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煒云
摘 要:應收賬款是企業經營中資金運轉的一項日常活動,其存在是市場經濟的需求。而如何使企業的應收賬款在經營中得到有效管理,在企業效益與成本的權衡中得到平衡,是企業應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之處,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有效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應收賬款 政策選擇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5(a)-067-02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經營活動是動態過程,其資產隨著經營活動鏈不斷流轉。企業應收賬款作為其中的一項活躍資產應得到完善管理。
在市場中,大部分企業的應收賬款是企業市場開發與市場滲透的主要方式,是建立行業壁壘的一種保障。高成本的企業應收賬款作為行業競爭的進入成本,是阻止競爭對手進入的有效方式。
相對于不同行業,企業應收賬款存在不同的配比關系。有些企業不存在預收賬款(求大于供的行業);有些企業存在適中的應收賬款(一般制造業),而有些企業有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供大于求的行業);有些企業不存在應收賬款(服務零售業、網購美團等)。由于企業存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環境,因此,其應收賬款也有不同性。
1 正確選擇應收賬款政策的意義
1.1 可以加速流動資金的周轉
選擇有效、正確的應收賬款政策,如合理的信用期間、吸引顧客的現金折扣、人性化的收賬政策等,可以加快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應收賬款周轉率的提高,可以使資金流動性增強,資產利用率提高,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
1.2 能夠擴大銷售額增加盈利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產生利潤,而利潤來源于銷售收入的增加、成本費用的減少。應收賬款是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和盈利而進行的一項資金投資。企業要想提高銷售收入,賒銷是其擴大銷售額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政策選擇中存在的風險
2.1 企業應收賬款寬松政策管理下的壞賬損失風險
選擇寬松的信用政策,一般會增加企業的營業收入。寬松信用政策下,應收賬款會提高,也會帶來企業在市場上占有率的擴大、市場份額的提高,但同時也會增加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的風險。原因有,一方面企業對客戶的信用度了解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是行業政策的變動,使銷售鏈上的資金出現無力支付的風險。
2.2 企業應收賬款緊縮政策管理下營業收入減少的風險
企業如果對應收賬款的風險過度敏感,實行緊縮的信用政策,加快應收賬款的回攏速度,甚至款到發貨,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客戶會選擇其他競爭者的產品,使企業客戶流失,在市場中失去部分占有率,導致企業存在喪失營業收入的風險。
2.3 資金在企業內部各環節中的協調風險
在整個運營過程中,如果企業在考核時對各部門的業績標準采用不同的基礎,會導致資金在不同環節中產生協調風險。
如在銷售部門的考核中,使用銷售收入的增長來衡量業績大小,這會使銷售人員在銷售業務上,盡量擴大銷售額,提高應收賬款信用政策的優惠。在財務部門的業務考核中,使用資金回攏的速度來衡量績效,會使財務人員要求企業采用緊縮的信用政策。在不同的部門,為了自身利益,會要求企業實行有利于本部門的信用政策,造成企業在部門協調中產生風險。
2.4 企業應收賬款政策制度不健全的風險
應收賬款政策,也就是企業的信用政策上,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條件、收賬政策。這其中每個環節,都必須考慮全面,制定完善的內容。第一,信用標準風險。企業在設定客戶的信用標準時,往往要先評估客戶的信用基礎,即顧客所具備的品質、能力、資本、抵押、條件等,是否能讓企業及時收回貨款,如果評估結果不準確,可能造成企業無法收回應收賬款的風險。第二,信用條件風險。企業在對客戶的賒銷業務中,給予的信用期間、折扣比例等是否考慮各層面的客戶需求。如果信用期過短,不足以吸引顧客,在競爭中會使銷售額下降;信用期過長,雖然增加了銷售收入,但只顧銷售收入而盲目放寬信用期,會導致收益被增長的費用抵銷,甚至造成利潤減少。此外,現金折扣會使一部分顧客享受優惠而提前付款,同時也會給企業增加價格折扣成本方面的風險。第三,收賬政策風險。收賬政策是指信用條件被違反時,企業采取的收賬策略。企業如果采取較積極的收賬政策,可能會減少應收賬款投資,減少壞賬損失,但會增加收賬成本。如果采用較消極的收賬政策,雖然會減少收賬費用,但可能會增加應收賬款,增加壞賬損失。
2.5 企業自身水平限制的風險
在制定應收賬款政策的過程中,需要企業人力、物力上的支持。銷售業務的發生,涉及客戶資信的建立、合同的訂立、銷售的定價、折扣的批準、財務的監督等方面,重要的業務還需征詢法律顧問或專家的意見。這些都需要企業在制定過程中,配備專業的人員執行,并需要計算機科技的輔助,財力上的成本付出,如果自身不具備這些條件,會限制企業應收賬款政策的制定水平。
3 應收賬款管理政策選擇中的注意事項
3.1 平衡市場與損失
企業在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應加強對市場環境的分析。隨著環境的變化影響,市場存在著兩種狀態,第一種是企業所處的行業新興發展的起步期與快速增長的成長期,第二種是企業所處行業的成熟穩定期與逐漸下滑的衰退期。在第一期間,企業應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加大市場份額,此時企業可以采用寬松的信用政策。第二期間,企業應穩定與縮減市場的占有率,采用緊縮的信用政策,加強貨款資金的回收,減少壞賬損失幾率。
企業應結合國家宏觀政策,分析行業的所屬期,將應收賬款的管理在擴大市場與所帶來的壞賬損失之間找到平衡。
3.2 平衡收入與成本
