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薇
科學實驗作為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探索科學的主要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力,另外也是我國教育部的要求,對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要突破學生對學科學習僅僅停留在獲得知識的限制,更應該重視實際的科學活動,使得學生能親身體會科學精神,逐漸培養學生的科學技能和創新能力。一般比較完整的科學探索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方案、實驗探索、提出新的問題。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特別是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和親自操作掌握具體明了的知識,也就是說,實驗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了解一些概念和認識相關規律。
二、小學科學實驗的教學現狀
1.大部分學校和老師往往只重視理論,而忽視了實踐
目前大多數學校鋪普遍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不重視實驗教學。老師在課堂上采用的一般都是灌輸法,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一股腦的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有時,有的學校甚至直接用其他科目來代替科學實驗課,完全剝奪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權利,取而代之的卻是老師讓學生直接抄寫一下數據完成實驗報告即可。當然,學生也常常因為作業量大,需要背的理論知識更是一大堆,基于此,學生有時會用上實驗課的時間用來做作業或者背知識點。隨著多媒體的引進課堂,相當一部分老師僅僅讓學生觀看一下模擬實驗,學生嚴重缺乏動手操作能力,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培養。
2.科學實驗教學往往得不到有效普及
大部分農村學校在科學實驗方面仍然還是一張白紙。由于缺少實驗器材,根本沒有辦法上好實驗科學課;另外,即使有實驗器材,但由于老師的懶惰和不負責,使得實驗沒法順利開展,更有些學校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實驗器材只是個擺設。
3.師資力量不足
因為小學科學實驗課剛開設不久,不少學校并沒有設置相應的具有專業知識的老師,有的老師兼任好幾門學科,他們只注重理論課,對科學實驗課都是敷衍了事。即使有老師來上科學實驗課,但是他們自己根本不懂應該如何上好這門課,往往以錯誤的方法來教導學生,甚至有時傳授給學生錯誤的知識。
4.學校在實驗材料上缺乏投資
學校一般不具有完整齊全的實驗材料,這就造成老師還得自己去找相關材料,而有些材料又不是很好找到,所以老師都不愿意自己找材料,也就導致實驗課無法進行。加之,實驗課是實踐活動課,課堂紀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老師也就更不愿意去自找麻煩事,也就取消了科學實驗課。
三、提高科學實驗課的教學質量的切實可行措施
1.實驗設計要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擁有跟多的自主機會
老師應該明確學生是主體,并在教學課程中,鼓勵學生口、手、腦并用,親身體驗科學發展的過程。而且老師在提高學科學及運用科學能力的同時,也要讓其適應學習和探索的需要。此外,老師要充分放手,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還要學生親自設計實驗,這樣不僅使得學生深刻理解及消化知識,真正的把課本上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東西,比起直接從老師那獲得結果,印象要深刻的多,也增加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也養成了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2.研究可行及合理的實驗材料,保證學生能進行創造性的實驗活動
一般取得適合學生使用的實驗材料是比較困難的,但是要想取得實驗的成功,材料是基礎也是關鍵因素,精心準備設計的材料能使得實驗事半功倍。學生上科學實驗課,不僅要學習和掌握前人的科學成果,更重要的是自己親身運用材料的過程,總結科學道理及其規律。此外,要充分利用生活資料來實現實驗課的運行,諸如廢舊的生活材料和玩具等,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知覺很好的集中,激發認知的激情和欲望。
3.老師在實驗過程中要適當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及評價,加強實驗科學反饋工作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密切關注每個學生的個人素質,及時地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缺點,并給予學生相應的正確的指導及評價,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科學精神的欲望。科學實驗的反饋工作直接反映了老師的教育情況,所以老師應搞好課堂氛圍,使得課堂成為一個動態地過程。另外,老師對課堂的偶然情況要及時的捕捉,并利用這些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力,加強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理解,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此外,老師的評價不僅包括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評價,還應該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使得學生追求更高層次的探索。學生只有在愉快,寬松的教課中,才能不斷創新,不斷大膽探索新的知識,不斷體會學習的樂趣,始終保持對科學探究的喜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提高,才得以發揮科學實驗的有效陛。
4.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小學生不僅缺乏理論知識,在實驗方面更是一張白紙。所以在生活的諸多方面需要得到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尤其是在實驗方面,學生急切需要老師的耐心指導。又因為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小學生,動手能力甚是不行。因此學校應該采取“扶放結合”的方法,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有效輔助,保證其順利完成實驗,并真正意義上掌握實驗方法和技巧,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對教材中出現的內容,進行創新因素的挖掘和開發,積極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讓課堂成為教學的主陣地,讓學生成為主導者來參與其中,這樣,老師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戴志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反思[J].讀與寫,2016(08).
[2]李群義.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