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婭舒
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是教師們鼓勵學生自己學習,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而不是每天都在強迫孩子學習,從而產生厭煩心理,這樣更學不好數學。隨著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不斷的在教師們教學中產生重大的效果,教學中對教師們的教學時間、教學目標、教學程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學效果不僅僅是教學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教學課堂中教學方法、教學程序的考察。教師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教學內容進行簡化,并且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教學效果,這將是數學教學中,教師們一直探討和研究的課題。筆者根據近幾年小學數學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下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簡約有效。
一、教師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合理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需要教師發揮自己的積極性,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靈活應對課堂模式,根據學生學習態度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極力反對照著大綱直接講授的方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關心學生,“以人為本”。不能變相地體罰學生。如果體罰學生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高效課堂模式的建立。同時教學目標要注重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以德育為先。積極開展宣講會、交流會等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師隊伍的質量。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每上一堂課都會有自己的教學目標,但是有的教師由于制訂的目標不合理、不明確,往往一節課下來難以達到預設目標,課堂教學低效高耗,課堂效果不好。所以,要追求課堂的有效性,課堂教學就應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明確教學重難點,盡量避免出現教學目標盲目隨性的情況,時刻明確新課標下的三維目標,將學生發展放在教學中心和重心。學會統籌安排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大局,可以將目標逐級細化,隨時檢查教課內容是否與目標保持一致,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保證教學和學習的有效性
教學的兩個參與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起引導啟發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在授課時要運用所學專長和智慧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己主動要求參與到學習中來,進而發掘自己的潛能,增強自信心。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時教師應該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讓學生放飛自我,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并從中發現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學生薄弱或易混淆或難以理解的知識及時進行補充講解,所以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二是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不斷改進優化教學設計,找到更能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方式。三是創設友愛和諧的課堂氛圍,小學生的情感豐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求知欲使他們興奮、驚奇、疑惑,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使他們在求知過程中有一個愉悅的情感體驗,師生感情和諧了,和諧的課堂氛圍也就易于創設了。
三、創設教學情境,增強學生興趣
情境教學的開展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夠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促進高效課堂實現的基本要素,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增強教學的創造性,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保持高漲的熱情。從學生特點層面分析,他們參與課堂的動機其實非常純粹,基本都是以學習興趣為主,而創設教學情境則能滿足學生參與的動力,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例如:在進行統計知識教學過程中,可選取這樣的教學情境:教師為學生準備不同類型的水果圖片,然后要求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出示圖片要求學生進行選擇,很多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水果,這時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引導,要求他們能夠對每種水果的選擇人數進行統計,很多學生都積極響應教師的號召,通過這種形式吸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氛圍不斷活躍,在愉悅的氛圍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從而實現高效數學課堂,必然能夠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四、運用媒體,生動教學內容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教學中的內容會有些枯燥難懂,考慮到小學生的直觀思維與感性思維比較強,如果教師僅僅是通過抽象的講解來教學,學生是很難真正地理解并掌握這些內容的,甚至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反感。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借助信息媒體,通過生動直觀的展示,讓學生在積極的心態下進行高效的學習,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得數學課堂的教學真實而有效。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見的圓柱,學生就會說出“茶葉筒、牙簽盒、易拉罐”等,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物品在紙上畫出來,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表示出來。由于大部分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他們在畫圖時就會有些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出示圓柱這個幾何體,并讓學生仔細觀察由實物到幾何圖形的抽象過程。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思維的缺陷,從而激勵學生進行訓練,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空間幾何的抽象思維,對于學生今后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德君.小學中年級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4) .
[2]林春艷.探析營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03) .
[3]張中偉.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亞太教育,2015(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