企業應收賬款的存在,在擴大企業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其銷售額。但同一產品在不同銷售期間,面對不同的銷售層面,會有不同的銷售政策。對不同需求方,應用不同的應收賬款政策,以達到相對合理的應收賬款政策。即使針對同一企業,在不同層面的銷售客戶,也應采用不同信用政策,甚至反向作用政策。
例如,建筑防水材料行業的業務一部分存在于房地產行業的上游(開發商的原料購買),一部分存在于房地產行業的下游(客戶購買房產的裝修)。對于上游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如果行業環境發生變化,將會存在潛在的高額壞賬損失,這時執行的信用標準必須嚴格,盡管會限制企業的銷售機會,但也要降低對符合可接受信用風險標準客戶的賒銷額。而下游應收賬款不多,客戶量相對較少,購買量不大,在企業的收入中占非主要地位,這些客戶信用標準可以適量放寬,提高對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風險標準客戶的賒銷額,增加銷售收入。
企業需要在收入與成本中尋找平衡,縮減還款不穩定的客戶,減少壞賬損失率。加強穩定的客戶流,開辟新的銷售渠道,利用現代的發展科技,緊隨時代步伐,拓展網上銷售渠道,增加銷售收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需要在客戶分類所產生的收入與成本之間產生平衡。
3.3 平衡銷售與財務環節
企業應結合各個環節,如供應、生產、銷售等,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協調與激勵企業中各部門人員的積極性。企業對盈利的考核,在內部應采用收付實現制,而非權責發生制。
專門設立全面掌控的管理人員,協調銷售部門、財務部門、信用管理部門的資金政策,對企業應收賬款進行后續跟蹤。例如,企業所處行業趨于成熟與衰退時期,這時生產能力過剩并引致市場上的產品過剩、大量積壓,總供給超過總需求,市場嚴重疲軟萎縮,引發資金需求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應收賬款政策應落實責任到人,到每筆業務,與員工的績效掛鉤。另一時期,國民經濟復蘇,信貸政策寬松,產品處于生命周期的成長期,企業需要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在此寬松時期,企業應結合客戶信用,放寬信用政策,增加收入。總之,企業需要做出適當權衡,參照評價信用標準、信用條件的方法來評價收賬政策。
企業應綜合具體的信用期間、信用標準和現金折扣等方面,根據產品特性,如有的新產品需要一定時間的檢驗過程,應收賬款信用期間就需延長;有的產品緊俏,應收賬款信用期間應相應縮短。要加強分析,推行不同的信用政策,為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方案。
3.4 平衡長期與短期
有一部分企業從事租賃業務,其應收賬款會超過1年以上。長期應收款是企業融資租賃產生的應收賬款和采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產生的應收款項。這些應收款項,由于時間長、風險大、不穩定性因素多,應特別關注客戶信用政策中的信用標準方面。一方面詳盡了解客戶信譽、償債能力、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被用作抵押的資產、付款能力的經濟環境,全程跟蹤租賃物的完損,付款期限有無逾期等;另一方面還應了解客戶的外部信息,包括利用租賃生產產品的可行性研究、市場投放前景等。短期應收賬款是1年以內的業務應收款項,應側重管理信用政策的信用條件,優惠的現金折扣、合理的信用期,有力的收賬措施等。對于不同時間長短的應收賬款,企業應有針對性的做出適合的信用政策。
4 結語
企業應根據國家經濟的發展、政策的變化、行業的特點,結合企業自身的財力、物力、人力在不同的環境中,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綜合細化各部門的意見,確定方案,防范風險。在收緊、放寬政策間達到一種平衡。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新興行業不斷發展,替代產品不斷出現,企業不能一味地懼怕應收賬款帶來的風險,關閉企業發展窗口。對于如何平衡應收賬款管理中的風險與效益,應針對不同時期、不同行業、不同環境進行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
[1] 謝群,王文杰.談企業應收賬款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02).
[2] 趙正亮.淺談現代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33).
[3] 李梓銘,邊瑩.淺析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及防范措施[J].當代經濟,2017(01).
[4] 張蕾.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管空間,2017(02).
[5] 趙煥蓉.淺談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必要性[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6(12).
[6] 陳淑宏.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
[7] 帥曉林.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及其防范對策探析[J].新西部,2017(02).
[8] 于賾雨.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及其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24).
[9] 劉志雄.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舉措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
[10] 游小峰.關于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現實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