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冰冰
摘要:近代無錫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之一,在中國近代工業化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關于無錫民族工商企業的研究,特別是企業內部職工收入和社會福利的研究,是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的重要內容。民族工商企業的員工來自于無錫本地及周邊地區的農民,這部分農民不是由于農業破產,而是因為工商企業有著更多的勞動報酬。務工收入遠高于農業收入,工商業的報酬遠高于農業報酬,是近代民族工商業得以發展的根本原因。民族工商企業的從業人員,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產業工人。
關鍵詞:員工收入;民族工商業;無錫;近代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3.028
無錫是近代重要的工商城市之一,也是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重要發源地。近代無錫的興起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外因方面,一是由于近代太平天國運動對江南傳統的工商業城市的損毀嚴重,但對當時相對落后的無錫的波及不大,再加上蘇州等地富商大量逃奔上海避禍,蘇州的城市經濟在近代略顯凋零。二是近代資本主義的入侵和晚清政府開放民間設廠以及后來的民國政府對工商企業的提倡與鼓勵。當然,無錫能在近代經濟崛起的根本原因還是其內部適應了當時社會的潮流,并予以發揚光大。上世紀之初,由于清朝政府放開對民間開設工廠的限制和對外資工商企業利潤的渴望,無錫當地士紳積極推動,無錫民間掀起了大量興辦工業企業、工商企業的浪潮。無錫當地士紳眼界開闊,認識到國家的富強源于工業的發展,他們往歐美及日本考察經濟和社會,對工業化發展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向往。伴隨著民族工商企業的大量興建,大量的農民開始進入到城市和企業中去從事工業生產,這是最早的中國企業自己培養其的第一代職工。(本文如無特別說明,所引用的資料均來自于滿鐵上海調查部所做的關于無錫工業、農業實態調查)早期民族工商業中員工的收入狀況,是研究近代城市社會經濟史的重要課題之一。
1關于民族工商企業員工的錄用
民族工商企業員工來源,大體上可以出于以下幾種情況。普通職工的來源,多是無錫附近的手工業者和農民。江南地區歷史上就是傳統的絲織行業發展較好地區,農民基本上都是從事農業并間或從事養蠶繅絲業。相對于對近代其它機器行業的陌生,當地農民對絲織行業有著天然的親切,從心理上并不排斥絲織行業。至于企業的管理人員則因為江南地區經濟發展,文教盛行,建廠謀利也是當時社會的共識。因此,掌握知識的新型階層能夠熟練的從事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工作。在管理層和普通職工之間,還有一個企業中層,是從熟練工人中培養的一線管理人員。
民族工商企業對員工的錄用,本著嚴肅負責的態度,并有著一套規范的程序。首先是進行考試,對從事企業管理的員工,必須有基本的文化知識。通過考試之后,則進行體檢,要求員工必須身體健康,方能完成具有一定勞動強度的企業生產工作。員工進入工廠之后,企業進行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職業教育與培訓,對企業的生產管理流程,新式生產機器的使用等進行專業的培訓,并提倡職業進行業余文化學習。在無錫工商人士的倡導之下,大量的全日制和業余補習學校得以興建。此外,無錫還積極從外地吸引工商人士人員和技術工人,江蘇省立女子蠶業學校本設立在江蘇蘇州市,也成了無錫繅絲工業重要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基地。通過對企業新進員工的嚴格管控,在制度上保證了企業員工的素質和企業健康發展的質量。
2關于民族工商企業的員工的收入
當從傳統農業進入到現代工商企業之后,這些企業員工乃至其家庭的收入來源已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傳統的江南地區,主要是稻米等農業作物和絲茶等經濟作物的收入。當有家庭成員開始進入到工商企業之后,家庭的收入結構就開始發生變化,務工收入所占的比重開始越來越重要。
民族工商企業的員工收入,可以簡單的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正常的勞動性收入,二是其它收入。正常的勞動性收入,又可以劃分為管理層的收入和普通員工的收入,男性員工的工資采取月薪制。根據當時的調查,無錫天經制絲廠管理層的收入其中經理為200元/月,廠長兼公務主任為160元/月,其它職員的工資在60-40元/月之間不等。普通男性工人的工資在40-20元/月之間不等,女性員工的工資采用日工資制,按照工種的不同,分別領取不同的日工資,例如,日工資最高的是整理工、絞絲工等,每日可以領取七角半;最低的是扯吐工、搖絲工等,每天只有四角半。此外,還有非工資收入的其它部分,如獎罰、分紅和借代。獎罰主要是出勤獎勵,職工每月滿勤,獎勵三天工資,女職工每月滿勤,獎勵四天工資;工資認真成績優良的工人,男職工按月獎勵,女職工按日獎勵,成績特別優秀的職工,還有特別獎勵。當企業運營良好,年終有盈余時,還有分紅收入,但是只有男員工有這個收入,女員工則沒有。此外,本廠職工如有急需,經廠方審查確實需要,可以向廠方預支薪水。
