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要:隨著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日趨重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把課堂效率最大化,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生;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
目前,小學生學習負擔過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把小學生當做學習機器現(xiàn)象屢見不鮮,有的老師課堂不在課堂上下功夫,通過加重學生的課外負擔,增加課時量來達到獲取成績的方法,這個問題已影響到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到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然而,既要減輕小學生學習負擔,又要提高教學質量,這對矛盾如何解決?我個人認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一、認真?zhèn)湔n,備教材備學生
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做好每堂課的課前準備工作,每一堂課,不管是新課,還是復習課,都要精心備課,做到吃透“兩頭”。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同時要做好課后教學反思。①備教材要做到:教材中的教學目標要熟悉,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點,采取什么方法突破教材中的難點,問題的設計要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展開,問題的提出要有層次,由易到難。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板書的設計必須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書寫工整美觀,而不是雜亂無章。②備學生要做到:對學生要了解每個人的個性和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態(tài)度,因材施教,提出適合學生實際的問題。這兩點做好,上起課來,才能做到環(huán)環(huán)緊扣,一氣呵成,不浪費一分一秒,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向40分鐘要質量
課堂教學結構是由很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組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向40分鐘要質量。現(xiàn)以小學數(shù)學例子來加以論證。
1.課前訓練(3分鐘) ①口算,要求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這就要長期訓練,教師可以在每堂課開始,用二、三分鐘的時間,結合教材采用視算、聽算、口算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訓練。這樣的基本訓練,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節(jié)省計算時間,提高計算準確性。
2.自學指導。“溫故而知新”,通過溫習,知識的遷移,從而達到新知。同時要根據(jù)學習新課內容的需要,復習好相關的舊知識,為學習新課打下基礎。這樣,上課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為教學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例如教學“圓柱的認識這課,可讓學生說說圓的有關知識,為學習“圓柱的認識”鋪路搭橋。
3.新知探究(15—20分鐘)教學新課是一堂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把握住,處理好,我們一般可以這樣做的: ①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創(chuàng)設良好探究氣氛,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不能放任自流,這就要求教師必需具有較強的把持課堂氣氛的能力。在組建學習小組時,以前后兩座四人一組或同桌兩人為一組。集體討論、小組討論和同桌討論的作用各不相同。要挖掘教材,開展探討活動,教師要把蘊藏在教材中的知識點挖掘出來,組織學生探討活動,以培育學生的研討能力。經(jīng)過教師精心設計探究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生摸索問題、研討問題的能力。
4.拓展應用: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情況,出一些有難度的題,讓學生討論解決,或者故意示錯,開展探討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或學生容易出現(xiàn)過錯處,引導學生去探究,讓學生來改正。這對保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育學生探究能力很有利益。這樣的活動,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學的探究方法,收獲了快樂。
5.反饋矯正:(8—10分鐘)課堂練習是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是鞏固知識的必要措施。因此,練習題設計好壞又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要把課堂練習題與講解新課放在同等的地位。備課時就要全面考慮,練習題的內容、形式、數(shù)量在教案中固定下來。然后根據(jù)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必要的糾正和補充。教師要認真收集學生課堂練習反饋信息,捕捉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或進度。
6.教師要在45分鐘之內把一堂課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知識點,要選擇最合適的時機出現(xiàn),必須對自己的45分鐘有很好的分配,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一方面,不要寄希望于學生一堂課能掌握所有的知識點;另一方面,對于課堂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留給學生課外思考解決,不要浪費有效的教學時間。如果讓學生討論一個問題就占去了一堂課之中大半的時間,那么就不可能在重要的知識點上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樣的時間安排是不合理的。
三、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
充分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多媒體等新時代的高科技手段,有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是鞏固知識的必要措施。科學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進步,一定要“為課堂服務、提高課堂效率”。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實現(xiàn)上述目標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為教學和學習提供支持。老師們要始終明確,教與學才是課堂的中心,信息技術都應為這個中心服務,但是要把握好使用的“度”,不可本末倒置,只有這樣信息技術才能發(fā)揮好它的重要作用。
如何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素質,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智慧,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這是每位教師都必須思考的現(xiàn)實問題。讓我們共同努力探索更先進的課堂模式而努力吧。endprint