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雪嬌
自理能力,是人類適應環境、適應社會最基本的能力,是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的形成,可以在人的一生發展的不同階段得到補充和完善。在人的一生的各個階段中,最重要的階段是幼兒階段,它是培養一個人自理能力的起點,這個階段對人的自理能力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的自理能力培養必須從幼兒階段抓起,也是幼兒教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內容之一。
一、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幼兒園和家庭對育兒進行教育最主要的方面。生活自理能力就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夠讓幼兒更加健康地成長,為今后孩子終身發展奠定好基礎,是我國實施人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主要內容
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其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能力。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是指幼兒能進行自我服務、自我保護、自己照顧自己,根據不同年齡達到相關要求,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要求幼兒在生活中能夠做到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去做,通過做事不斷積累生活經驗,體驗生活規則,獲得生活常識,從而培養幼兒的穿衣、飲食、衛生、睡眠作息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在這個階段其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脫衣服和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會正確地洗手、洗臉和屁股,、勤理發、洗頭、洗腳、洗澡、剪指甲、按時睡覺等等。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自理現狀,有的放矢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是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
三、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措施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需要有高度耐心的過程。培養過程中既要抓住幼兒年齡特點,從意識上提升其對生活自理能力的認識,更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1.鼓勵幼兒做自己能做的事,增強其生活自理意識
由于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6個長輩都圍著寶貝轉,很多小孩能做的事如吃飯、喝水,起床穿衣、洗臉洗手等簡單的技能,家長往往會一包到底,這種對孩子過分溺愛讓幼兒認為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從而失去了對生活的鍛煉,不利于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實踐中要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以鼓勵為手段,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如在語言活動(詩歌、故事、視頻、圖片)中,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這樣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此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2.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讓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
好動是幼兒的特點,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開展豐富多彩又具有針對性的活動,吸引幼兒積極參與,使其去獲得生活經驗和生活常識,提高生活自理意識,逐漸形成生活自理能力。一是可以利用生活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利用一切生活活動中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通過生活中的活動,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導形式,盡多的采用了榜樣教育、示范作用等形式,讓孩子在自己觀察學習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其次要充分利用學習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在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一些適當內容的學習活動,如通過認識故事中人物的活動來誘導幼兒懂得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怎樣做等,這樣來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三要充分重視游戲活動對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功能。游戲活動是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幼兒游戲既是幼兒認知、個性、情緒、社會交往能力等發展的途徑、手段,也是幼兒發展的真實寫照。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積極創設適合該齡幼兒參與游戲的情景,如把生活自理的一些技巧編成兒歌、歌曲以及設計成饒有趣味的故事情節等,讓幼兒在游戲、娛樂中學習本領,寓教于玩、寓教于樂,通過游戲使幼兒自己組織并展開游戲,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游戲中,幼兒既能操作各種材料,又能與同伴交往,其動作、言語、思維、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實踐中要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戲中的教育機會,深入挖掘其教育價值,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活動,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去感知、操作、探索、發展。
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引導和監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和老師耐心地教育、引導,不時對孩子們的言行等方面進行指導和督促。在孩子們在學習生活活動中,多些關愛和鼓勵,少些訓斥和責備,關注幼兒一點一滴的進步,幫助培養和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為今后塑造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打下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