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幼兒教育逐步得到重視,由于社會發展迅速,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幼兒教育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幼兒園在科學水平以及教育理念方面進行優化提高,根據現在的教育情況制定合理的對策提高整個幼兒園科學教育水平,通過有效手段,為社會培養更多教育人才。
一、幼兒園科學教育現狀
1、科學常識引導
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科學教育,需要幼師具有一定的教育水準,在教育過程中結合自身的科學素養,采用幼兒可以理解的教導方式進行知識傳授,達到多元化的幼兒園教學效果。對科學教育課程設計教學計劃,對教學環節中的知識點歸類劃分。根據水平類型進行分析,由淺入深,由表及理的逐步進行滲透深入,將科學知識循序漸進的滲透到整個教學思想中去。幼兒園的孩子們學習相關科學知識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對問題的分析理解需要以客觀的角度進行評價,借助相關書籍進行輔助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利用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好奇心幫助其閱讀書籍《十萬個為什么》,在對書籍內容分析研究時,進行科學觀念的滲透。將一些科學常識普及到教學課堂中去,將人是由猿猴演變出來的,以及鯨魚不是魚的理論常識納入教學計劃,進行思想啟蒙教學。
2、科學的教學方法
對幼兒教導的過程中采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幼兒的教育管理是十分重要,想要幼兒園的科學教育計劃順利執行,就需要注意幼師和孩子們的溝通方式,培養其科學素養,如果將整個科學教育課堂化,模式化,就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一些調查數據表明,幼兒教師進行教學的工作時,教學理念和科學認識水平有限,幼師的回答也是讓人喜憂參半。喜是幼師對工作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對幼兒也進行了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整個科學教育工作進行時,也有憂慮的地方,幼師沒有對科學教育理念進行更全面的理解,對教育概念和教育方式也有些模糊,這樣就影響了整體的幼兒教學水平。
的確有部分教師掌握了科學教育方法,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達不到想象的效果,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這既是一種幼兒教育手段薄弱的體現,又是在未來發展中需要重點加強的突破點。培養更多優秀的幼師,為幼兒園的科學教育進行人才儲備。
二、培養幼兒園的科學發展觀
從科學教育的觀點出發,提高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水平,確立正確的教學方向,是幼兒園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意識到的問題,科學教育的目的清楚,明確,保證教育者的正確觀念,朝著好的教育方向進行發展,突出幼兒教育的整體重要性。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改善科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于幼兒的科學教學,分別對幼兒教育中的知識傳授,科學啟蒙制造條件,對科學教育方法進行創新,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這些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必要準備,彌補幼兒學習時的漏洞,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教學條件基礎,提高整體的幼兒教學水平。
三、選擇科學性的內容
科學性是指幼兒科學教育內容應符合科學原理,不違背科學事實。科學的教育內容不能僅僅理解為科學知識,它還包括幼兒探索科學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前者認為我們選擇的內容一定是準確的,無誤的;而后者就告訴我們要向讓孩子去接受一些科學知識,不能僅僅是老師的灌輸和說教。
1、了解自然環境及其人們生活的關系
自然界中常見動植物與其環境的關系。幼兒天性善良,他們對于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有著特殊的感情。我們可以抓住孩子們的興趣以及孩子的年齡特征,引導孩子們去觀察、去探索。例如在觀察啄木鳥的時候,我們可以引發幼兒思考動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去討論:你們喜歡啄木鳥嗎?你們瞧瞧,啄木鳥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會長成這個樣子?它的爪子像什么?會有什么用呢?
2、探究身邊事物的特點及變化規律
沙、石、土、水同樣是幼兒喜歡的,而且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的東西。這時候我們同樣也可以挖掘出一些可供科學教育所用的教育內容。例如可以讓幼兒去探索它們各自的物理特征,了解它們在生活中的用處。氣候和季節現象是自然界中四季變化規律的具體體現。有些現象是孩子們很難去了解的,也很難知道的。例如云雨的形成、雷雨、為什么會出現彩虹、光和顏色等。這些貼切孩子生活,孩子又非常感興趣去了解的內容,是很好的選擇。除了這些,另外一些物理現象孩子也很想弄懂,但是單憑孩子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探索,是非常的難的,例如:感受力的大小、探索發現力的方向、各種機械的作用、磁、聲音從哪里來、電等。這些內容都應該為我們教師所選用。除了這些,設計到的科學內容還有非常的多,除了課堂教學,還可以充分利用隨機的情境,引發幼兒探索。
四、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有了興趣才會有探索的愿望。科學始于好奇,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當孩子對所進行的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的探索,細致的觀察,認真的思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可見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達爾文年幼時就對昆蟲、植物、礦物等感興趣,他后來在科學上取得偉大成就,是與這種年幼時開始發生的興趣直接有關的。所以我們可以借助自然角、科學區、科學發現室和墻飾等讓幼兒嘗試、探究,使他們親身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發現的樂趣。然后從中找到一些可以挖掘的素材:例如平面鏡、放大鏡、望遠鏡、三棱鏡以及有機玻璃等有關光的游戲材料,各種形狀的磁鐵,木塊、橡皮泥、紙、塑料瓶等有關沉浮的游戲材料,電珠、電池、金屬絲、塑料棒、和碎紙等有關電的游戲材料,紙杯、棉線、喇叭、塑料管等有關聲音的游戲材料。把這些游戲材料納入教育活動之中,相信孩子們的興趣一定會越發提高,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也一定會很高吧!
幼兒園科學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幼兒有關自然界的知識,而且能激發幼兒對自然的關心和興趣,初步形成幼兒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正確態度,對幼兒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每一次教學,教師都應該慎重選擇題材,讓孩子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張麗.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方法和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2(07).
[2]印云.培養中班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有效策略[J].決策與信息,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