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戌嫻
摘 要:高職學生正處于青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重要時期,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轉變,發展方向由升學為主向就業為主轉變,面臨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和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環境變化,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長、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本文就高職生物化學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進行闡述,指出專業課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職 生物化學 心理健康
在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今天,高職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技能與知識,還要具備過硬的素養,樹立健康向上的意識。《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表示,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為了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央的精神,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更是提出明確要求,心理素質培養與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相結合;在實習實訓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為了有效促進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的協調發展,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必將成為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遵從心理規律,營造和諧課堂
教師既要具備專業知識素養,又要掌握心理學常識,在課堂中營造積極向上、人人平等、輕松愉悅的和諧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求知,不斷獲得學習成就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他們邁進更廣闊的知識海洋。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多贊揚學生的可取之處,少批評強化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塑造夢想,建立信心。既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平等的鍛煉機會,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性格、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相應的幫助和指導。讓每位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從而營造和諧課堂,加強師生積極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二、在理論教學中,踐行教書育人
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專業知識理論中能拓展到心理健康知識的內容。例如,在介紹氨基酸形成肽鍵的理論教學中,總結出不管何種氨基酸,都以α-氨基和α-羧基發生脫水縮合的規律。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和面臨困難時,要理清思路,分清主次,專注重點,減少干擾。在介紹糖、脂、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的功能時,把它們的優缺點對比介紹,幫助學生樹立辯證思維,客觀評價,學會多角度看問題。
三、在實踐教學中,追求知行合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恭行。實驗實訓課是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實驗實訓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實驗室守則和安全注意事項,幫助學生樹立規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對公物、對人、對己的責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實驗實訓課上,教師鼓勵學生邊做邊想,主動探索,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質疑,勇于創新。實驗實訓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器材、試劑等資源,培養計劃和協調能力,同時,引導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培養他們的溝通交往能力。最終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達到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共同提升。
四、小結
高職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振興的支柱,是祖國發展的希望。而高職學生正處于青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重要時期,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轉變,發展方向由升學為主向就業為主轉變,面臨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和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環境變化,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長、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這應當引起高職學校的高度重視。
如何在生物化學這門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中巧妙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地推進高職生物化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一定可以幫助學生在掌握生物化學知識的同時,樹立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健康心理和優秀品質,同時開發他們的潛能,提升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終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積極心理治療[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無錫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