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一、數學抽象的教育價值
數學抽象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維的重要基礎,反映了數學的本質特征,貫穿于數學的產生、發展、應用全過程。
1.數學抽象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形成一般性思考問題的習慣
通過數學抽象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還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概念、命題、方法和體系,體會數學知識本身的量化、形式化、模式化和理想化的特點,形成一般性思考問題的習慣。例如,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互為反函數,這兩者是在圖像、自變量和應變量見得關系的基礎上得出“互為反函數”這個概念的。
2.數學抽象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助于理解該學科的知識本質
采用數學抽象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出數學概念和定理的出處,真正弄懂它們的含義,掌握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并洞察知識形成過程的全貌,這有助于我們了解概念層次結構中各步驟的難易程度,看清概念的結構,從而進一步理解這些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及其抽象的過程。
3.數學抽象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水平,發展思維能力
思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概括性。思維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性,主要來自抽象和概括,對事物的認識只有經過抽象概括,才能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二、數學抽象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中的概念、運算、性質和法則等都是通過數學抽象逐步在學生的頭腦中建構起來的,因此,提高數學抽象方法使用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通過數學抽象建立正確的數學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來談談數學抽象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在△ABC中,若∠A、∠B、∠C所對三邊依次為a、b、c,若a、b、c成等比數列,求∠B的取值范圍。
讓學生依次回答下列問題,進行抽象、應用:①從原題及變式題中抽象一下,這是一類什么問題?②請說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及流程,該問題的本質是什么?③請你編一道問題,讓同伴求解。
通過2~3位學生回答,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①這是一類求三角形中某一個角(或余弦值)的取值范圍(或最值)問題。②解題方法及流程:轉化為邊的關系→用余弦定理表示角的余弦→變形、結合基本不等式→求余弦值的范圍→根據余弦函數的單調性,求角的范圍或最值。
評析:在學生解答一道問題后,教師通過三個變式題,變更對象的非本質屬性,這種從特殊到一般、推廣引申的過程就是一種弱抽象的過程。通過對該題組的解答及抽象思考,學生不僅能掌握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獲得整體認識,而且能透過現象弄清這類問題的本質,提高學習自信心。當然,變式需要依據學情與內容適度進行。之后,讓學生嘗試自編習題,是為加深學生對一類問題本質的理解。
抽象是基本的數學思想。數學抽象方法是數學的一般方法,是數學學習過程中必定要用到的數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數學知識逐步抽象概括的過程,引導學生逐步感悟抽象思想。
參考文獻:
[1]鄭毓信.數學方法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史寧中.數學的抽象[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3]方厚良.談數學核心素養之數學抽象與培養[J].中學數學,2016(13).
[4]劉娟娟. 數學抽象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2(8).
[5]張小娟,余繼光.養育中學生的“數學抽象”素養——例談“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教學策略[J].數學通訊,2016(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