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伍
她原本從事管理咨詢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沙龍香”獨特的美所吸引,決心將沙龍香引入大眾生活,此后不遺余力地對“沙龍香”進行推廣。8年間,筆耕不輟寫香評,試香數量超過3000支,并成為美國香水基金會會員。她就是被稱為“連靈魂都有香氣”的女子——頌元。
異國他鄉邂逅“沙龍香”
現年33歲的頌元出身于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2003年9月,考入北大光華就讀。大學四年,她都拿到全額獎學金,是同學眼中不折不扣的“學霸”。畢業時,她放棄進入某知名跨國企業的機會,前往臺灣念書,成為第一批到臺大就讀的碩士,并在此期間出版了詩集《仁愛路一起走》。
頌元與香水結緣,緣于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
2006年,頌元去法國讀國際暑期學校,班上有一位同學的父親是“沙龍香”調香師,一個周末,頌元受邀去對方家參觀調香室。
調香室不大,20平米左右。墻上陳列著那位調香師的作品,中間的一張調香桌上,分層擺放著500多個玻璃瓶,里面盛放著500多種香料。頌元發現與自己平時用的香水味道完全不同。有些氣味不香,甚至很難聞。
“原來香料不都是香的”。看到頌元驚奇的目光,同學的父親告訴她:“香料的氣味,就像不同性格的人一樣,非常鮮明,這就需要調香師用妙手,調出適合的香味。”
在頌元的請求下,同學的父親當場教頌元調香。當試過上百種香料,體會到增一分、減一分味道立馬大不同的精妙后,“不安分”的頌元立刻對香料、調香產生了濃厚興趣。此后,她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調香。
2008年3月,《紐約時報》旗下的阿邦網站招募香水頻道兼職主筆,頌元報名參加競聘。經過層層考核選拔,她如愿以償地做起“香評人”。
兼職香評人工作,雖然忙碌和辛苦,但由于對香水的癡迷,頌元樂此不疲,并積累了很多國際香氛資源,得以參加各地的香水展覽會,結識不少調香師。很多品牌香水還會給她寄來小樣,讓她寫評論。“這段時間,我聞過1萬多只香水,鼻子變得比較挑剔。”
但此時,頌元接觸到的絕大多數是商業香水,它們迎合大眾、缺少變化的特征讓頌元有些失望。在她心里,香水應該富于個性,有意境,給人無窮的遐想。
每一種香味里有一個故事
2010年8月,頌元應邀參加巴黎香水展覽會。在展覽現場,一架展臺上陳列著的一款名為“極致無花果”的香水引起了頌元的注意,它盛放在一個六角形的瓶子里。頌元走上前去,只聞了一下,精神為之一振,一股香味直入心底,她從來沒有聞到過這么獨特而醉人的香水。
詳細了解后頌元才知道,這一款香水屬于“沙龍香”,是由無花果的果子、樹葉、樹干混合制成。這以后,她開始關注“沙龍香”。“沙龍香”不僅香味獨特,很多調香師同時是哲學家、攝影師等,他們會把自己的思考、經歷和靈感呈現在香水中,每一種香味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這同樣令頌元癡迷。
隨著時間的推移,頌元感到自己香氛知識的缺乏。于是,2013年8月,她專門來到香水圣地——法國格拉斯系統學習香氛課程。學習期間,她翻閱資料,翻譯了大量有關“沙龍香”的文章,方便華人了解。
在此期間,國內一些朋友建議頌元把“沙龍香”引入國內。這與頌元的想法不謀而合,用她的話說,她一直想“幫助大家找回嗅覺,提高‘香商。她隨即對國內市場進行了一番考察,結果發現一片空白。究其原因,國外那些沙龍香品牌比較小,手續繁多運輸不便,國內人們試香機會很少,更不用說消費了。至此,圍繞沙龍香創業的想法也暫時擱淺,頌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調香、寫香評上。
付出最終有了回報。頌元寫的500多篇香評,投放在她的公眾號后,受到很多“香迷”的喜愛,擁有1萬多粉絲。出版社的編輯主動聯系頌元,將她的香評文章結集出版,名為《唯有香如故》,至今銷售1萬多冊。
更為可喜的是,2015年,頌元成功調制出自己的香水,取名“稻禾”。
2015年底,頌元回到國內休長假,她驚奇地發現豆瓣小組、百度貼吧等沙龍香的勢力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國內有很多香評人同行也寫起了沙龍香,她隱隱感到把沙龍香引入國內的時機已經成熟。
用香是一種生活態度
2016年6月的一天,頌元在雍和宮組織了一次“夢想+”的線下尋香活動。
活動結束后,頌元獨自一人在默默地收拾東西。這時,一個人走到頌元身邊,對她說:“你能不能把香水作為一個創業項目?我們可以投資。”細聊后頌元才得知,他是心元資本的投資經理,同時也是頌元的書粉。
“叮”的一聲,這話似一顆石子,在頌元的心里產生了回響。“資本對這個市場也是認可的,我實現設想的契機來了”。頌元沒有半點猶豫,于2016年8月與心元資本簽訂了協議。9月30日,3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到賬,頌元開始了真正的尋香之旅。
香水不同于鮮花,購買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面對琳瑯滿目的香水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哪一款適合自己。為了給用戶推薦適合的香水,頌元建立“香氣博覽”香水訂閱平臺,并開發出“自動推薦系統”——用戶訂閱香水前,先完成幾道簡單的問題,包括香氣性別值(女性化、男性化)、城市、年齡范圍等,系統將用戶的答案與庫存Sku自動匹配,然后將適合的香水推薦給用戶使用。
經過團隊成員的精心努力,2017年1月4日,“自動推薦系統”投入測試。為檢驗系統的科學性,頌元邀請身邊的30多位朋友參與內測,并盡量選擇性格、職業不相同的參與者,以檢驗系統的準確率。
參與測試者先在工作室現場填寫系統問卷,聞過平臺推薦的香水后,然后給系統打分,給出其對推薦的滿意程度。全場下來,滿意以上者占到75%。
測試結果讓頌元對“自動推薦系統”更有信心,又經過一些細節調試后,2017年1月11日,“香氣博覽”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專門為用戶匹配最適合的香水。用戶只要支付99元、169元、299元月費后,就能收到2支5ml的香水小樣。接著,為方便喜歡沙龍香的用戶購買,頌元別出心裁地在小樣包裝上印上二維碼,掃碼后選擇“買大瓶”,即可跳轉至購買頁面。上面不僅有單品鏈接,還登載有品牌故事、香水靈感介紹,還有頌元自己撰寫的一些使用香水的個人感受,如哪一款香水有什么特質、適合什么場合等等,深受用戶歡迎。至今,與香氣博覽合作品牌達到了29個,發展勢頭強勁。
從當初邂逅“沙龍香”,到現在成為一名“香水掌柜”,短短數年,香水已經融入到頌元的生命之中。用她的話說,“因為對香氣的熱愛,所以自己的每一段人生旅程也都充滿了香氣”。在她看來,用香是一種生活態度,美好生活應該“香氣襲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