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羽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首倡“一帶一路”。2015年3月28日,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對“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具體規劃。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進一步豐富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
“一帶一路”倡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新時期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部署。“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為傳統產業提供巨大機遇,也是互聯網企業及其商業模式的重大機遇。更好地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要發揮傳統行業的作用,更要發揮互聯網經濟的作用。為此,本報告將就互聯網經濟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獨特作用和中國互聯網經濟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機遇和挑戰展開論述,并就互聯網經濟視野下更好地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政策建議。
一、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需重視互聯網經濟的作用
互聯網經濟又稱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在全世界的興起和發展,不僅極大改善了人類文明,也為落后國家和地區提供了跨越式發展的機會,同時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提供了新思路。在“一帶一路”倡議落實的過程中,發揮好互聯網經濟這一新經濟業態的作用,有助于顯著降低“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項目實施的成本和風險,提高相關項目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使“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更好落實。
(一)互聯網經濟模式有助于跨越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在世界上引起重要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一帶一路”倡議高度聚焦不發達國家發展問題。“一帶一路”沿線不乏伊拉克、不丹、東帝汶、老撾、孟加拉、柬埔寨、尼泊爾、緬甸、巴基斯坦、阿富汗等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發展中國家,是當今世界繼非洲以外不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因此,“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將這些國家一并納入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國際合作中來,在全世界引起強烈正面反響。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網絡時代,上述不發達國家很多地區還處于前蒸汽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籌劃跨越式發展的模式和路徑。互聯網經濟的興起,為這些不發達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彌補代差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武器。
以通訊為例。落后地區往往地理狀況復雜,有些地區被崇山峻嶺阻隔,通訊事業嚴重滯后。如果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路徑,先普及電話電報通訊,再普及固定寬帶互聯網通訊,最后普及移動互聯網通訊,其投資周期非常長。如今,移動互聯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落后地區就沒有必要經過電話電報和固定互聯網時代,可以直接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落后地區群眾而言,使用手機上網和通訊,要比適用傳統電話和臺式個人電腦上網通訊成本更低、也更加便利。不僅如此,借助移動通訊的“彎道超車”,落后地區可以通過諸如滴滴等網約車方式構建互聯網共享出行體系,而無須投入大量資源組建傳統出租車公司,借助移動互聯網通訊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
再以教育普及為例,不發達國家往往也是基礎設施落后、教育普及范圍和教育質量均不高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逐個村鎮修建學校、同時配備合格教師來普及教育,其投資巨大、見效也相對較慢,甚至還面臨復雜的安全隱患。而在這些地區興建移動互聯網設施,通過互聯網設施開展網絡教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聯網信息傳播技術和基于互聯網的互聯網教育事業的發展,給落后地區普及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盡管這種互聯網教育還很難完全替代學校面授,但互聯網教育的推廣,能夠短時間內提升落后地區受教育水平,有力地促進落后地區跨越式發展。
(二)互聯網經濟模式有助于盤活現有資源
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不能僅關注大量新增商品、服務和資本投入,也要注重盤活現有資源,努力提升“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的經濟效益、使人民群眾增強獲得感。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發展,在盤活現有資源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以交通出行共享為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交通出行的“痛點”。一方面,沿線國家很多城市面臨嚴重交通擁堵問題,比如孟買、首爾、雅加達、達卡、德里等,另一方面沿線還有很多地區交通極為不便,馬車、牛車、三輪車和各類老式陳舊機動車并行,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嚴重滯后。這種現象存在的根源一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二是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解決交通出行的“痛點”,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是基礎,但通過發展互聯網分享經濟,能夠有效盤活現有交通出行資源,在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管理水平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快速提升人民群眾出行體驗。比如在交通擁堵地區,通過滴滴順風車等私家車共享方式,有效增加交通運輸的容量、減少小汽車空駛率,減少交通擁堵;在交通不便地區,通過共享有限的交通資源(比如落后地區大量存在的二手汽車),通過類似我國滴滴快車的網絡運行模式,在無法做到普及小汽車的前提下,提升落后地區民眾乘坐機動車出行的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在公共交通投入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采用類似滴滴拼車、滴滴小巴等運營方式,大幅提高現有公交資源的使用效率。
