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宇
一名在生意場敗走麥城的企業老總,在自己的企業關門、自身負債累累后仍然穿著名牌,開著豪車,住著豪宅,頻繁進出高檔消費場所,給人以土豪的印象。然而,背地里為了維持生計和防止東窗事發,他卻瘋狂“借款”6400多萬,甚至不惜詐騙自己的親弟妹200多萬元……
為面子,商界輸家一貫土豪做派
在沈陽沈河區,崔發東算是個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崔發東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卻很有經濟頭腦,早在1999年就開始經商辦企業。為了博取生意場上的印象分,他非常注重自身的形象,不惜重金包裝自己。看著他穿著名牌,開著豪車,住著豪宅,頻繁進出高檔消費場所,大伙都覺得他是個有錢的主兒。
崔發東早年開過一家汽車美容裝飾店,2007年投資開辦了沈陽市匯鑫源投資擔保公司,主要業務是法律、法規許可的產業投資和擔保服務。也許是由于對相關行業不熟悉,崔發東的經營并不順利,汽車美容裝飾店畢竟是小本生意,掙不著大錢,而投資公司經營初期就屢屢失敗,結果不光自己投入的30萬資金全部虧光,還欠下了一屁股的債。為此,擔保公司在2012年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了,不得不關門大吉。
崔發東經商沒賺到錢,卻要支付這么高檔次的生活開銷,錢從哪里來呢?翻看案件卷宗,我們驚訝地發現,崔發東所有生活開銷的來源竟都是以做生意資金短缺為由四處借債,為了防止騙局敗露,盡可能長時間地維持生計,他的招數就是借新還舊,拆東墻補西墻。
崔發東外表的光鮮不能掩蓋其內心的失落。由于經營一虧再虧,為了償還欠付的巨額借款和承諾的高額利息,崔發東只能以身試法,不斷編造投資或經商的名目借款還債。他先以自己的投資擔保公司對外放款可以獲得高額利息為誘餌,后又虛構和造船廠簽訂了長期鋼材供貨合同需要大額資金周轉等事由,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在2009年到2015年短短六年的時間里,共向18個人借款,金額多達6400多萬元,這些錢被他用來不斷償還借款和個人揮霍。
崔發東不光騙錢的伎倆不擇手段,在詐騙對象的選擇上也六親不認,甚至將賊手伸向了自己的同胞兄妹,光從自己的親弟弟和親妹妹那就騙來200多萬。
在借款初期時崔發東還會正常還款,也會支付幾個月的利息。可最終借款的雪球越滾越大,他再也沒法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進行周轉。于是,崔發東又做起買彩票翻身的白日夢,他曾在一處彩票站就買了將近100萬的彩票,希望通過中彩票改變財務狀況。結果是事與愿違,在負債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
為圓謊,驚險導演神秘的考察
1999年時,崔發東在沈陽市沈河區開了一個汽車美容裝飾店,該店緊挨著強艷芳的門市,雙方因為鄰居的關系,時間長了就很熟悉了,關系一直處得很好。
2010年的一天,崔發東說他和山東省榮成市的遠景造船廠聯系上了業務,由他長期向造船廠供應鋼板,這個業務需要資金,提出向強艷芳借錢,答應按月息3%付利息。
強艷芳由于做生意早,手頭有些積蓄。在強艷芳的眼里,崔發東也是個不差錢的人,想想他跟造船廠做上這么大的生意,需要點資金也是人之常情。再說大家又是鄰居,知根知底,況且月息3%也是很具誘惑力的,于是強艷芳和丈夫李連勝商量后決定把錢借給崔發東。
就這樣,崔發東不斷向強艷芳借錢,短短五年時間,到2015年6月時,崔發東就從強艷芳處借到4823萬的本金。這期間,崔發東基本都能按時把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歸還強艷芳,前后總共支付本息3655.28萬元。
畢竟上千萬的借款不是小數目,雙方在平常聊天時,強艷芳夫婦難免會問到崔發東跟造船廠合作的一些細節。為了打消強艷芳夫婦的疑慮,崔發東每年都會把他和造船廠簽的購貨合同拿給他們看。強艷芳曾提出要留底,崔發東推說是商業秘密,不便復印。
但到了2015年6月起,崔發東由于資金鏈斷裂,支付不了利息。強艷芳多次找崔發東要錢,崔均以造船廠資金困難為由拖延不還,并向強艷芳解釋說因為鋼材的供貨量不足,造船廠要和他終止合同,要等他去結算后才有錢歸還。強艷芳不信,決定到崔發東說的造船廠去考察一下。
強艷芳的這個決定一下擊中了崔發東的死穴,他只能硬著頭皮帶他們去遠景造船廠,并開始策劃防止穿幫的一系列表演。
當年8月,強艷芳和丈夫李連勝在崔發東的帶領下,一起來到山東省榮成市的遠景造船廠,崔發東也開始了自己一系列的精彩表演。到廠門口后,他先是讓強艷芳夫婦在外面等著,說他要先給造船廠財務處的汪處長打個電話。可“不巧”的是,汪處長正好不在廠里,說是在醫院陪護其父親,沒上班。接著崔發東自己一個人到廠里去,說是找一下供應處的處長。十分鐘后,崔發東被一個穿紅衣服的人送了出來,強艷芳夫婦剛想迎上去,那個穿紅衣服的人卻又神秘地立即返回廠里,不與他倆照面。
