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
8月8日晚,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8月9日清晨,新疆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級黨和政府積極投入救援,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震救災。
天災無情,有些災難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比如地震、火山、海嘯,甚至無法預防。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安排,提前做好風險轉移,把損失降到最低呢?
保險,就是一種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為無法預料的事情做準備”。面對地震,就有不少保險產品能急人之困,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人身險(壽險、意外險、重疾險與健康險等),還有家財險中的附加地震保險,以及政策性的巨災保險。當然,有些險種將地震列為了免責條款,投保人要仔細閱讀產品條款,看是否對保險標的或地區進行了限制。
保險產品對地震造成損失進行的賠付,主要是“人身傷亡”與“財產損失”這兩方面。能否獲賠,要看是否符合兩個條件:一是事故是否屬于保障責任范圍,二是是否屬于除外責任。
地震造成的人身傷亡
地震造成的受傷、殘疾、死亡,這三種情況保險能夠理賠嗎?
首先來看哪些保險能夠賠付地震造成的意外身故。基本上市面上所有的意外傷害保險(特定的意外傷害保險除外),都沒有把地震作為除外責任;也就是說,地震導致的被保險人死亡,一般的意外傷害保險都能賠付。此外,買的壽險,比如定期壽險、終身壽險也能賠付。甚至終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險,被保險人在地震中死亡也是能夠賠付的。
那地震造成的殘疾又有哪些保險產品可以賠付呢?意外傷害保險是肯定可以的,會按照傷殘等級進行賠付。當殘疾程度較為嚴重,達到重大疾病的賠付條件,重大疾病保險也是可以賠付的,比如雙目失明、兩個肢體缺失、癱瘓等。
地震造成的受傷,意外傷害醫療保險是可以賠付的;如果受傷比較嚴重需要住院,那么住院醫療保險也是可以賠付的。
大家看到,在這兩次地震發生后的數個小時,眾多保險機構緊急啟動了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供24小時保險服務、開通綠色通道和多渠道理賠方式、簡化理賠手續、無保單理賠、醫療保險取消定點醫院限制、放寬身份證明、提供直賠和快賠服務、上門理賠等等。
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
對個人財產而言,房屋與私家車是主要部分。那么商業保險對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保不保呢?
就房屋而言,因地震導致的倒塌等損失,家財險的承保多以附加險形式出現,客戶需要自行選擇是否購買地震附加險,且有著免賠率與保額上限等諸多約束。就目前來說,市面上大多數家財險,都是把地震這一條的保險責任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說,地震導致的房屋受損,目前大多數保險是不予理賠的。
不過也有為數不多的保險產品,有承保地震這一條保險責任,筆者特意了解了一下相關產品,發現這類產品對房屋結構與地區或有限制,而且保費是比較貴的。因為地震發生的概率很小,所以有的人會覺得不劃算,也就不買了。
在去年7月1日,我國第一款全國性的巨災保險產品——住宅地震保險,在全國正式全面銷售。這是一款巨災保險制度下的半政策半商業性質產品,目前是運行初期,城鎮與農村居民的住宅基本保額分別為每戶5萬元與2萬元(以現在的物價水平來看,一套房屋動輒幾十上百萬,保險額度是偏低的);每戶可與險企協商確定保險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超出部分由商業保險補充。
再來看看汽車保險。商業汽車保險多將地震列為免責條款,也就是說,地震造成的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不賠的。不過,因地震導致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時,交強險可以理賠;因地震導致地陷地裂或高空墜物,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予以賠償。
正確認識保險保障功能
現在我國人壽保險產品是非常豐富的,各種類型的產品可以提供充分的保障,比如消費型的意外傷害保險,一年僅一兩百塊錢就能夠解決幾十萬的保障;財產險種類也很多,但對于有車一族來說,目前還沒有專門保障地震損害的車險,相信這是痛點。此外,真正的巨災保險產品還很少,要么保費貴,沒有什么性價比;要么保險額度低,面對災害造成的巨大損失,所起作用不大。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意外總是突如其來,疾病總是不請自來,養老總是如期而來,需要做好風險防范,提高保險意識,正確認識保險保障功能。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每年繳納適度的保費,可以使我們在災難降臨時獲得相應的補償,彌補損失,渡過難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