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艷梅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提高群眾文化素質的需要,是滿足人民群眾對日益發展、推陳出新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同時,構建社會主義群眾文化活動服務體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從而推動文化與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群眾文化服務平臺,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社會和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實踐證明,群眾文化活動,對個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具有文化的其他門類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文化館的社會價值
文化館是政府為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組織輔導群眾開展文化活動而設立的群眾文化事業機構,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平臺。文化館的地位、性質和功能是由社會和群眾文化的需要決定。群眾文化在社會大文化中代表著主導文化,植根于民間文化,反映著大眾文化。它以群眾的自發性、自娛性和非專業性為特征。在滿足群眾自我文化需求等方面,有著特殊的社會功能。這就產生了對社會文化事業機構和社會文化工作者的要求。文化館作為一種文化紐帶,聯結著社會和群眾并服務他們,滿足對群眾文化的需求。因此,作為社會文化服務者,文化館人應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時事政治,倡導科學與文明,反對封建和愚昧,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美化人們的心靈,實現其社會使命。作為社會文化工作者要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輔導和服務于群眾,滿足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完成其基本職責,實現其社會價值。這是由文化館的性質所決定的。
三、基層文化館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職能
(一)組織群眾文藝團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基層文化館具有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職能。首先,制定優秀的策劃是群眾文化活動成功開展的基礎,必須對新時期的群眾文化特征有所了解,寫好群眾文藝活動的策劃方案,反復思考和創新,利用更加新穎的形式,組織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文藝創造活動、曲藝舞蹈表演活動和文化展覽活動等,考慮更多層面及多種可能性,做好更加詳盡的組織和安排,為人民提供更好、更為廣泛的選擇;其次,“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除了做好活動開展的前期策劃工作,做好理論和思想準備,還必須將活動策劃落到實處,多為百姓做實事,避免基層文化館建設成為形象工程,做好活動的指揮工作,提前安排、布置好場地和設備,做好人員的調度,隨時監督活動進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文化活動正常進行;最后,文化館還要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結束后的總結工作,細節決定成敗,在群眾文藝團隊開展文化活動后,仔細思考活動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汲取經驗,改正缺點,也要找到活動成功開展的關鍵因素,加強管理,再接再厲,保證未來的文化建設活動能夠辦得越來越好,不斷提高活動質量。
(二)整合文化資源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是一項綜合工程,只依靠文化館自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發揮文化館的主體、主導作用時,還需努力克服人才匱乏、資金緊缺、設施設備有限等困難,積極整合社會文化資源,團結和調動其它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引領廣大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深入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是地方文化館的職責所在。在工作實踐中,堅持黨的“雙百”方針、“二為”方向和“三貼近”原則,在不斷總結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經驗的同時,應遵循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規律,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大膽創新,以開展更多、更好、更豐富,形式更新穎的群眾文化活動,滿足人們的文化藝術欣賞、健康娛樂需求,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質,實現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三)抓好隊伍建設,努力培訓新時期藝術人才
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培訓、輔導、指導的業務部門,其專業隊伍建設的好壞、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群眾文化活動的普及開展。俗語說:打仗必須身先硬。新時期要求群文專業干部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基本功及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協調能力。沒有過的硬專業技術,不能成為當地的業務尖子、學術帶頭人,何言其輔導和培訓。故作為文化館的專業人員必須首先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真正能把群眾需要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大家;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組織和協調能力,使群眾文化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三是加強對文化站、文化中心專職人員、文藝骨干的培訓,使他們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在基層文化活動的開展中發揮作用。
總之,在新形勢下,文化館應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真正成為群眾文化事業的紐帶和龍頭,成為發展先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織者、輔導者和帶動者,為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