崔發東告訴強艷芳夫婦,說穿紅衣服的人是供應處的處長,叫老冒,他著急要回廠里開會,但已經約好晚上一起吃飯。接著崔發東說要去醫院看汪處長的父親,于是又從強艷芳處要了一萬元錢。到了晚上,崔發東又說約的人太多了,不方便讓強艷芳參加飯局,只能由他自己和船廠的人一起吃飯。
強艷芳雖然懷疑,但想想崔發東說得也不無道理,于是答應不參加飯局,但提出要拍些飯局上的照片給她看。晚上吃飯時,崔發東用微信發了幾張多人吃飯的照片,說照片中的人都是船廠的領導,那一萬元錢他也給了船廠的汪處長,過幾天船廠就能給他貨款,強艷芳看到照片就相信了……
第二天強艷芳先坐飛機回沈陽,由其丈夫李連勝陪著崔發東從山東省威海坐船經大連返回沈陽。李連勝說他和崔發東在威海碼頭等船時,崔接了個電話說造船廠的人把合同給他送過來了,他去取一下。過了不長時間崔拿回一份合同給李連勝看。強艷芳打電話給崔發東,讓他把合同拍下來,用微信發給她,崔發東照辦了。
為維權,
舉報詐騙讓假土豪現出原形
按說拿到合同說明那邊生意很順利,應該歸還借款了。但崔發東回到沈陽后,一直沒有還錢。強艷芳覺得不妙,一直向崔發東索債。崔發東被逼急了,再次編造謊言,對強艷芳說錢要回來了,但他把錢借給其他企業了,這家企業拿這筆錢做擔保在銀行辦貸款。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的,崔發東還找建設銀行沈陽某支行的李某幫他打掩護,強艷芳夫婦去銀行核實時,李某開始還幫他瞞著,但后來還是穿幫了,強艷芳夫婦最終得知崔發東沒有把錢借給企業,企業也沒有在他們銀行辦過貸款。endprint
回想起去榮城考察時崔發東的種種神秘舉動及事后再次編造的把錢借給企業的謊言,強艷芳覺得自己可能被騙了,遂于2015年12月,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12月29日遼寧省沈陽市公安局對崔發東采取刑事拘留,2016年2月3日批準逮捕,沈陽市人民檢察院于2016年10月向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被告人崔發東及其辯護人否認其構成犯罪:一方面,崔發東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另一方面,崔發東在客觀上沒有實施詐騙的犯罪行為。崔發東經營的投資擔保公司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不存在公訴機關指控的虛構小額貸款公司的事實。崔發東沒有偽造過鋼材銷售合同,即使該合同系偽造,因欺騙行為發生在借款之后,亦不能認定崔發東在借款時實施了欺騙行為。
公訴機關當庭答辯稱,崔發東供述其經營投資擔保公司后僅投入人民幣30萬元,其他資金都是借款,后因經營失敗欠付巨額外債后,迫于還款壓力編造各種理由借款用于償還舊債和個人消費。財務審計報告證實,崔發東使用的銀行卡上的資金往來僅限于其和各被害人之間的借款或還款往來、個人購房等私人用途,無任何實際投資項目的賬目記載。崔發東在無任何投資項目和收入來源情況下,借新債還舊債并造成多位被害人巨額經濟損失是典型的詐騙行為,故其所提無罪辯護意見無法成立。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9年年初至2015年年末間,崔發東在無實際經營項目,且無穩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為償還其因資金鏈斷裂而欠付的巨額借款及高額利息,編造某某公司因經商、投資等需要資金的虛假事由,并允以高額利息惡意向外借款。期間,崔發東采用正常返還先期借款或支付少量利息的方式使多名被害人誤信其有足夠的償債能力,先后多次以其個人名義從被害人強艷芳等18人處借款人民幣6400余萬元。崔發東循環將新借款用于償還舊借款、高額利息及個人消費,終因欠款數額過大,無法再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返還被害人錢款而致案發。
法院認為,被告人崔發東在無實際經營項目,且無穩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編造其公司因經商、投資等需要資金的虛假事由,允以高額利息惡意向外借款,將騙取的錢款用于償還舊債或個人消費,造成被害人經濟損失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遂于2017年2月22日以詐騙罪,判處崔發東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責令被告人崔發東向各被害人退賠經濟損失。
(文中除被告人及相關擔保公司外,其他均為化名;未經作者同意,不得上網或轉載)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