再以工程機械共享為例。修建基礎設施需要大量工程機械,但是由于建設工程的周期性和工程機械自身不便移動的特征,施工方往往傾向于在當地承租而非購買相關工程機械。如今,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能夠對每臺工程機械進行精確定位,施工方就能夠很清楚當地有多少私人擁有的工程機械設備,像召喚網約私家車一樣召喚運輸車輛和私人擁有的挖掘機。互聯網共享經濟下的工程機械共享,使得施工方極大地節省了組織承租工程機械的成本,有效地盤活當地的相關資源,增加了建設工程的經濟效益性。
(三)互聯網經濟模式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落后地區往往存在較為明顯的語言文化隔閡,“百里不同音”是落后地區的真實寫照。在這種情況下,落后地區人與人之間互信水平往往局限在親緣圈內,陌生人之間進行商業交易面臨較為嚴重的失信違約風險。陌生人之間互信水平低、交易成本就高。交易成本高,商貿交易也只能在小范圍進行,各方面比較優勢無法通過互利交易體現出來,就難以走出貧困落后的局面。
以跨境貿易為例。貿易是最基本的經濟活動,但由于貨物買賣交錢和收貨之間的時間差,長期以來面臨“交錢不發貨”和“發貨不交錢”的風險。為此,西方國家在長期的經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商事仲裁、法院、商會、銀行、信用評級等一整套機制防范風險,這些機制對于落后地區而言,絕非短期能夠建起來,而且運行成本昂貴,需要較高的法治環境保障。
所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活動大多局限在小范圍內,其與中國的貿易很多也只能停留在邊境貿易的層次。互聯網經濟時代,通過電子商務及其交易資金居中托管制度和交易雙方網絡交互評價制度,就能低成本解決商業互信問題,確保互不相識的買賣雙方能夠安心交易,相當程度地防范交易風險、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根據阿里研究院2017年4月21日發布的《網上絲綢之路大數據報告》,源于泰國的乳膠枕、乳膠床墊等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對中國消費者銷售近28萬件,這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當前橡膠價格走低對于泰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印度的地毯、斯里蘭卡的紅茶、阿聯酋的椰棗和捷克的粉底液,都因為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成為不少中國消費者的日常購物選擇。中國和印度、阿聯酋、捷克地理遙遠,大多數人語言不通、宗教文化差異很大,但是借助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卻實現大量貨物交易。其中的秘訣就是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特殊機制確保交易安全,使者在“前互聯網經濟時代”很難大規模開展的貨物貿易得以開展,有利于落后地區走出貧困循環。
再以融資為例。“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由于地區經濟社會環境復雜、加之投融資體制和信用機制不健全,使得外來資本很難準確評估不同貸款對象的信貸風險,該地區企業和個人也很難證明自己擁有足夠信用獲得貸款。盡管西方發達國家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投融資信用風險評估機制,但這套機制在很多發展中國國家落地存在很多現實困難。互聯網經濟興起之后,落后國家和地區個人和企業,也逐漸通過電子商務、網絡共享經濟等被連入互聯網經濟體系,借助大數據分析,能夠用比較低的成本獲知具體的信用風險狀況,使得投融資活動能夠有的放矢。同時,也使得落后地區獲得更多金融支持。
(四)互聯網經濟有助于減少政治風險
“一帶一路”倡議必然面臨大量跨國投資,這些跨國投資一方面促進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會滋生政治風險。這些風險在法制不健全的地區,甚至會毀掉投資成果。這也是為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獲取跨國投資方面停滯不前的原因。互聯網經濟由于其“重平臺”、“輕資產”的特征,能夠有效減少投資中的政治風險。投資互聯網經濟,是一項政治風險相對較小的投資模式,值得“一帶一路”倡議中重點考慮。
以互聯網經濟平臺經營模式為例。互聯網經濟大多是平臺經濟,比如我國滴滴等互聯網共享出行公司,調動私家車閑置運力,搭建平臺由當地私家車車主與出行人員之間達成服務協議,這就避免了外來資本投資擠占本地人就業機會的問題。跨境電商本身也不用有直營商店,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從事經營活動的,大多是本地商戶,也不存在直接投資商場擠壓當地商鋪的問題。互聯網經濟這種“我搭臺、他唱戲”的模式,不會對投資地就業機會造成顯著沖擊,也就避免了跨境投資重要風險來源。
再以互聯網經濟資產模式為例,互聯網經濟是典型的輕資產模式,其主要資產是網站設計、商業模式、知識產權等,無需擁有不動產(只需租用),運營所需的固定資產諸如電腦、手機、服務器等運輸轉移也較為便利。這種輕資產模式使得互聯網經濟運營者在一些政治不穩定國家從事經營活動遭受不法侵害時,能夠相對較為容易地避險止損。而大規模工業投資往往依賴大量廠房、重型機械、鐵路、公路等不動產,一旦遭遇不法侵害很難及時轉移止損,不得不投入很高的安保成本。而安保投入的增加,又會導致當地政府的警惕,滋生政治風險。
(五)互聯網經濟也有助于增強中國推動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能力
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我國“一帶一路”相關重點地區(比如新疆、廣西、云南等)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在這種情況下,“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也受到國內相關地區發展滯后的局限。在這種情況下,也要注重提升國內相關地區與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能力。而互聯網經濟,也是國內相關落后地區“彎道超車”的利器。
以我國西南地區為例。我國西南地區的廣西、貴州長期以來發展相對滯后。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與東南亞的緬甸、泰國等國進行“一帶一路”相關經濟合作的能力就相對較弱。但借助互聯網經濟,西南地區很多地理劣勢得以彌補,隨之而來參加和主導國際經濟合作的能力顯著提升。在廣西,在網約車等互聯網新業態的引領下,互聯網滲透率顯著提高,極大地提升了廣西地區參與“一帶一路”相關建設的能力。
2017年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明確突出“數字經濟”和“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說明互聯網經濟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作用已經得到高層重視。2017年5月16日公布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也提出要“支持電子商務、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科技園區等領域的創新行動計劃,鼓勵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同時,加強互聯網時代創新創業模式交流”,要“推動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等方式擴大貿易”,說明互聯網經濟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作用也已經得到各國的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