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
“三免”資金即免學費資金、免住宿費資金、免教材費資金,是國家為了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而給予的一項惠民政策。
一、中職學校“三免”資金的財務核算
中職學校相對于本科及高職院校有一個特點,即學生的流失率較大,即學校在開學之初申請“三免”資金時學生在財政部門下撥資金后已經流失,那么流失學生所對應的資金原則上學校不應該使用。基于以上情況,筆者以免學費資金財務核算為例,對財務核算流程作出了以下的思考:
1.學校收到免學費資金,做如下賬務處理
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貸:財政補助收入—項目—免學費月末結轉時,做如下賬務處理。
借:財政補助收入—項目—免學費。
貸: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免學費。
2.學校資助辦公室需要將符合享受免學費資格的學生進行再次審查,確保信息無誤并且在校,由學生本人簽字確認,匯總形成一個可以使用的免學費資金統計表
財務根據以上表做如下賬務處理:
借: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免學費。
貸: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可用免學費。
學校資助辦公室在向教育廳資助中心申請下學期免學費資金時,需將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免學費科目的余額,也就是下撥資金與確認可以使用資金的差額上報為結余數,下一次下撥免學費資金時予以抵扣。
3.學校使用免學費資金,做如下賬務處理
借: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支出—項目。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月末結轉時,做如下賬務處理:
借: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可用免學費。
貸: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支出—項目。
4.年末學校對未使用完的免學費資金,做如下賬務處理
借:財政應返還額度。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年末學校填報決算時,免學費資金的結余數應為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免學費科目余額和可用免學費科目余額合計。如果當年可用免學費全部使用完畢,則余額剛好為不能使用的財政補助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免學費科目余額。
二、財務核算中遇到的問題探討
1.流失學生對應資金的處理
當學生流失時,“三免”資金一到賬,學生不在校無法簽字確認,就不能使用對應資金,那么屬于兩三天以內流失的還可以,如果是兩三個月以上流失的,這種情況學校就會受到損失。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參照學校對學生退費的管理制度,只對上夠半學期以上的流失學生對應的一學期學費及住宿費進行截留,這樣就能夠對學校的損失給予降低。學校的資助中心可以針對這部分學生單獨做表,使資助工作的真實清晰。
2.按資金所屬年度細化明細科目
“三免”資金的撥付一般會有財政部門或者教育部門的文件,并且都會明確是哪一年度的資金,會計做賬時最好憑文件將科目設置到年度,例如,收到撥付的2017年免學費,應設置會計科目財政補助收入—項目—免學費—2017年。這樣一來,資助核查、收款,結轉以及剩余資金都可以很清晰對應年度,賬目一目了然。
3.免教材費資金的使用
“三免”資金中的免教材費一般會和免住宿費一同撥付,學校在收到資金后應該將可以使用的免教材費單獨列出,同時使用免教材費購買學生教材時應該列支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支出—項目—可用免教材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2]葉建紅.事業單位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結轉結余的賬戶處理[J].經營管理者,2013(31):1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