其余同學補充問題。采取師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模式可以避免教師嚴肅的“一人堂”,還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大大增加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和親近感,從而更好的溝通。
2.用日臥申與手勢與學生溝通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狀態,也應該發現學生在思想表現方面的進步。就在這時,教師應該豎立起兩個大拇指,多給予學生一些表揚的話與鼓勵,學生自然會明白教師的心。這是一種非常有效地溝通技巧。眼睛是打開心靈的一扇門,每當學生學習有進步時,教師應該用和藹親切的眼神給學生一定的鼓勵,學生就會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教師用眼神與手勢與學生溝通,不僅促進師生感情和諧發展,還能達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3.用語言交流的方式與學生溝通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學生的坐位次序,將學生圍成一個圈,教師站在圈的里面,在講授完某個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像,很多學生對于該知識點存在著疑惑,教師可以再為學生細致的講解。這種如朋友般的交流,學生會更加輕松,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更好。此外,教師還應該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例如,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讓學生陜速回答,像,“好”字有多少個筆畫,可以組什么詞語,該字是什么結構,通過快速回答,教師可以檢驗學生本堂課的學習質量。可見,通過與學生用語言交流的方式,能夠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化,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
4.課外利用微信、QQ等交流工具與學生溝通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應該利用微信、QQ等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在群里與學生交流課堂一些重要知識點,也可以交流一些學習方法、學習方面的問題,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教師一一對學生進行回復,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QQ郵箱為學生分發一些學習資料,在學生看完學習資料之后,可以利用QQ視頻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利用現代化的交流共同能夠實現與學生的科學溝通、高效溝通,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溝通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師生溝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要注意溝通的有效性。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切不可做一些無用功。②注意溝通方式的科學性。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非常有限,教師只有尋找適合小學生的溝通方式,才能夠將溝通的效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的認識到師生溝通的重要性。并結合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將眼神、手勢、語言、微信、QQ等溝通方式有效的應用于與學生的溝通中,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溝通感受,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以實現學生語文學習上不斷的進步,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戚蘭蘭.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層浪——淺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02).
[2]高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指導初探[J].吉林教育,2017(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