從該制絲廠的工資報酬可以看出其工資結構的特點,一是工資結構呈現出高度的不等化,其高層管理人員的工資最高可達普通職工的10倍之多。二是男女職工同工不同酬現象明顯,男性職工的工資要普遍高于女性職工的工資。三是企業的工薪福利制度,體現出資方對企業員工的一定程度的關懷。
3關于民族工商企業的員工福利
民族工商企業不同舊式的手工業作坊,有著比較規范的職工福利制度。具體來說,企業的管理人員和男性職工,由廠方提供伙食和住宿,女職工由企業提供住房,但是要收取少量房費且伙食自理。一是從廠方對食宿的安排可以推出,企業男性員工較少,女性員工較多,或者是因為制絲行業特殊的行業特征決定的;二是企業員工普遍需要在企業住宿,可以看出他們離家較遠,不能自行通勤,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普遍脫離農業和農村,成為真正的產業工人;三是可以說明該企業勞動時間較長,只能食宿在工廠。
關于工作時間或者勞動強度,全體企業員工,包括管理人員,每天需要工作十個小時之上。如遇到夏天天氣炎熱,則縮短工時或者休業。每月帶薪初一、十五休假兩天,紀念日休息。從廠方的工作時間安排,可以看出企業的工作時間安排相對合理和規范,雖然與現在相比,還是相對的嚴苛。此外,該企業的員工還享有其它的幾項福利,如職員工作成績優秀的,可提升其廠內職務并相應提供其薪酬。當然,如工作不認真、敷衍了事者,則會受到企業的訓誡直至辭退。企業還有駐廠醫生,如一般病癥,則可免費予以醫治。endprint
關于在職職工或者是后備職工,廠方和社會都提供了程度不同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無錫的職業教育,有著良好的社會氛圍條件,知名的工商人士紛紛提倡并身體力行舉辦職業教育與培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無錫的唐氏集團和薛氏集團分別創辦紡織培訓機構,用以培訓紡織專門人才,甚至在日寇淪陷時期,日偽也創辦紡織、機械培訓學校。榮德生創辦的高等職業學校,后來發展成為現在的江南大學,直至今日,江南大學的紡織,食品等輕工專業在國內堪稱一流。
4無錫民族工商業企業從事人員對家庭收入的幫助
傳統的農業很難取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對家庭而言,開辟新的收入渠道成為當時當地居民的共識,無錫當地的工商企業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商企業工作穩定,其收入可以預期,傳統的農業受自然以及經濟條件影響太大。因此,去工商企業務工成為當時的潮流,當然,其務工收入也有相當部分反饋于農村家庭。根據學者的研究,無錫11個村在外務工農村寄回的收入占農村的總收入在1929年為8%,1936年為9%,1948年為12%。從中可以看出,外出務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一經濟現象在半個多世紀之后在中國得以重現。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東南沿海的城市經濟和民營經濟興起,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從農村走向城市尋找工作增加收入。城市務工匯款已經成為農村主要收入來源,特別是農村第二代農民工已經遠離農業,但尚未完全融入城市,其追根溯源到近代流向工商企業的農民工。
總之,通過對無錫天經制絲廠職工收入福利的考察,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初步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新式工業企業。在這里,普通的工人特別是女性職工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收入,雖然不多,但是女性經濟的獨立卻是歷史的進步。
總之,近代無錫民族工商企業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是考察近代工業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勞動者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工業化過程中理應受到重視。勞動者的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也是研究近代社會經濟史的重要內容。這不僅是工業化理論研究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對當下社會的農村勞動力流動和農民工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無錫天經制絲廠制絲工場概況[J]. 中支慣行調查參考資料(第一輯).滿鐵上海事務所調查室,1941.
[2] 杭建偉.無錫近代工商業與職業教育[J]. 中國職業教育(總第318期),2008,(9).
[3] 張麗.非平衡化與不平衡——從近代無錫農村經濟發展看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轉型[J].中華書局,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