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紅+熊祎楠+李寶權+于海云
摘 要:為了構建出完整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實踐平臺,并及時對現有的平臺進行優化完善,以中國的創業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平臺與企業家、政府、社會等結合,本校與各高校創新創業項目交流式點與面相結合,使“互聯網+”模式整合資源這一優勢充分發揮便捷性。緊跟時事,注重政策引領,構建出資源、實踐、教學鼎立的穩定三角平臺,致力于將大學生創業創新的理論、實踐轉變為現實。建議應將平臺的寬度不斷拓寬,覆蓋面及率不斷增加,使大學生處于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中,解決經驗不足等問題;同時大學生應把握時機,提高自身創業素質,利用資源實現成功創業。
關鍵詞:互聯網+;整合資源;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教育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0.080
1 引言
2017年3月兩會,創新創業在其專欄首位,“雙創”之風無遠弗屆。十七大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鼓勵和促進大學生成長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眾高校積極響應,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出臺措施激勵大學生創業,有力地推動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全面深入地展開。
2 “互聯網+”模式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構建的必要性
國際上的競爭愈演愈烈,只有創新的國家才能前進,只有創新的國家才能強大,只有創新的國家才能勝利。這是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3月3日兩會上談的創新。
2015年政府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通過信息化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覆蓋企業核心業務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提供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找得著并用得起的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實踐平臺將互聯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深度融合,整合資源,構建更為便利的發展生態,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指明新方向、提供新思路,打造創新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實踐平臺的構建十分必要。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畢業生自主創業的企業存活率為41.6%,可見大學生創業情況并不樂觀。在企業創立之初的兩年內,企業關閉率較低,僅約為5.5%,年關閉率在5%以下。應屆畢業生創業存活率極低。綜合分析各類原因,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問題就是缺少一個服務類平臺,來整合政府、高校以及企業等社會資源。因此系統完善、功能齊全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實踐平臺的構建是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
3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構建
大學生創業者數量明顯增加,但學生的創業素養較低,引發了很多問題。而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正是根據現有問題,依托互聯網優勢整合資源,構建出的服務平臺。該平臺包括:資源平臺、創業實踐平臺、創業教學平臺,其具體功能如下:
3.1 資源平臺
大學生創業初期往往需要大量啟動資金和硬件設備,如辦公場所、辦公用品等。而對于自主創業和合伙創業的大學生,集資成了一塊硬骨頭。若缺少投資,則會導致大學生創業企業在創業初期就存在很大的隱患,容易產生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導致創業失敗。
在沒有投資人進行大量投資的情況下,大學生創業的天使投資人往往會是家人和朋友,然而這部分人群所能給予的投資金額少且持續性較差。
為了解決大學生創業者的資金難題,雙創平臺可以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一定數目的啟動資金作為投資,并且可以以較低的金額向大學生創業者租出辦公場所,使大學生創業企業在起步階段擁有良好的創業環境。
3.2 創業實踐平臺
大學生對社會和商業的了解不深,特別是市場運作、營銷、管理方面缺乏相關的知識經驗,且人際關系網不占不大,創業往往是“紙上談兵”,僅僅擁有一份縝密的商業計劃書并不代表做足了創業的初始準備。
且大學生創業缺少經驗,不熟悉各類辦事流程,同時缺乏社會交往能力,對創業的路上可能遇到的問題缺乏預見性,不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缺乏社會關系同時也會使得遇到創業難題時陷入“無人可找,無門可敲”的境地。
大學生創業往往也缺乏市場意識,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創業項目,而對市場需求、前景等并不了解,而僅僅把關注點放在產品是否新穎,甚至信仰創業而不探查項目的市場接受度、可行性及盈利方面來進行創業,也可能導致創業失敗。
創新創業平臺可以為學生展開豐富的創業活動,例如路演、大學生創業商業計劃書撰寫大賽等比賽活動、尋找合適的投資人作為評委老師進行指導、評價,幫助大學生提高自己的路演水平、并完善商業計劃書。令學生更加了解投資人的想法,了解市場需求、尋找到自己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給大學生創造和投資人接觸的機會,提供了投資資源。
可以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與政府和企業的合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業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創業前做足充分準備,能夠隨機應變應對不同的困難。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自信,減少學生的跟風創業。
搭建創業學生交流平臺,讓學生們能夠交流心得,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相互提供資源,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創業導師,使學生在創業階段遇到困難能夠“有人可找”。創業導師同時可以整合資源,為大學生創業團隊進行資源對接。
3.3 創業教學平臺
針對大學生創業者缺乏商業知識的痛點,構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教學服務,為學生補充商業知識。例如:1.為學生提供參與人際交往活動的機會,提高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從而讓學生在與社會人士交往的時候言談行為舉止大方,待人接物得體。2.為學生模擬創業路途上會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正確面對困難,處理問題。3.提供課程或講座,教授學生市場知識、管理技巧,加強學生的經營能力。
4 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實踐平臺優化endprint
4.1 提供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
創業教學平臺綜合大學自身的軟件和硬件條件,確定教育目標后,按目標制定教育體系及其監督過程,確保創新創業課程的質量。并引進社會創業企業家入駐大學課堂,其豐富的創新創業經驗,可以及時解決學生創業起步難,創業階段的瓶頸等痛點。一方面他們作為教師,教授創業知識,與學生互動更有效,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成功企業家或者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家的身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社會資源。
4.2 提供創業實踐的機會
在互聯網加資源整合的模式下,創新創業平臺可以各類資源,包含政府資源和高校資源,并且兩者之間的合作合作,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創業前能夠隨機應對不同的困難。并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創業信心,減少學生因盲目跟風而創業。同時各高校之間應加強合作,合作創辦創新創業活動,鼓勵全國各高校聯合創新創業,充分利用優質的高校資源,擴大學生的眼界與交際交流,加速創新創業的成熟。
4.3 開展豐富的創業活動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 是大學生在大學階段乃至整個人生中寶貴的財富。因為他不僅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專業能力,而且加強了大學生對團隊和時間的管理。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的豐富的創業活動,使學生可以展示自己優秀的創業項目。更重要的是,在“互聯網+”模式下,高校與政府、企業等聯系密切,可以使優秀的創新創業得到社會各界政府、企業等的賞識,從而吸引投資,解決學生的啟動資金等問題。
4.4 提供資金物質資源
在為大學生提供資金和辦公資源時,雙創資源平臺可整合政府資源,為大學生提供的啟動資金和租借辦公場所。
5 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需要整合資金、資源、實踐及教育服務,共同搭建服務平臺。資源共享平臺提供啟動資金和硬件設備等支持,為基礎環境建設,實現整體與部分的結合;創業教學平臺為基礎教育,幫助學生構建多維度、多層次的思想系統;創業實踐平臺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學生創新創業。就其優化,從各平臺建設方面滿足資源、教育、實踐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敏.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建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N].亞太經濟時報,2015-10-15(A04).
[2]羅曉婷,陸衛明,張元.“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構建探索[J].新西部(理論版),2016,(21):141-142.
[3]朱菲菲,由由,丁小浩.大學生自主創業及高校實踐工作現狀的調查分析[J]. 教育學術月刊,2017,(01):76-83.
[4]張麗.“互聯網+”模式下西安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現狀、問題及優化策略[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109-112.
[5]王玉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的探索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5,(25):210-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