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靜++劉宇桐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中國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利潤空間不斷縮小。伴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跨國并購成為了當今許多企業的必然選擇。然而,跨國并購與本土并購相比涉及到更多的因素,其帶來的不確定性使企業得承擔更多風險。本文首先對跨國并購作了相關介紹,其次對其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加以闡述,最后提出應對風險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跨國并購 風險 對策
一、跨國并購概述
(一)跨國并購簡介
跨國并購是指并購企業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付款方式,將并購企業的所有資產或足以行使股份的經營權買下來,從而對另一國企業的經營管理實施實際的或完全的控制行為。
(二)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特點
1.針對并購形式,中企跨國并購通常選用股權收購形式。
2.跨國并購結構趨于優化,并購行業趨于廣泛。
3.并購的主體多元化,國有企業與上市公司為主體。
4.中企跨國并購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皆有發生。
5.針對并購支付方式,中企跨國并購通常選用現金支付方式。
二、我國企業跨國并購中存在的風險
(一)財務風險
1.融資風險。融資風險是指并購企業在融資活動中的潛在風險。在跨國并購中需要大量資金,一般融資方式有:股權融資,可能導致股權稀釋的風險;債權融資,可能導致企業償債風險;利用自有資金,可能導致企業現金流被占用而短缺。而企業需要在短期內籌集到足額資金,這關系到并購的成敗。
2.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從而給并購行為帶來風險。在跨國并購中,至少有兩種貨幣的匯率被涉及,當國際資本市場匯率發生波動時,目標企業的價值也會發生波動,造成給目標企業定價的干擾。
3.償債風險。償債風險是指企業并購后由于債務負擔過重,現金流不足,導致支付困難的可能性。同時,收購企業有時需承擔目標企業的債務,收購成本上升,償債風險加劇。
4.支付風險。支付風險是指與資金流動性和股權稀釋有關的并購資金使用風險。現金支付不僅可以規避較長的國內審批時間,還可以提高并購成功率,但現金流會大量流出,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二)信息風險
由于并購企業與目標企業處于信息不對稱地位,于是信息的充分與真實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并購的成本與成功率,而信息的隱藏很可能導致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無法展開正確評估進而影響并購的進行。
(三)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是東道國政治環境、政策法規的變化給投資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它作為非市場性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海外企業的戰略目標及其實施。我國與東道國的國際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東道國對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態度及采取的政策。
(四)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的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利益而指定的反壟斷法,為保護中小股東利益而制定的證券監管法,以及并購協議未謹慎簽訂而導致的訴訟風險。法律風險不僅來自東道國而且來自我國,后者主要指我國政府對海外并購的態度及相關政策。
(五)整合風險
整合風險包括對目標企業各種有形資源的整合風險和無形資源的整合風險。有形資源中,對企業財務狀況有著十分重要影響的是各種資產負債的整合,其是并購成功的物質基礎。無形資源中,主要是文化整合風險,它主要源于國別文化差異及企業文化差異。
(六)反并購風險
并不是所有的并購活動都能得到目標企業的合作,特別是當目標企業不愿意被并購時,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實施反并購策略,比如抬升企業股價、拖延收購過程等,其反并購行為就會對并購企業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三、我國企業應對跨國并購中風險的對策
(一)制定明確的并購戰略
企業在制定并購戰略時,首先應明確本企業的發展目標,制定與之相匹配的并購戰略。
其次,并購戰略應包括東道國政治發展傾向、經濟潛在趨勢、文化環境等方面的資料,并對相關信息進行風險分析、評估、預測,同時也應包括目標企業的實際情況與本企業的收購優劣勢的實地分析。最后,并購戰略應該重視并購后的整合部分。
(二)做好企業的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在企業跨國并購中十分重要。首先,查閱公司的資料包括招股說明書、年報等是首要環節,調查范圍還包括目標企業的關聯方、供應商和客戶,為避免信息失真,還可參考目標企業對手的信息作以比較;其次,進行實地調研;最后,請教相關專業人士有助于盡職調查的真實性。
(三)加強法律風險控制
首先,通過詳細了解東道國與本國關于并購的的法律法規,為并購決策提供法律依據;其次,聘請專業人士、專業機構參與并購過程,避免勞資、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與糾紛。最后,在企業內部建立法律部門,聘用精通跨國并購法律的專業人才,及時高效地處理跨國并購相關法律事務,加強法律風險控制。
(四)提高企業的融資與支付能力
企業在進行跨國并購時應該優化企業資本結構,積極開拓融資渠道,發展股票融資、充分利用可轉換債券、借鑒杠桿收購融資。重視投資銀行在跨國并購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合適自己的正確的融資策略,在方式的選擇和工具的運用上多方考慮并加以量化比較。
(五)增強企業并購后的整合能力
要及時對目標企業進行并購整合,為并購后的融合發展打下基礎。首先,應建立國際型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有效實施跨文化管理。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企業內部可以形成國際人力資源網絡。其次,企業應全面進行跨文化培訓。通過培訓,雙方可以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后期整合的進度。最后,企業內部應該加強溝通,無論是文化摩擦還是利益沖突,有效的溝通都有助于企業的整合與發展。
(六)關注國家政治風險
企業應密切關注國家政治風險的變化,建立及時有效的國家風險分析評估系統,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分散化的投資戰略,控制內部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的分銷渠道,保證企業的資金安全和經營安全。此外,企業應該重視母國地位,加強與母國政府的溝通,保持雙贏局面,也可在有潛在政治風險時及時向母國求助。一旦母國與東道國之間保持和平友好、互惠互利的外交關系,那么并購企業到東道國投資的國家政治風險將會大大降低。
四、結語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跨國并購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個難得的大好時機。再加上來自企業本身對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獲取戰略性資源、擴大海外市場及科技升級等的多元化需求,中國企業進行跨國并購是大勢所趨。但與此同時,企業必須理性對待跨國并購中的機遇與風險,及時制定防范風險的措施,高質量高水準地進行跨國并購。
參考文獻
[1]張渝.中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及相關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0).
[2]丁倩.我國企業跨國并購風險及對策[J].市場研究,2016(6):46-47.
[3]王萍,榮忠萍.論跨國并購風險控制與防范[J].民營科技,2013(1).
[4]陳蘭.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風險與防范[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